制图员理论知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1581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图员理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制图员理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制图员理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制图员理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制图员理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图员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图员理论知识(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AD制图员基本知识,厦门云光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1.2. 比例,1.1.3. 字体,1.1.4. 图线,1.1.5. 尺寸注法,1.1.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本节主要介绍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基本内容。 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该树立标准化的概念,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标准。,1.1.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图纸幅面(GB/T1468993),基本幅面及图框尺寸 mm,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需要装订的图样,一般采用A

2、4竖装或A3横装,其图框格式如下图所示。,留装订边图框格式,2.图框格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2)不需要装订的图样,不留装订边图框格式,2.图框格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注意,无论是否留有装订边,都应在图幅内画出图框。 图框用粗实线绘制。,2.图框格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1.1.1. 图纸幅面、格式及标题栏,学校的制图作业一般使用下图所示的简易标题栏。,(2)学校用简易标题栏,3.标题栏(GB/T10609.189,(校名),审核,(日期),材料,比例,班级,制

3、图,(日期),(学号),(图名),(图号),成绩,1.1.2.比例(GB/T14690-93),1.1.2.比例(GB/T14690-93),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 比例分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1.比例的定义,1.1.2.比例(GB/T14690-93),1.1.2.比例(GB/T14690-93),比 例 系 列 表,3.比例系列,1.1.2.比例(GB/T14690-93),1.1.2.比例(GB/T14690-93),(1) 为了在图样上直接获得实际机件大小的真实概念,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绘图。 (2) 如不宜采用1:1的比例时,可选择放大或缩小的

4、比例。但标注尺寸一定要注写实际尺寸。 (3) 应优先选用“比例系列一”中的比例。,3.比例的选用,1.1.2.比例(GB/T14690-93),1.1.2.比例(GB/T14690-93),同一机件用不同比例画出的图形,12,11,21,4.比例的应用举例,1.1.4.图线(GB/T4457.4-002),1.1.4.图线(GB/T4457.4-002),2.各种形式的图线,1.1.4.图线(GB/T4457.4-002),1.1.4.图线(GB/T4457.4-002),3.图线的宽度和组别,1.1.4.图线(GB/T4457.4-002),1.1.4.图线(GB/T4457.4-002),

5、(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 (2)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距应各自大致相等。 (3)点画线、双点画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点画线、双点画线的点不是点,而是一个约1mm的短画。 (4)绘制圆的中心线,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5.图线的画法注意事项,1.1.4.图线(GB/T4457.4-002),1.1.4.图线(GB/T4457.4-002),(5)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画线或双点画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 (6)虚线与虚线相交、虚线与点画线相交,应以线段相交;虚线、点画线如果是粗实线的延长线,应留有空隙;虚线与粗实线相交,不留空隙。 (7)图线的颜色深浅

6、程度要一致,不要粗线深细线浅。,5.图线的画法注意事项,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图形只能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物体的真实大小要靠所标注的尺寸来决定。,()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即所采用的比例)和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它说明文件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果采用其它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1.1.5.尺寸注法(GB/T14690

7、-9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 ()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标注一个尺寸,一般应包括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三个部分,如下图所示:,2.尺寸三要素,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3.尺寸标注图例,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1)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引出。也可利用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尺寸界线用

8、来限定尺寸度量的范围。,4.尺寸界线,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1.1.5.尺寸注法(GB/T14690-93),(2) 尺寸界线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才允许倾斜,如下图70和24尺寸的尺寸界线。 (3) 在光滑过渡处标注尺寸时,必须用细实线将轮廓线延长,从它们的交点处引出尺寸界线。,4.尺寸界线,1.3.3.斜度和锥度,1.3.3.斜度和锥度,1.斜度,斜度的大小通常以斜边(或斜面)的高与底边长的比值1:n来表示,并加注斜度符号“ ”或 “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1.3.3.斜度和锥度,1.3.3.斜度和锥度,斜度的画法和

9、标注,1.3.3.斜度和锥度,2.3.3.斜度和锥度,2.锥度,锥度的定义,锥度图形符号,锥度是正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锥高之比,即D:L,而正圆台的锥度是两端底圆直径之差与两底圆间距离之比,即(D-d): 。标注时加注锥度的图形符号。,1.3.3.斜度和锥度,1.3.3.斜度和锥度,锥度的画法和标注,投影的基本知识,2.3.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投影的基本知识 2.3.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形体是不确定的,通常须将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2.3.1三面

10、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三面投影体系,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设立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平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这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GB4458.184)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第一分角,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直观图,2.3.1三面投影体系及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展开投影面,三视图的形成,展开后的三视图,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摆放形体时,应使形体的多数表面(或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即形体正放)。,形体

11、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一经选定,在投影过程中不能移动或变更。,2.3.2三视图的对应影规律 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 俯视图(H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下方;, 左视图(W面)在主视图(V面)的正右方,这种位置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变动的。,直观图,W位置关系,三视图间的对应关系,三视图间的对应关系,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 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直观图,总体三等,局部三等,形体与视图的方位关系,形体与视图的方位关系, V面(主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左、右方位关系;, H面(俯视图)反映了形体的左、右、前、后方位关系;, W面(左

12、视图)反映了形体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直观图,三视图的方位关系,本 章 小 结,机械制图主要采用“正投影法”,它的优点是能准确反映形体的真实形状,便于度量,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三个视图都是表示同一形体,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具体表现为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尺寸之间的“三等”关系以及方位关系。这三种关系是投影理论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画三视图时要注意,除了整体保持“三等”关系外,每一局部也保持“三等”关系,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俯.左视图的对应,在度量宽相等时,度量基准必须一致,度量方向必须一致。,视图的基本概念,直棱柱三面投影特征: 一个视图有积聚性,反映棱柱形状特征; 另两个视图都是由实

13、线或虚线组成的矩形线框。,棱柱的三面视图画图步骤,b,a(c),b,棱锥的三面视图画图步骤:,圆柱的三面视图画图步骤:,圆锥的三视图画图步骤:,s,s,b(d),d,b,a ( c ),圆球的三视图画图步骤:,2.在圆球表面取点,特殊位置点,例 2: 求八棱柱被平面P截切后的俯视图。,P,1,5,4,3,2,8,7,6,2(3、6、7),1(8),4(5),1,5,4,7,2,8,3,6,一、基本视图,右视图,-在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基础上增加:,后视图,仰视图,1. 基本概念,从右向左投影,从下向上投影,从后向前投影,7.1 视 图,六个投影面的展开,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是后面

14、,远离主视图是前面。,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 投影关系:仍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方位关系:,2. 基本视图的画法及标注,可自由配置的视图称为向视图, 画向视图时,应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 “向”,同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基本视图的配置,向视图配置,在用视图表达机件时,其内部结构都用虚线来表示,内部结构形状越复杂,视图中就会出现许多虚线,这样会影响图面清晰,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为了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面清晰,可以采用剖视的方法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7.2 剖 视 图,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1. 剖视图的形成,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

15、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全部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剖视图,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动画演示,2. 剖视图的画法,(1) 确定剖切面的位置。,(2) 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 全部向投影面投射;不同的视图可以同时采用剖视。,(3)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剖视图中的虚线一般可省略。,注意:画局部剖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局部剖的波浪线不能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也不允许和 图样上的其它图线重合。,错误,正确, 波浪线表示机件断裂痕迹,因而波浪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部分,不能超出轮廓线之外。,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这样的图形称为断面图,如图,一、断面图的种类,1. 移出断面-断面图配置在视图轮廓线之外,画在视图之外,规定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尽量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也可画在其他适当的位置。,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7.3 断 面 图,动画演示,(2) 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