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90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土地经济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土地经济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土地经济学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土地经济学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1.土地:地球陆地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及人类活动影响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特性: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3.土地的功能: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功能、生态功能、财产和资产功能。4.土地分类: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印发了新版土地分类(试行)标准,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5.土地经济学:研究领域: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资产流转。研究对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形

2、成的人与土地的经济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第二章 土地资源利用概论1.土地利用: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2.土地利用的内涵:是经济问题、是技术问题、内涵具有动态性。3.土地利用的目标:1)按其提供的产品可分为:取得物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取得服务;2)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可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4.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1)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2)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3)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4)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5)开发利用与合

3、理保护相结合。第三章 土地分区利用1.区位:客观物体分布的地区和地点。2.农业区位论-杜能孤立国:中心内容: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消费地距离。(1)假设条件:1)在一个大面积的区域内有一个圆形范围的国家,区域内能够居住和耕种,区域外大片荒凉,不能耕种,有限的内部土地完全投入使用,能获得尽可能高地纯收益。2)“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余为农业用地,城市是消费中心。3)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只有陆上交通联系。4)“孤立国”中各地的土壤质量和气候条件是相同的。5)运输费用与农产

4、品的重量和生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2)具体表现形式-杜能圈:第一圈距离市场较近,种植园艺作物,饲料,甜菜等;第二圈发展林业;第三圈以非常集约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并实行六区轮作制;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不实行集约生产;第五圈实行粗放的三圃制;第六圈放牧。3.工业区位论-韦伯:1)核心: 通过对运输、劳动力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2)原材料系数=地方性原材料总重量 / 制成品总重量据此得出的工业布局三原则:当原材料系数1时,工厂应设置在原材料产区。当原材料系数=1使,工厂设置在产地与消费区之间的任何一点均可。3)劳动系数=劳动成本 / 地域

5、重量4.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城市区位论)-正六边形模型: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表明任何一个确定级别的中心地生产的某一级产品或提供的某级水平的服务,都有大致确定的经济距离和能达到的范围,中心地的规模与其所影响区域的大小、人口规模是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个环节而建立起相关关系的。5.市场区位论-廖什-相似六边形模型:特点:将生产区位与市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工业配置要寻求最大市场的角度,得出的与克里斯塔勒城市区位论模型相似的六边形区位模型。6.土地区位配置原则:1)地域分异原则;2)区位利用原则;3)生态系统平衡原则;4)系统综合原则。7.中国农业的

6、地域差异规律:1)东西部差异;2)南北间差异;3)高中山地区的垂直差异。8.中国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东北地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9.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关于五种城市内部功能区布局设想:(1)类型:1)圈层布局设想;2)三维布局设想;3)扇形布局设想;4)多核心布局设想;5)多中心布局设想。(2)多核心与多中心的区别:多中心的设想没有自然基础,基本上是根据城市迅速发展和扩大的要求由人们采取的主观规划措施。第四章土地集约利用1.土地集约利用: 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便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2.土地利用集约度:在生产过程中,单

7、位土地面积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p91-概念、假设条件、三阶段,p93图4-1第五章 土地规模利用1.土地利用规模: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所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2.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3.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1)经济机制:1)工业化的进展,小规模农业经营与非农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造成收入差距拉大。2)工业化的进展,农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变得越趋激励。3)工业化的进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工资上涨,劳动越来越昂贵。(2)条件:1)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

8、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2)农机化水平提高;3)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4)农业经营者素质提高。从空间上讲: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实现条件的形成是不平衡的。从时间上讲:条件的发育有一个过程,决定了中国农业规模经营的渐进性。第六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1.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2.农业生态区法(AEZ):按照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定的一个区域来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计算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推算土地生产潜力的一种方法。3.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标:1)土地资源配置与土地资源的总量稀缺性高度一致;2)土地资源的质量组合与土地资源

9、禀赋相适应;3)土地利用的时间安排与土地资源供给的时序性相协调;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各地区的差异与特点,诱发各地区的发展活力。4.保护耕地是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第七章 土地规划利用1.土地规划利用:按照事先确定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加以利用。土地利用规划: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土地资源的实际状况,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对一定时期内城乡各类土地的利用所作的综合协调和统筹安排,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基本构成:(一)按照时间跨度划分:土地利用规划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二)按照行政区划分:国家、省

10、、市、县、乡五级。3.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基本特点:1)土地利用规划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2)土地利用规划是由长期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构成的完整体系。3)土地利用规划按地域实行分级管理。4)土地利用规划是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相结合的规划体系。第八章 土地财产制度1.土地财产制度:1)构成:土地经济制度和土地法权制度。土地经济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国家管理制。2)土地经济制度和土地法权制度之间关系:土地经济制度决定土地法权制度,是土地法权制度的基础;土地法权制度反映、确认、保护和规范土地经济制度。2.土地国家管理的内容: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利用管理3.土地管理

11、机构设置:主要的土地管理机构模式可分为: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和垂直统一管理模式,我国属于半垂直统一管理模式。4.土地产权制度:一个国家土地产权体系构成及其实施方式的制度规定,是土地财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5.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属性:完全性、 排他性、 恒久性、 归一性、 社会性。第九章 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1.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的异同:共同点: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具有强制性,都要依法给予补偿。不同点:征收是所有权的改变,是国家将集体土地强制地征归国有,不存在返还问题;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是国家强制地使用集体土地,被征用的集体土地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第十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

12、制1.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特征包括:行政划拨、无偿无限期使用、禁止土地使用权转让。第十一章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1. 条块关系: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内部从上之下的垂直关系和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第十四章土地市场概论1. 土地市场: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2. 土地市场的特点:地域性、竞争不充分性、供给滞后性、 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 政府管制较严3. 土地市场的功能与运行条件:(1) 功能:1)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2)调整产业结构;3)健全市场体系。(2) 运行条件:1) 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2)完善的土地法律法规;3)明晰的土地

13、产权;4)发达的土地金融。4.土地市场的模式:1)完全市场模式; 2)市场竞争模式。4. 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的特点与构成:特点:1) 中国土地市场是政府驱动型市场;2)中国土地市场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3)中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是垄断竞争型市场;4)在企业改制中实行土地政策性入市;构成: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市场。第十五章土地供给与需求1.土地供给: 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是地球所能提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2.土地自然供给与土地经济供给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自然供给是

14、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需要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3)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更是不同。(4)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3.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3)社会需求;4)产品价格;5)土地开发利用计划;6)土地供给者行为。4.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2)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3)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4)调整消费结构;5)利用新技术;6)保护土地资源。5.

15、土地需求: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第十六章地租理论及其应用1.地租:出租土地获得的经济报酬,本质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2.地租的分类: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把资本主义地租按其形成条件和原因不同,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西方经济学从实用角度把地租分为契约地租和经济地租。3.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1)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地租是“自然对人类的赐予”的错误观点,肯定地租的本质是土地经济关系的体现。(2)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认为地租造成产品价格上涨的错误看法。(3)指出级差地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使用权的垄断,土地质量差异仅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