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易错题3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66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易错题3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易错题3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易错题3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易错题3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易错题3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易错题3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易错题3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易错题整理四则运算1、易错题(1)先加后减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加法好做,减法题需要退位不好做,而且在学习加减法时现学的加法后学的减法,也使学生偏爱加法,但是加减法属于同级运算,就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规律进行计算。(2)扁担式分析:很简单的题,学生不是因为不熟悉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而是学生凭感官,丝毫不假思索写出结果,因为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心理思维薄弱,年龄越小越明显。(3)解决问题:漏算一步错题原因:计算不认真,只算出了长裤的价钱,漏算了长裤和西服的总价。解题思路:先理清题意:一件西服上衣比一条长裤贵44元,即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44元,所以分两步:先求一条

2、长裤多少钱?再求买一套这样的服装要多少元?综合算式为:138-44+138。3、针对这三点容易出现的错误的题,我补充了一些练习:(1)先减后加的计算题85-41+62 120-40+60 235-72+29 960-436+82扁担式的计算题25+75-25+75 99+1-99+1 2+1-2+1(2)填空题计算82-13+27时,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82+13-27时,先算( )法,再算( )法计算33-6+14时,先算( )法,再算( )法。(3)判断正误并改正100-27+31=100-60=4064146414=78-78=04)解决问题1.超市货架上有234瓶饮料,上午

3、卖出70瓶,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多16瓶,还剩多少瓶?2.某乡今年植树2480课,比去年植的树多50棵,两年共植树多少棵?4、提高题:(1)填上“+”“-”使等式成立123456789=100123456789=100(2)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38+-7=6942-+5=36提示:可以把38+、42-分别看成一个数例2:乘除混合运算(与例1差不多)1、教材以“冰雪天地”接待游人的信息为素材,通过解决“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引导学生观察所列混合算式,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例1、例2的基础上,教材总结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1)先乘后

4、除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哪些运算属于同级运算,乘、除法属于同级运算,就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规律进行计算。(2)扁担式分析:这道题应该是先算乘法,再从左往右,结果也变成两边同时计算了。主要是看到两边的数字有关,视觉冲击。想要减少这样的错误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四则运算法则进行错题改正,再把“扁担式”计算题和其他的计算题混在一起,再让学生训练计算,并检查计算情况。3、针对容易出的错,补充一些练习(1)46203 96483 27668 331162(2)254254 1002510025 40044004(3)改错2847=2828=1253253=7575=1(4)填空:计算12057时先算(

5、)法,再算()法。4、提高题(1)2302=20提示:要求中的数就是要求除数,可以把2302看成被除数,用被除数除以商20(2)94=108(3)354=16例3: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1、例3先通过解决“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来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再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同时根据上面总结出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尝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易错题:(1)不管什么样的算式都从左往右计算。分析:学生头脑中最根深蒂固的方法就是从左往右计算,所以,当学生初次接

6、触四则运算时,这种定势就很强势地阻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2)随意加括号分析: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时最先学习的就是加法,所以认为应该先做加法,但是学过运算顺序后知道得先乘除,于是给加法加上括号,就可以先算加法再算除法了。(3)理解错误:分析:做错的同学说了自己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我听后大为不解,就追问他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他说:“书上不是讲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吗?所以我就按这个顺序算了。”原来他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运算顺序的。(4)解决问题:倍数问题错题原因:有的同学审题不清,把倍数关系弄反了,想成了杨

7、树是柳树的3倍,那么杨树的数量就成了2403。(5)图形题:颠倒位置分析:学生初次见到这样的看图列式,知道应该先算61212,写综合算式时认为先算的算式就应该写在前面,那么800就写在了61212的后面,用减号连接。3、补充练习(1) 下面每组题运算顺序一样吗?第一组:36+9-53695第二组:50-10250+102第三组:729672+96(2)计算加减在前面的题352-378 200-1355 287+159280+120611 338-156+44022 24+5353+24(3)解决问题甲数是28,乙数是甲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甲数是28,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小明今年16岁,

8、是妹妹年龄的2倍,叔叔的年龄是妹妹的3倍,叔叔今年多少岁?学校有足球16个,排球是足球的4 倍,一共有多少个球?三年级植树42棵,四年级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比三、四年级植树的总和多38棵,五年级植树多少棵?例4: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1、例4是在分步解决的基础上,再将上面的两种解法分别列成一个算式,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含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2、易错题(1)忘记加小括号看图列式分析:先算了减法后,知道得用180除以刚才减得的差,但就是忘记加括号了就列成了18036-24合并成综合算式分析:没有好好审题,导致运算顺序出现错误,忘了加小括号,写完后也没有好好对照

9、题目检查两步运算的顺序。解题思路:第1个题分两步:先算76-38,再用得到的差38乘77,求出积是2926(即先算减、再算乘)。明确了运算顺序就能得到正确的综合算式了:(76-38)77。因为第一步是减,第二步是乘,要想先算减就必须加上小括号。第2个题也分两步:先算40614,再用1044除以第一步得到的商29,求出最后的得数是36。明确了运算顺序就能得到正确的综合算式了:1044(40614)。因为第一步要先算后面的除法,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解题窍门:理清两步算式的关系后,先在横线的中间写出第一步的算式(前后要留出一些空),然后再考虑后面一步的数应该写在前面还是写在后面,最后别忘了需要改变运

10、算顺序时还要加上小括号。列式计算分析:忘记给加法加括号,因为先求的和所以应该先算加法,但是加法的级别比除法低,想要先算加法就应该给加法加上括号。解决问题分析:先算还剩多少篇作文没有批改?再求剩下的按每小时批改8篇,还需要几小时批改完?综合算式为:(64-24)8,因为要先算前面的减法,所以必须加上小括号。(2)“同时算”分析:应该从左往右计算,但自从学了两边同时计算后,这类题目就经常做成两边同计算。3(3)列式计算64与18的差乘7与5的积,积是多少?78与59的和乘106与74的差,积是多少?100与80的和除以他们的差,商是多少?(4)解决问题某修路队准备修一条596米长的通道,已经修了4

11、16米,剩下的要3天完成,剩下的平均每天修多少米?学校要向灾区捐1950本科技书,2700本故事书,每50本打一包,故事书比科技书多打多少包?例5:含小括号的三步式的混合运算1、例5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材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例5中的两小题,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此基础上,教材让学生结合具体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易错题(1)提前去掉小括号分析:小括号里的两步还没算完,就把小括号去掉了。这个内容其实书中是没有出现的,在练习中出现了几题,学生以

12、前算惯了小括号里只有一步的算式,所以碰到这种题目后也是只算一步就把括号去掉了。用了作业整理课的时间,专门讲了这种题,告诉学生,要把小括号里的题都算完后,才能把括号去掉,否则要一直抄下来。(2)括号里不管有几步都一起算出来分析: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说“先算括号里的”,学生就认为括号里的都得一起算出来,才是真正的先算括号里的,不知道括号里的也需要按四则运算的顺序计算。(3)括号里的不按四则运算顺序计算分析:知道先计算括号里的,但认为括号里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了。(4)忘记加括号分析:忽视了四个字“所得的和”,也就是不知道乘法之前需要做加法,所以没有给前面的加法加上括号,就按题中描述的顺序列出算式。

13、解题思路:先审题分析这个题目有三步:先算32除以4的“商”,再算32加上商的“和”,最后再算“和”乘7的“积”。明确运算顺序后就能在草稿本上写出正确的综合算式了:(32+324)7。3、补充练习(1)列式计算48的25倍减去620再乘7,积是多少?120减去24乘4的差,再除以6 商是多少?25加15与5的积除以10,商是多少?(2)脱式计算15(230-305) 596-(78+198022) 400(632-2716) (560-5602) 28(30+3015)48 (205-2255) 3 36(480025-120) 33(100-902)小虎在做(480075+)2时,由于粗心漏掉

14、括号,算出结果是208,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又立即按原路返回甲地,共用7小时。返回时每小时行15千米,去时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6. 有关“0”的运算例6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加法: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如:138+0=138减法: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如:72-72=0, 72-0=72乘法: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如:580=0除法:0除以一个非零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如:025=02、易错题(1)口算 88=096+0=05 125+025=5分析:把88想成了8-8,9

15、6+0看成了乘法,先算的125+0。对于关于0的知识并不难,学生也觉得很简单,看到题后不经过认真的思考就写出得数,造成了错误。(2)填空0除以(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乘0都等于(原数)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1)等于1分析:忘记了0不能做除数,不认真,在大脑中没有列算式,看到文字题就去想学过的有关0的四条知识,死记硬背,学知识不灵活。3、练习题370+18 0(1771) 453(63-63)3690 (100-254)5 011+8 129990一个数减去0,差是()。当05=0,那么50=0。()4、提高题请在下面的式子中添加括号,使等式成立。28-164=059-93=076-549=0提示:要想结果得0,如果最后算乘法那么乘号后面的算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