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50622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州市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历 史2009.01命题:王以日(台州中学) 叶红芬(路桥中学)审卷:陈美芳(仙居中学)第I卷(选择题,共52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秦朝时期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2唐代柳宗元曾评述:“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里的“政”不包括A焚书坑儒 B大兴土木 C书同文、

2、车同轨D法律严苛3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太宗因属马而热衷骑射,唐太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 B戊午年 C己未年 D癸卯年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 A. 农业为本的思想 B. 民贵君轻的思想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2,488,492(两白银)康熙十一年18,096,850康熙十二年21,358,006康熙二十六年28,964,499康熙三十年31,849,719康熙三十三年41,007,790 C. “法治”思想 D. 强调“存百姓”思想 5右表是清朝

3、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 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61683年康熙帝命令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一事件最确切的评价是A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B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 C扑灭反清武装 D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7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8下列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表述正确的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他

4、的名言 师从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 大多数自然科学成就被证明是错误的A. B. C. D. 9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弗吉尼亚的怀斯说:“我们以什么身份进行交涉?如果我们向法国宫廷提供贸易,当我们承认是(英国)居民时,他们会款待我们比款待利物浦更好吗?”怀斯的观点实际上是A应该禁止与英国贸易 B只有宣布独立才能赢得法国援助 C应该联合法国反对英国 D应该与英国展开贸易竞争10. 拿破仑说:“我有时是狐狸,有时是狮子,进行统治的秘密在于要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是前者,什么时候应当是后者。”下列哪一事件体现拿破仑有时是“狐狸”A围攻土伦战役 B建立起执政府C发动“雾月政变” D建立法兰西第一

5、帝国 11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护国运动 “二次革命”第一次护法运动 袁世凯称帝 A B C D12.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为印度的民族独立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在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始终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A. B. C. D. 13马克思、恩格斯为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属于他们共同合作的活动有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为

6、“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 创办新莱茵报ABCD14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此准确的理解是A要把自己写的科学书应用于生产领域 B要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C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 D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科学书更重要15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

7、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府16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7“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我国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18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列不属

8、于地质力学应用的是 A勘探石油,发现油田 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研究和预测地震 D为成昆铁路选线等重要工程选址服务19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对牛顿产生过影响的“巨人”主要有 哥白尼 伽利略 开普勒 笛卡尔A B C D20下列关于爱因斯坦的成就表述有误的是A狭义相对论的提出验证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 B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C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推动了量子力学发展D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也取得重大成果21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

9、自由的向往。”文中的“暴虐”是指A阶级斗争和宗教迫害 B宗教迫害和国际侵略 B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22.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23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以体面的方式结束了英日同盟,参加了四国同盟,其主要原因在于A一战后退出了在亚洲争霸的角逐 B英国在东亚地区的争霸对手发生了改变C一战结束后英德矛盾居次要地位 D英国势力减退,积极寻找更多盟友2

10、4“一战”对欧洲带来的影响有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投资 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ABCD25.巴黎和会在不少问题上取得的一致意见,有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维护和平”的原则 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严厉制裁德国A B C D2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定程度上使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得以调整,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B列强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都比较满意 C两种制度的矛盾尚未激化 D帝国主义国家都致力于恢复经济第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

11、择题(共4小题,27题11分,28题14分,29题12分,30题11分,共48分)27(11分)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演进,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贡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华盛顿昔日的部下亨利李评价华盛顿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主要贡献。(3分)材料二: 法国历史学家阿道夫梯也尔曾这样评价拿破仑:这位伟大人物的一生,对于军人、统治者和政治活动家都是极有教益的,也包含着对于公民们的教训。它教导他们:决不应该让他们的国家听任一个人的权力去摆布,不管他是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2)材料二中“对于

12、公民们的教训”指的是什么?与此相比,华盛顿有何值得称道之处?(4分)材料三 时间之神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 (3)材料三表达的主题是什么?(2分)(4)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上述两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2分)28(14分)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古今中外历史上,民生问题都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