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50121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刘宗昌第4章马氏体相变与马氏体 4.10切变机制的误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0 切变机制的误区,从热力学、晶体学、组织学、表面浮凸等多方面逐一对切变机制进行了实践检验和理论检验,多角度、多方面分析了马氏体的切变机制的缺陷。,1.误区一:切变过程缺乏热力学可能性,(1)切变过程消耗的功 切变能用下式计算: Ns= K-S模型,-Fe马氏体(0%C)时,第一切变角为1928,折合0.34弧度。K-S模型的第二切变是切变1032 。 Ns=35103J/mol+9.9103J/mol =44.9103J/mol 西山切变模型,只进行第一切变,并且与K-S模型的第一切变相同,因此需切变能量Nx=35103J/mol。,G-T模型,按照表面浮凸效应测得平均切变位移为10.

2、75第二切变是在马氏体上切变,切变角=1213 。 两次切变共需切变能NG= 25.3103J/mol 。 各切变模型,在完成1或2次切变后,消耗了巨大的切变能。遗憾的是切变后均没有得到实际的马氏体晶格,仍需进行晶格参数调整,才能与实际的马氏体晶格参数相同。这实际上还需要原子再移动,再耗能,在已经消耗切变能量基础上还需要追加晶格参数调整的能量。 这些切变模型只是考虑将面心立方晶体变成体心结构,并没有考虑相变驱动力是否能够完成这些过程,忽视了热力学可能性。,(2).相变驱动力不能完成切变过程,纯铁马氏体相变的临界驱动力约为1.18103Jmol-1; 0.41.2%C的Fe-C合金的相变驱动力为

3、1.3371.714 103J/mol。 马氏体相变驱动力远远不能支持切变过程的进行。切变过程不符合省能原则,不可能发生,这是一大误区。 而且切变过程并没有得到符合实际的真正的马氏体晶格参数,白白消耗了大量的能量。,2.误区二: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模型与实际基本上不符,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Bain应变模型。从30年代开始提出马氏体切变模型,到70年代,共提出8种切变模型,如K-S模型(1930)、西山模型(1934)、G-T模型(1949)、表象学假说(1953-1954)、K-N-V模型(1961),6)B-B双切变模型(1964),7)模型(1966),8)藤田模型(1976)。这些模型

4、的致命缺点是与实际不符,或基本上不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根据马氏体与奥氏体的位向关系设计的一系列切变模型,虽然满足了各自的位向关系,但是难以解释更多的试验现象。 其实位向关系只反映母相和新相之间的点阵对应关系,只要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则母相和新相之间必然存在晶体学位向关系。但是,这种晶体学对应关系通常是宏观的,它不反映母相和新相之间的界面上的真实结构和其演化过程,也不能反映原子的迁移方式。 至今已经发现在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魏氏组织中均存在K-S关系,但是这些相变具有完全不同的相变机制,原子的移动方式均不相同。仅靠位向关系不能完全反映相变的微观机制和原子的实际移动过程,因而必导致切变机制与实际脱节。,3.误区三:切变机制缺乏试验证据,对表面浮凸的错误认识是导致切变机制误区的根源。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魏氏组织中均存在表面浮凸现象。而且浮凸形状普遍为帐篷型()。浮凸已经成为试样表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的一种普遍现象。 表面浮凸主要是由于各相比容不同,马氏体片形成有先后,相变体积不均匀膨胀造成的。 帐篷型()浮凸不具备切变特征。,切变学说应当摒弃,1.误区一:切变过程缺乏热力学可能性。 2.误区二:马氏体相变晶体学切变模型与实际基本上不符 3.误区三:切变机制缺乏试验证据,浮凸均呈帐篷形,不具备切变特征。 结论:切变学说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