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9237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志良 第2章 逻辑门电路(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机械工业出版社同名教材 配套电子教案,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2章 逻辑门电路,2.1 分列元件门电路概述,2.1.1 二极管门电路, 二极管与门电路, 二极管或门电路,【例2-1】电路如图2-3所示,设VD为理想二极管,E3V,输入电压UI波形如图2-4,试画出输出电压UO波形。,解:uOuD+uIuR+E。 二极管VD导通时,uD0,即uOuI。 二极管VD截止时,R中无电流,uR0,即uOE。 当uI E时,VD截止,uOE。如图2-4所示。, 二极管门电路的开关特性, 二极管的动态特性,若输入脉冲的周期小于2tre,则该二极管就不能起到开关作用。, 减小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的措施,

2、正向导通电流不要过大。, 选用结电容较小的二极管;, 在要求较高的场合,应选择快恢复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 Barrier Diode,缩写为SBD)。 正向压降小(0.3V0.4V); 本身无电荷存储作用,开关时间极短(小于普通二极管的十分之一)。,2.1.2 三极管非门电路, 工作原理,在数字电子电路中,主要分析研究截止和饱和两种工作状态。, 截止状态,uOVCC。, 饱和状态,uOUCES 0, 三极管非门电路的开关特性,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减小三极管开关时间的措施, 选用结电容小的三极管,即选用fT大的高频三极管。 降低三极管饱和程度。 基极电阻并接加

3、速电容。 采用肖特基三极管,2.2 TTL集成门电路,TTL是三极管-三极管逻辑(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集成门电路,是双极型器件组成的门电路。,2.2.1 74LS与非门电路, 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由三部分组成: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 输入输出电平分析,输入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uOH 3.4V。 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uOL 0.35V。, 集电极开路门(OC门),标志符号:“ ”,主要作用:, 实现“线与”功能; 实现电平转换; 用作驱动电路。, 三态门(TSL门),输出状态除了高电平、低电平外,还有第三种状态:高阻态(相当于输出端开路)。 标志符

4、号:“ ” 控制使能端:EN(Enable) 主要用途:用于总线分时传送电路信号。,【例2-4】已知三态门电路和输入电压波形如图2-15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波形。,解:Y=Y1+Y2=AB +CDEN,2.2.2 门电路外部特性和主要参数,以74LS系列与非门为例,分析TTL门电路的外部特性。, 电压传输特性,uOf(uI),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截止区、转折区和饱和区。 转折区对应于阈值电压UTH=1V, 特性, 输入伏安特性,iIf(uI)。,输入伏安特性可分为输入低电平和输入高电平两种情况,以阈值电压UTH为分界点。 IILmax-0.4mA。 IIHmax20A。, 输入负载特性,uIf

5、(RI)。,RI较小时,uI相当于输入低电平,与非门处于关门状态。使与非门保持关门状态的RI最大值称为关门电阻ROFF,74LS系列门电路ROFF 4.2k。,RI较大时,uI相当于输入高电平,与非门处于开门状态。使与非门保持开门状态的RI最小值称为开门电阻RON,74LS系列门电路RON 6.3k。,【例2-5】已知74LS系列三输入端与非门和或非门电路如图2-20所示,其中2个输入端分别接输入信号A、B,另一个输入端为多余引脚。试写出输出表达式。,解:Y1= ;Y2= ;Y3=1;Y4= ;Y5=1;Y6= ; Y7= Y8=0;Y9= ;Y10=0;Y11= ;Y12=0。,TTL与(与

6、非)门电路:多余输入端可接+VCC,或与有信号输入端并联,或悬空,或接对地电阻RIRON;,TTL或(或非)门电路:多余输入端可接地,或与有信号输入端并联,或接对地电阻RIROFF,但不能悬空。, 输出特性,uOf(iO)。, 拉电流负载输出特性,拉电流过大时,将降低输出高电平电压值。, 灌电流负载输出特性,灌电流过大时,输出三极管脱离饱和状态,输出低电平随灌电流增大而上升。, 门电路的主要参数, 输出高电平UOH。,74LS系列门电路UOH3.4V。,一般手册中给出UOH的最小值UOHmin,74LS系列门电路UOHmin 2.7V。, 输出低电平UOL。,74LS系列门电路UOL0.35V

7、。,一般手册中给出UOL的最大值UOLmax,74LS系列门电路UOLmax 0.5V。, 阈值电压UTH。,阈值电压也称为门限电压或门槛电压,是输出电压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或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的分界线。,对与非门电路,当uI UTH时,uOUOL;,当uI UTH时,uOUOH。,74LS系列门电路UTH1V。, 关门电平UOFF。,UOFF是TTL与非门电路输出高电平时,输入端允许输入的最大低电平值。,为保证TTL输出高电平,应满足uIUOFF。,一般,手册中给出输入低电平最大值UILmax代替UOFF。,74LS系列门电路UILmax0.8V。, 开门电平UON。,UON是TTL与非门电路

8、输出低电平时,输入端允许输入的最小高电平值。,为保证TTL输出低电平,应满足uIUON。,一般,手册中给出输入高电平最小值UIHmin代替UON。,74LS系列门电路UIHmin2V。, 噪声容限。,指输入电平受噪声干扰时,为保证电路维持原输出电平,允许叠加在原输入电平上的最大噪声电平。,噪声容限可分为低电平噪声容限UNL和高电平噪声容限UNH。,高电平噪声容限UNHUOHmin-UIHmin,低电平噪声容限UNLUILmax-UOLmax,74LS系列门电路UNH0.7V,UNL0.3V。, 扇入系数NI和扇出系数NO。,表明带动同类门电路的数量。, 静态动耗PD,维持输出高电平或维持输出低

9、电平不变时的最大功耗。,74LS系列门电路PD2mW。,需要说明的是,门电路输出高电平和输出低电平时,分别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功耗很低。功耗较大的阶段发生在高低电平转换区域,因此,TTL的电路功耗与信号频率有关,信号频率越高,功耗越大。, 传输延迟时间tpd,tpd是电路传输延迟时间的平均值,即开启时间ton和关闭时间toff的平均值。,tpd(ton+toff)2,74LS系列门电路tpd10ns。,2.2.3 不同系列的TTL门电路,总体可分为54系列和74系列: 54系列为满足军用要求设计,工作温度范围-50C+125C; 74系列为满足民用要求设计,工作温度范围0C+70C。,而每一

10、大系列中又可分为(为便于书写,以74为例)几个子系列:, 74系列(基本型), 74L系列(低功耗), 74H系列(高速), 74S系列(肖特基), 74LS系列(低功耗肖特基), 74AS系列(先进高速肖特基), 74ALS系列(先进低功耗肖特基),其中74(基本型)子系列为早期TTL产品,已基本淘汰。74LS子系列以其价廉物美、综合性能较好而应用最广,目前仍为主流应用品种之一。,2.3 CMOS集成门电路,2.3.1 CMOS反相器及其特点,主要特点:, 输入电阻高,可达1015,基本上不需要信号源提供电流。, 电压传输特性好,线性区很窄,特性曲线陡峭,且高电平趋于VDD,低电平趋于0,电

11、压传输特性接近于理想开关。, 静态功耗低, 抗干扰能力强,阈值电压UTHVDD2,噪声容限很大,也接近于VDD2。, 扇出系数大,CMOS反相器前级门的扇出系数不是取决于后级门的输入电阻,而是取决于后级门的输入电容。, 电源电压范围大,318V。,CMOS电路也有一些缺点:输入端易被静电击穿、工作速度不高、输出电流较小等。 但随着CMOS电路新工艺的发展,这些问题已逐步改善。,不同系列集成门电路输入/输出特性参数,2.3.3 TTL门电路与CMOS门电路的连接,连接原则:,驱动门 负载门 UOHmin UIHmin (2-6a) UOLmax UILmax (2-6b) IOHmax nIIH

12、max (2-6c) IOLmax nIILmax (2-6d),其中n是负载门的个数。根据上述连接原则和表2-1,可以得出:, 74HCT系列门电路与74LS系列门电路可直接相互连接。, 74HC系列门电路可以驱动74LS系列门电路。, CMOS 4000系列门电路可以驱动一个(不能多个)74LS系列负载门电路。, 74LS系列门电路不能直接驱动CMOS 4000系列和74HC系列门电路。,2.4 常用集成门电路,双列直插式引脚排列规律:,集成门电路通常在一片芯片中集成多个门电路,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2输入端4门电路。, 3输入端3门电路。, 4输入端2门电路。,常用典型芯片介绍:, 与门和与非门, 或门和或非门, 与或非门, 异或门和同或门, 反相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