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92500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常平第一小学 骆明财时光流逝,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进行了将近两个月了。但是这短短一个多月的培训活动带给我的收获却是无限的。整个培训过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教授的专题读者讲座,有教授与新教师的同备、同课、同研,有学员的说课、专家评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专家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指导和课后评课。因此,这两个月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对于我来说这是收获丰厚的两个月,也促进了我教学上的进步。培训依始,我还一直认为又是以往听专家讲座,写写文章的

2、模式。因此,我也没做好这培训的准备,以前这种类型的学习对我也没什么提高,所以就这样开始,但听完第一天教育厅领导和市教育局领导和负责培训的三位教授的讲话之后,我感到这种培训或许是有些不同,领导和专家的重视是前所无没有的,但这个我还不确定,因为说得好并不等于做得也好,接下来的学习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这次培训作用,这次培训的原则是:1、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2、教学能力培养与科研课题相结合。3、专家指导与学员自主探究相结合。4、集中培训与分散自主实践相结合。5、过程指导、监督与结果评价相结合。6、观摩、调研与学员自主设计相结合。7、课题、课件的完成与应用于实践相结合。从一开始的自我介绍到理论学习和写

3、教案说课教授评改到后来上课和评课。无孔不入的体验到这次培训的原则和理念,真正做手把手的教,可以说比上大学的学习更深刻。通过这两个月的学习让我对上好一节体育课有了更深认识,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也由初来时的浮躁,在经过教授和同学们潜移默化的教导,慢慢变的求实、务实起来。我的教学业务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加强,在培训中,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是我在这次培训中的一些体会:一、对课堂教学行为的重新认识与思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所在地,也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

4、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二、提升了理论水平,认识

5、到科研的重要性面对新课程,我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理论水平低,对自己的工作不善于总结归纳,现在,通过对教育研究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握了教改方向,坚定了探索新路子的信心,并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认识到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新时期的教育家。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这次培训,就自身更新优化而言,树立了终身教育(学习)的思想。以前总以为搞继续教育没有学到什么新知识,所以总觉着耽误时间,不如读读书,备备课,这次,通过听取了报告,真正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了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学然后知不足,这是我的一个体会。通

6、过培训,感觉以前所学的知识太有限了,看问题的眼光也太肤浅了。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绝对不是一桶水这么简单,它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溪流。我认为,教师只有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否定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拥有的知识才能像泉水”般沽沽涌出,而不只是可怜的“一桶水”了。培训这两个月,就我自身而言,让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合格地人

7、民教师,道路曲折而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我未来的路还很长,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的责任还很重大。通过培训,让我发现了我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去发现,且及时弥补。“始生之物,其形必丑”。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我愿成为教育这片神圣土地上的一块小小的铺路石。培训还没有结束了,让我对之后的学习更充满期望。学无止境,我会在探索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身素养,争取实现人生价值!风暴参加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班的心得体会 常平第一小学 陈金洪工作了近15个年头,一直扎根在东莞常平小学教学的最基层,能有幸成为东莞市第三期小

8、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班的学员。这是我自工作以来,参加业务培训时间最长,培训档次最高的一次。臧连明、张细谦、李建军等等在广东乃至全国体育界响当当的人物与我们面对面接触、交流。说实话,这些体育教育的权威级人物在一线教师的眼里真的有点可望而不可及,尤其对于小城镇的一线教师来说,机会更是难得。能有这样的机会,对于我来说真是三生有幸。在近40天里,在各位专家、教授细致的讲解、指导下,我有许多收获和感触,不啻给我带来一场风暴,在教学理念、教学理论、课堂教学上有了质的飞跃。一、教育观念的更新臧连明、张细谦、李建军等教育专家在论述新课程新观念等内容时如数家珍,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性,专家的讲授使

9、我进一步认识了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明确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树立可持续性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教育科学理论的提高 臧连明、张细谦、李建军等培训专家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栩栩如生的事例论证,犹如拨云见日,让我充分感受到体育科学的无穷魅力。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上好一节好课?如何处理好课堂中的细节问题?诸如此类的都是困扰我多时的老大难问题,在这次培训中都得到很好的指导。体

10、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培养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在大量的体育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他们所提的教学建议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具体实践的指导价值,让我深受启迪和受益。三、教育方式的大转变就是实实在在的想做点什么,想让大家感悟到点什么。以前的培训无非是听专家讲述理论和观名教师上课,大约都是犹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此次培训,完全采用边看边讲、夹叙夹议、现场指导的方式,讲者深入浅出,学者体会自然。名家设计,所为何来,大多以科学严谨的理念为先导,融会贯通的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表现出来,故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矣。纸上得来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用来自第一线的思考与困惑,将摸棱两可的问题提示出

11、来,引发学员的思考。在探讨过程中,不断出现灵光一闪,在或深刻或诙谐的评议中,甚有所得。所谓登泰山而小齐鲁,不看世界,不知自身渺小。通过五个多星期的努力学习,我克服家庭、路途、工作等困难,专心学习,受益匪浅,犹如久旱逢甘露一般,在这里尽情地吮吸知识的甘露,带给我一次新的蜕变、新的起点。不仅使我在理论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课改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而且使我对体育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第一、第二期学员的成功案例更让我对今后的培训工作充满信心,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学习、提高。 2010年4月28日参加东莞市第三学期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常平镇桥梓小学冯华忠 本学期开会初至今,我

12、有幸参加由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和东广和东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东莞市第三学期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班的学习,虽然培训学习还在进行,但通过这两个目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理会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有了前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收获良多,现在我就对这两个目的培训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模式新颖,注重实效、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小学体育教学的培训模式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即理论实践理论),让参与培训的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即怎样教,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论上,广东教育学院体育系教授对小学体育新课标准内容、目标、要求进行了详细具体地解读,并通过

13、大量的教学实例剖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出现的一些现状以及采取的教学策略。、进一步规范了教师写小学体育教学教案的内容、格式,要求注意事项,帮助指导教师如何设计一份完整的教学教案和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的教案设计现场指点教师上课,现场传授教学技巧和教学策略,大大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二、创建交流平台,促进相互学习、本次开展的培训学习,很好地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创造一次镇与镇、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学习的宝贵机会。、通过看、听不同类型课的教学、课上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的安排和教授现场指点教学、评价,让我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驾驭课堂能力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总之,通过这两

14、个月培训学习,我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并把学到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实际课堂上去,让学生在每堂体育课上都能快乐地学习体育技术、技巧,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今后,我将继续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学员。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个人中段小结黄开这个学期开学不久,我接到校长通知,要参加东莞市第三期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高兴,平时只听其他科目的教师去这去那学习培训,从来没听说过我们体育教师有机会出去学习培训,这次好事终于落在我们的头上,倍感荣幸。非常感谢东莞市教育局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课堂教学各方面提升自己

15、。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模大。从培训人员来讲,是由大朗、常平、寮步三个镇的小学体育教师组成,培训老师都是高水平的教育专家。培训一开始就有庄弼教授给我们做了报告,为我们指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的方向,讲述了新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教学中要把传授式教学与新课程学习方式相结合,如何理解以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如何传授体育技术、技能。接着就是张细谦、李建军和臧连明三位教授对所有学员的摸底,以便对症下药。针对各学员的情况,三位教授先安排了理论学习。张细谦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小学体育课的策略,如何上好

16、一节体育课等。李建军教授阐述了体育新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去评价一堂体育课。课程标准中未对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作出统一的规定,而是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中确定的范围和原则去探索。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评价过程动态的评价体系,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它需要在反复实验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没有一种对绝完善、适合一切对象的评价体系,因而在课程标准中也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以免束缚教师的思想和创造性。臧连明教授就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要求我们要明确课程性质,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特别讲到怎么样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