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490614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张海荣 国际贸易第一章(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 张海荣 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思考与练习,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学习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认识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国际贸易含义 国际贸易相关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分析指标 明确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学习目标,能够运用国际贸易分类及相关统计指标统计方法 学会对我国或生源地(省或市县)外贸地位及发 展趋势的分析 学会对企业外贸能力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分析指标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关系,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 第三节

2、 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第一节 国际贸易概念与特点,本节点睛,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是跨越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但两者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全球范围,而对外贸易仅着眼于某个国家(或地区)。例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就称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从整个国际范围来看,即为国际贸易。,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传统的贸易 是指有形的商品贸易,它是由货物的进口和出口构成。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换方式的改进,无形贸易也随着有形贸易的发展而

3、发展。,两种贸易的比较,贸易客体:货物、服务,贸易主体:本国人、外国人,相同点,不同点,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二者相同吗? 中国大陆对香港的贸易是属于对外贸易吗? 为什么有货物和服务的贸易的说法?,讨论: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者有什么区别 服务贸易绝对是无形商品吗?,试问:,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比较,贸易地位,贸易方式,贸易内容,二、国际贸易特点,1.相同点,贸易目的,G-W-C,流通、中介,货物、服务,赚钱,困难,复杂,风险大,2.不同点,语言交流、风俗习惯、 政法制度、市场调研,货币与度量衡、 商业习惯、交易环节等,信用风险、 商业风险、政治风险,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作用,本节点睛,国

4、际贸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今天,尽管各国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广泛发展,但国际贸易仍然是当代各国经济联系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一)国际贸易的产生,两个基本条件,(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奴隶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奴隶社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生产中微不足道,进人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使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奴隶社会时期的贸易国家,在欧洲主要有腓尼基、希腊、罗马等。我国夏商时代已经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 在奴隶社会,对外贸易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

5、经济的扩大。,与奴隶社会相比,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对外贸易中心也随着各种运输工具的改进和各种“贸易之路”的开辟而逐步形成。早期,地中海东部成为对外贸易频繁展开的中心。到公元78世纪,阿拉伯各国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公元11世纪后,整个地中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的国际贸易逐渐增多。意大利北部城市佛罗伦撒、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成为国际商品的主要集散地,贸易商品的范围也由早先的少数几种奢侈品扩大到丝绸、毛纺织品等。这个时期,东方国家的贸易活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不过从总体上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业经济并不发达。因此,这个

6、时期的国际贸易发展还是很有限的,并且带有明显的地区性,而不具世界性特征。,16世纪18世纪中叶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后半期 (自由竞争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三)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战后的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1)国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2)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3)贸易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无形商品的贸易迅猛增加。 (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当事人。 (5)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大大增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产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二、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国际贸易的地位,发展国际贸易,资源,技

7、术,国内外经济,二、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国际贸易的作用,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1)国际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国际贸易有利于充分发挥国际分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世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二、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国际贸易的作用,对一国经济发展的作用,(1)提供资源补充。 (2)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3)带动与示范效应。 (4)提高利润率,增加外汇收入。 (5)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6)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回报。 (7)促进对外政治经济合作。,第三节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本节点睛,国际贸易按照

8、的不同的标准有很多种分类,例如总贸易和专门贸易、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国际贸易统计指标有贸易额、贸易量、贸易条件、商品结构、贸易地理方向等。,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一)按商品的形态分类,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由于物质商品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通常又称作有形贸易。,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一种国际劳务活动,参考:中国进出口商品构成表(2006),一、国际贸易的分类,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亦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如果商品先输入本国后,既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而再出口,则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亦称输入贸

9、易,指将国外市场购买的商品在本国市场进行销售。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作复进口或再输入,(二)按商品移动方向分类,过境贸易,亦称通过贸易,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即为过境贸易。丙国既不是进口,也不是出口,仅是商品通过其国境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构成该国的过境贸易。,一、国际贸易的分类,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的贸易。在直接贸易中,生产国将商品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或者说是消费国从生产国直接进口。,(三)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进行。在间接贸易中,商品生产国是向消费国间接出口;商品消费国从

10、商品生产国间接进口,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进行商品买卖,而须通过第三国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一、国际贸易的分类,总贸易,指以国境为界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四)按贸易统计界线,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为界划分的进出口贸易,一、国际贸易的分类,海运贸易,(五)按货物运输方式,空运贸易,陆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邮包贸易,一、国际贸易的分类,现汇贸易,是以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这是指进口商购买出口商的产品必须以现汇进行支付或结算,(六)按清偿工具或结算方式分类,对等贸易,是以货物作为相互清偿工具的贸易,又称对销贸易。 (1)易货贸易 (2)补偿贸易 (3)协定贸易

11、(4)抵偿贸易 (5)转手贸易,一、国际贸易的分类,1经销 2代理 3寄售 4招标 5拍卖 6商品交易所 7加工贸易 8对等贸易 9租赁贸易,(七)按贸易方式分类,一、国际贸易的分类,双边贸易,指两个贸易伙伴国之间用双边支付结算的方式进行的贸易,(八)按贸易参加国的数量,多边贸易,各国在多边结算基础上进行的贸易。在这个结算体系中,每个国家的出口可以用来支付从其他国家的进口,一、国际贸易的分类,有纸贸易,是指在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通过单证等商业文件的交接进行结算支付并履行合同的一种贸易方式,(九)按有无纸单证分类,无纸贸易,即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将贸易、运输、保险、海关、银行等部门的电子计算机联

12、网,对商务信息(主要包括订单、发票、提单、信用证、进出口许可证等)按国际统一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商业文件相互交换和自动处理,在不使用纸单证的情况下完成询问、订单、托运、投保、报关、结算等一系列业务手续的一种现代化方式的新型贸易,一、国际贸易的分类,水平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例如,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所展开的贸易活动,(十)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垂直贸易,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大多属于这种类型,一、国际贸易的分类,二、国际贸易统计指标,第三节 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

13、,又称对外贸易值,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的总值,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价值总额,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又称贸易值,是指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它通常分为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二、国际贸易统计指标,第三节 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面积、容积)表示的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指标。由于它是按照实物的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因而准确度较高,贸易量,指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世界进出口贸易额 。具体做法是用出口价格指数除以出口额,这样就得出了以不变

14、价格计算的国 际贸易实际规模的近似值,对外贸易量,国际贸易量,是表示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实物规模的指标。就一种商品而言,其实物规模可以用数量、重量、长度、面积、容积等计量单位来表示,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国际贸易量出口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19801995年世界出口贸易值与出口价格指数,1995年世界贸易量为5075125199=25503.14亿美元 1995年世界贸易量指数为25503142022448100=126 该例表明,剔除价格的变动因素后,1995年世界贸易量比1980年增长了26%。,二、国际贸易统计指标,第三节 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

15、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而贸易逆差则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境地。单纯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当然是顺差比逆差好。但是,长期保持顺差也不一定是件好事。首先,长期顺差则意味着大量的资源通过出口而输往了外国,得到的只是资金积压;其次,巨额顺差往往会使本币升值,从而不利于扩大出口,且还会造成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贸易差额,顺差和逆差,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二、国际贸易统计指标,第三节 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涉及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更多的进口产品时,称作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如出

16、口产品只能交换到较少的进口产品时,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了,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物物交换表示,用价格或价格 指数来表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例,例如:某国以2000年为基准年,其进出口价格指数均定为100。到2001年,出口商品价格上涨6%,进口价格指数下降3%,即2001年出口价格指数为106,进口价格指数为97。则 贸易条件指数=10697100=109.3 2001年进出口贸易条件指数大于基准年进出口价格指数9.3%,这表明该国贸易条件改善,交易比率上升,即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比基期更多的商品。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则视为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计算举例,二、国际贸易统计指标,第三节 国际贸易分类与统计指标,外贸依存度还可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前者是指一国出口额在其国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