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41981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与写作之如何继承传统文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与写作】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原题再现】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日,一组父亲送3岁儿子骑牛上幼儿园的照片在网络上热传。照片中的父亲叫李里,是个国学控,从16岁那年开始,他穿上一袭粗布长衫,“就再也脱不下来”,闲暇时,他总会骑上牛,体会曾经的慢时光。去年冬天,李里的儿子开始上幼儿园。第一天入园,由妻子开车接送。然后李里突发奇想,问起儿子:“小敏,要不要骑牛去上学呀?”没想到,小敏连声说好。李里乐了,牵出180斤的水牛,教儿子骑上牛背,带上铲子,出发了。一路上,他和小敏聊着天,教他读诗。就这样,父子俩走了1个小时,才抵达离家3公里远的幼儿园。这样的场

2、景几乎每天都会在三圣乡上演,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对于这一事件,你是怎么看的?请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第一,这是一道围绕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主题设置的作文题(参见阅读与写作之传统文化专题和相关时评)。作为父亲,能够坚持上学、放学接送孩子,确实是一种父爱的体现。该父亲通过骑牛送儿子上学,属于在“行”方面对于国学传承的一种尝试,但其效果及方式却值得考量。“骑牛上学”,是为了传承国学。考虑到国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式微,考虑到任何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的仪式,考虑到文化要融入现代生活的衣食住行,考虑到多元社会的包容性,

3、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众所周知,国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思想根基。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传承国学并非单纯为了模仿古人,而是精神内涵和文化素养的传承,因此这种骑牛上学的做法其实是搞形式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在育子问题上,父母要避免走极端,不仅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电子保姆”,让孩子变得五体不勤、五谷不分,也不能动辄让孩子“穿越”,与现实生活脱节。总之,要想实现国学与时俱进地“复活”,让国学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家长就需要选择一个更好的方式,更理性去邂逅国学,也许会对孩子的安全、成长更为有利。第二

4、,这又是一道山东卷+时评的作文题,在写法上,可以不必一直对“骑牛上学”就事论事,但也不能过度拔高,最好囿于继承传统文化的范畴内。可以采用“引、议、联、结”的机构,主体部分围绕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展开议论。【相关链接】【寻找传统文化的“打开方式” 2017年06月14日】让龙袍亮起来、让建筑动起来、让瓷母时尚起来在刚刚过去的“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活动,吸引了不少人走进传统文化、走进艺术现场。在很多网友眼里,故宫是个神奇的存在,常引来感叹:“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故宫!”它既是“感觉自己萌萌哒”的雍正皇帝表情包,也是纪录片里技艺精湛自得其乐的大国工匠,当然,它还是那个历经

5、600年风雨的明清两朝紫禁城、年客流量1600万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也曾在公众面前遭遇尴尬,如今却能华丽转身,在互联网上主打造物之美,兼顾攻略之实,还时不时跟256万微博粉丝互个动卖个萌,你来我往好不从容。社交媒体的经营,绝不仅仅是“公关”。通过互联网,故宫不仅赢回了面子,更重建了公共博物馆与公众的具体关联。环顾四周,一些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陈列呆板,讲解套路化,缺乏互动,于是恶性循环,愈显门前冷落鞍马稀。加上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水平不足,使得那些博物馆脱离了跟公众生活的联系。这样的难受劲,故宫也不是完全没有体会过。一旦接通互联网,绑定了活生生的粉丝,就再难“目中无人”了。也正是从接通社交媒

6、体、虚心面向公众的那一刻起,人们逐渐看到了故宫越来越凌厉的攻势:博物院开放面积比例从2012年的48%一跃为2016年的76%,接连推出了虚拟现实体验、数字化微信平台、“胤禛美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等多款手机应用多层次、多渠道地有效面向公众,人们发现,故宫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个“正确打开方式”不只是与公众简单互动,而是让传统文化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变“黏稠”。在更多层次的共享中,传统文化的形态实现了丰富和再造,故宫已经不再只是那个北京城中轴线上72万平方米的皇家院子,它在云端,在数字博物馆里,在创意用品中,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皇家私藏到国家所有,再到

7、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共享,在故宫文物面前,人与物的关系也发生了分明的进化,早已不再是“天下至宝,尽归帝王家”,而更加接近共有共享的理想。其实,传统文化就像一个生命体,只有跟人建立了紧密的共生关系,才能不断进化。那一件件质感优异、造型优美的文物,是先人“用生命造物”的果实,其造型之美、功用之妙,都是大自然跟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不断摩擦、互相选择的结果。通过使用、欣赏和传承,今人分享着古人对美的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想象力,人塑造了器物,器物也在塑造着人。我们敬畏传统文化,正是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自然进化的产物,蕴藏着也许我们还未充分认知的合理性,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古老和稀有。那些古代典籍、历史文物,

8、不只与古人有关,更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有关。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年轻人追捧,到“石渠宝笈特展”成为舆论热点,都说明传统文化在与现代人共生共长的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故宫的成功转型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灵的、文化的,它说明只要融入现代人蒸腾的生活,传统文化就能再发新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理应与人共同进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曾几何时,我们欣喜于社会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也困惑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匮乏与滞后。如今,故宫以其生动的故事打通了任督二脉:只有跟公众建立起共生共

9、长的关系,传统文化才会焕发活力,文化传承才会薪火绵延。【让儿骑牛上学的父亲李里:我不是孔乙己式的迂腐】身着古朴布衣,脚蹬圆口布鞋,肩扛扫把,左握大蒲扇,右牵黄牛缰绳,牛背上坐着个背红色书包的小男孩。一父一子一牛,与远处道路上的汽车形成了或古或今的呼应。有网友拍了一张照片,把它传到网上,引来了一圈围观和讨论。早在10年前,李里就因传授国学被媒体报道,他的“奇怪”常引来大众的注视和讨论:初中辍学,在家自学,后来去高校教学,并开了国学课;自14岁起钟情长衫,由此获得“长衫先生”之名;按照中国传统文人的方式生活,不会用电脑,只用手机接打电话、发短信,偶尔用百度搜索一些资料。2010年,李里创立传薪书院

10、。传薪书院里有300多种植物,180多种动物,包括儿子李七麟骑的牛和骆驼都是动物园里的。李里说,这些动物是从野味馆、餐馆里救养的,“后来越来越多,我们去年正式向林业局办理了各种手续,现在向市民开放了”。他常带着孩子牵着骆驼,骑着毛驴去田间散步,吟诗作对,李里称之为“悟道”。儿子骑牛上学单程需要一个小时,在路上,李里会带着儿子诵读古诗里的阴晴变化和四季更迭:“牧童归去横牛背”、“细雨骑驴入剑门”、“绿遍山原白满川”;有时会讲讲四川才子李调元进京赶考的文人趣事。“我主要对他进行一些诗意生活的启蒙教育,让他热爱大自然,感受生活的诗意。”多年来,有人嘲讽他“神经病”、“作秀”,也有人效仿他,开始穿长衫

11、,读古书。李里不懂网络世界,也不爱和别人争论,“大家说好说坏,都没啥。”李里说:他平常去近处办事,比如讲学、去银行、去超市买东西,都会骑牛出去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别人家出门骑电动车、开车一样,所以其实让儿子骑牛上学也是很自然的。他两岁就开始骑骆驼玩了,很熟练,也没有太大安全问题,这些都很正常。针对污染环境的指责,李里说,骑驴的话会带扫把,因为驴粪是是一小团一小团的。牛粪是一坨一坨的,所以要带铲子。从没有遇到过交警阻拦,不过有些景区,会觉得污染了景区,不让我们走某条路。牛走在路上受到惊吓,不用担心伤到孩子,因为牛和人类有感情,遇到惊吓,会保护娃儿。而幼儿园保安叔叔一见我们骑牛来,就会喊“环

12、保出行啊!点赞点赞!”小朋友们都很羡慕,因为比较新奇嘛,老师们没说些什么。关于教育理念,李里解释说,儿童教育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个,核心是不专门培养某一种人,而是培养真正的人。现代的教育都是培养某一种人,比如物理学家、化学家、文学家、体育运动员、工人、老总等等,而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真正的“人”具有健全人格、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人。第二点,就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此要先成为真正的“人”,然后才是某一种人。至于他成为哪一种人,那是根据他的先天兴趣进行引导。而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命体、人与心灵的和谐,这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其他的追求都是复杂无意义的。关于如何看待看待现代文明的问题,李里认为,任何事

13、物都有利有弊。坐飞机很快,快是结果;骑牛很慢,慢中出过程。现代文明的简单快捷让一切事物只有结果,而完全放弃了过程;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美好都在这个过程的体现中。现代人几个小时就能见面,是无法理解古代思念等待的味道,鸿雁传书的期待,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深情的。针对“穿长衫”、“骑牛上学”,就是“形式主义”的批评,李里认为文化要融化在衣食住行上面,成为一种生命形态。陶渊明对中国文化最大的影响就是他的生命形态和彰显出来的文化精神。文化与生命应该是浑然一体的,用生命来彰显文化的精神,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针对刻意炒作的批评,李里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很正常。有人说好的就一定有人说不好的

14、;有说不好的就一定有人说好的,这个太正常了。大家说好说坏,都没啥。我的行为都是从自己的内心追求出发的,是自然的选择。我不是孔乙己那样迂腐的人,坚信天下和而不同。要有平常心,无可无不可。既要守住自己的精神追求,又对外界事物宽容理解。苏东坡的婢女朝云评价“学士肚子里装得都是不合时宜的东西”,让苏东坡大呼知己。不合时宜就是能够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这是我觉得欣慰的东西,要对世间万物豁然达观,不同流合污。又“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不懂时代潮流就会故步自封,这是孔乙己式的迂腐。【骑牛上学,未尝不可】近日,微博上一张幼儿骑牛的照片火了。幼儿骑牛照的传播,引来网友诸多热议。有表示支持的,也有不少提出质疑

15、的。首先,安全问题和法规问题受到人们关注。毕竟是在城市里,孩子骑牛是否安全,是否违反交通法规。对此,孩子父亲表示,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用牛和驴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只有3公里的距离,自己牵着,孩子也比较喜欢,安全上没有太大问题。另外,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并没有规定不能骑马或牛等动物上路,当然交警部门也建议走非机动车道,以免动物受到惊吓。可以说,孩子父亲的做法在安全和法规方面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有些评论认为,孩子父亲骑牛教国学的做法完全是哗众取宠,并大加抨击。笔者认为,此类言论看似“批判性”强,实则有些上纲上线。当事父亲的做法虽然异于常人,但却没必要对其彻底否定。现代社会,自有成熟的教育模式,但不能把

16、主流的教育模式视为唯一正确的教育方式。当事父亲虽然爱好国学,但也不是食古不化,他让孩子像其他小孩一样上幼儿园,就说明其并没有将传统国学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没有厚此薄彼。单单只是接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用牛和驴而已。从网上的照片和相关报道来看,孩子是喜欢的骑牛的。想必对孩子而言,一边骑牛一边背古诗,不是在学习什么传统国学,更像是享受天伦之乐。从相关评论中也可以看出,不少人对国学有着很高的警惕。这和当下社会的“国学”乱象不无关系,确实有人打着“传统”和“国学”的名头招摇撞骗,甚至传播过时的封建思想,例如之前某大学开设的“女德”讲座。但是,不能因此就随便给人扣“倒退”“复古”的帽子。具体到此次的幼儿骑牛照事件,当事父亲并没有对孩子有明显地灌输守旧思想,也没有忽视孩子的现代教育,对其他人也没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没有刻意籍此博取眼球,照片走红也是网友偶然发的。本质上,就是一个醉心国学的父亲用另类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