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7033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网络应用编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马骏 第01章 概述(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 概述,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 1.2 网络通信模式与网络协议,本章重点,本章教学目的 了解Visual Studio的发展历史;熟悉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的种类;掌握C/S 、B/S、P2P网络通信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理解重要网络协议。 本章教学要求 熟悉网络编程的调试开发环境,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VS.NET2003-VS2005-VS2008-VS2010 开发环境与安装要求 1操作系统要求 本书介绍的内容需要以下操作系统支持: Windows XP SP2 Windows XP SP3 2安装VS2

2、008简体中文专业版和VS2008 SP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简称VS2008) VS2008 SP1,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 智能客户端,包括: 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 WPF应用程序 Web,包括: ASP.NET Web应用程序 WPF浏览器应用程序 XNA(游戏开发) 数据库应用(ADO.NET 、LINQ),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传统Windows应用程序 修改注册表 编译后的可执行代码与操作系统紧密相关 升级麻烦 随着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这类应用

3、程序越来越少,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智能客户端 既保留了Windows窗体复杂的界面,同时与Web应用程序类似,能自动检测存放在发布服务器上的客户端最新版本并自动升级。 网络协议类的应用程序,其客户端安装程序均可以用智能客户端的形式发布到专用的Web服务器上。 当需要升级客户端程序时,只需要重新发布新版本到Web服务器上,已经下载并安装过的客户端程序检测到有新版本发布时,会自动升级。,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智能客户端 World Wind是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用C#和 DirectX 9.0c开发的开源三维地球天气查看软件

4、,其最高版本为1.4,后来DirectX不再支持C#,于是World Wind也转为用Java实现(目前是0.6版)。而微软则用新架构重新封装DirectX,以便使C#开发的应用程序更绚丽,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WPF。 World Wind可以从外太空的角度观察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结合NASA的在线资料库,还可以查看各种卫星影像资料、监视世界各地灾害性事件、观察全球气温变化以及查看国家边界线和地名等 。,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World Wind (Ver 1.4) 运行演示,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基于XNA架构的2D和3D游戏开发

5、(运行演示),图1-3 微软中国案例中心对新浪网的介绍,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基于ASP.NET的Web应用程序,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WPF应用程序 (谐音助记:我佩服) 简称: WPF是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缩写,是微软新一代图形界面显示系统。 历史: (1)早期针对Vista (2) .NET Framework 3.5 提供了在Windows Vista、Windows XP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上均可运行 作用: WPF整合了Windows窗体和Web窗体,为用户

6、界面、2D/3D图形、文档、音频和视频等提供了统一的界面描述和操作方法。,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图 WPF应用程序和WPF浏览器应用程序模板,WPF应用程序,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WPF应用程序 关键思想是将控件描述与实现代码分离 利用XAML描述窗体界面,而内部实现代码则用C#语言完成,而且描述代码和实现代码完全分离(类似ASP.NET)。 XAML XAML (eXtensible Application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应用程序标记语言)是微软公司为构建统一的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而创建的一种新的描述语言,其语法

7、与XHTML类似。 XAML本身是比WPF更广泛的一个概念 简化了为.NET Framework编程模型创建UI的过程,可以为用户(尤其是具有Web设计和技术背景的人员)创建从原型到生产的各种界面 XAML直接呈现托管对象的实例化。这种常规设计原则简化了使用XAML创建的对象的代码和调试过程。,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图 日本北海道旭山动物园用WPF制作的操作界面,WPF应用程序,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数据库应用 目前流行的大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和都对VS2008提供了完善的开发支持 图 Oracle公司提供的

8、VS2008开发工具插件,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数据库应用 Oracle公司针对VS2008专业版提供的Oracle开发工具插件网址为 http:/ IBM公司针对VS2008专业版提供的DB2开发工具插件网址为 https:/ 概述,1.1 VS2008开发环境与C#应用程序开发模型 1.2 网络通信模式与网络协议 1.2.1 分散式、集中式与分布式 1.2.2 C/S模型 1.2.3 B/S模型 1.2.4 P2P模型 1.2.5 TCP/IP网络协议,1.2.1 分散式、集中式与分布式,数据通信模型分为分散式(Decentralized)、集中式(Centr

9、alized)和分布式(Distributed)。 1分散式 在分散式系统中,用户只负责管理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各自独立的系统之间没有资源或信息的交换或共享。 缺点: 存在大量共享数据的重复存储 容易导致一个企业组织内各部门数据的不一致性 造成硬件、支持和运营维护等成本的大量增加,1.2.1 分散式、集中式与分布式,2集中式 在集中式环境中,用一台主计算机保存一个企业组织的全部数据,而用户则通过终端连接到这台主计算机系统并与之通信,从而达到访问数据的目的。 优点: 所有运作和管理处于单个部门的主持与控制之下,硬件成本 方便了用户间的数据共享 减小或消除了数据的冗余与不一致性 缺点: 可靠性不如分

10、散式,一旦主机出现故障,所有系统就全部瘫痪 系统由所有部门及用户共享,无法满足特殊部门的编程需求,系统响应也比较慢。,1.2.1 分散式、集中式与分布式,3分布式 分布式系统:是分散式系统和集中式系统的混合,它由一个又一个连接起来的独立计算机组成。 VS 计算机网络:主要区别是,分布式环境中资源以透明的方式供用户使用。 例如:大楼的制暖问题,1.2.2 C/S模型,C/S(Client/Server)模型也叫C/S模式,它是在分散式、集中式以及分布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模型,目前的大多数网络通信及应用都属于这种模型。 C/S模型将一个网络事务处理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客户端(Client

11、),它为用户提供向网络请求服务的接口; 另一部分是服务器端(Server),它负责接受用户对服务的请求,并将这些服务透明地提供给用户。,1.2.3 B/S模型,B/S(Browse/Server)模型也叫B/S模式,它是一种基于Web的通信模型,使用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通信。B/S是一种特殊的C/S模型,特殊之处就在于这种模型的客户端一般是某种流行的浏览器,例如,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也叫IE浏览器)等 优点: 单台计算机可以访问任何一个Web服务器,不需要针对不同 的服务器分别提供专用的客户端软件。,1.2.4

12、 P2P模型,缺点: 可靠性不如C/S模型,遭受黑客攻击的可能性比C/S模型高,P2P(Peer-to-Peer,对等互联)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通信模型之一。在Peer-to-Peer环境中,每个联网的计算机同时运行一个应用程序的Client部分和Sever部分。 一个应用程序既起Server的作用,又起Client的作用。 优点: 配置容易,通信方便,成本低;,1.2.4 P2P模型,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也叫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 使用P2P技术实现的每个计算机节点既是客户机,也是服务器。 安装相同P2P软件的计算机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数据通信,而不需要依赖于专门的服务器。,1.

13、2.5 TCP/IP网络协议(自学),1.2.5 TCP/IP网络协议,TCP/IP四层概念模型,TCP头,应用层数据,应用层数据,TCP头,应用层数据,IP头,帧头,TCP头,应用层数据,IP头,帧尾,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1.2.5 TCP/IP网络协议,应用层:该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沟通,主要协议有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以及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1.2.5 TCP/IP网络协议,传输层:该层提供节点间的数据传送以及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服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 主要

14、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面向连接的 TCP 无连接的 UDP,1.2.5 TCP/IP网络协议,传输层: TCP和UDP都根据端口(port)号把信息提交给上层对应的协议(进程)。,F T P,S M T P,T F T P,D N S,T e l n e t,S N M P,21,23,25,53,69,161,TCP UDP,应用层,传输层,port,1.2.5 TCP/IP网络协议,网际层:主要功能是把数据报通过最佳路径送到目的端,但它不检查数据包是否被正确接收。 网际层的核心协议IP,提供了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服务(不保证送达,不保序)。 其它重要协议:

15、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主要用于传递控制消息;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为已知的IP地址确定相应的MAC地址;,1.2.5 TCP/IP网络协议,网络接口层: 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进行传输,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IP数据报转交给下一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进行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数据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成报告后的数据”。,1.2.5 TCP/IP网络协议,1IP 网际层接收由更低层的网络接口层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传输层;网际层也把从传输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网络接口层。 IP(网际协议)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 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TCP,UDP,6,17,IP,传输层,网际层,1.2.5 TCP/IP网络协议,2TCP IP协议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资料,但IP还不能解决资料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TCP则提供一个可靠的、可流控的、全双工的信息流传输服 1)如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IP将把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