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36941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高职高专)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周卫群 (10)(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作者:朱长丰,责任编辑:周卫群 出版日期:2009年9月 IDPN:308-2009-119 课件章数:12,第二章 社会知觉与行为 第一节 社会知觉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第三节 归因理论,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重点掌握社会知觉的概念、分类以及社会知觉的各种偏见 ,了解归因理论 。,【引例】 表扬引起的争论 某公司最近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夏季商品交易会,会前办公室为会议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接待各地代表,布置宣传广告;展示商品样品,开货单,介绍商品,有的职工加班到深夜 。各职能科室和行政管理人员主动自觉地到各科室帮忙。 三天的会议,接待了上千人次代表,成交额几百万元,大

2、大超出了会前预计数 。,在总结大会上,公司领导充分肯定了这次会议取得的成功 ,当提到职工们 为大会做出的努力时说:“大家表现得都很不错 ,人人都动了起来,为大会做出了贡献 。 在接待过程中 ,团委书记和组织部长提着茶壶 ,在楼里跑上跑下 ,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 对于领导的表扬 ,职工们议论纷纷 :“交易会的成功 ,销售额的增加 ,首先归功于第一线的业务人员的辛勤劳动 ,为什么不表扬最累的业务人员?”,也有的赞成这位领导的表扬:“业务人员贡献是大 ,但这是分内的工作 ,并且领导也是肯定了的。而政工干部去送水 ,事虽小 ,但这是工作职责以外的。 如果正常工作都点名表扬 ,怎么能表扬过来呢 ?”

3、还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分内工作做得好不表扬 ,领导只表扬做分外工作的,那么谁还重视分内工作呢 ? 如果谁都轻视分内工作 ,那么整个工作不就落后了吗 ?就我分内与 分外工作比较而言,领导者最需要 、最基本的则 是鼓励职工首先做好分内的事 。”,第一节 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社会知觉是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人和群 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直觉判断和初步认 识的过程 。,二、社会知觉的分类 1.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是指与他人交往时通过对他人的 外部特征的知觉 ,来判断他人的需要 、动机 、兴趣、情感和个性等心理特点的过程,包括对他人表情的知觉和对他人性格的知觉。,2.人际知觉 人与人

4、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即为人际知觉 。 人际知觉的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 知觉过程,为此,人际知觉过程是一个知觉者和 被知觉者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它是社会知觉的 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3.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是指对他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 的认识与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 的判断与期待。 一般可以从感情或情绪、动机、对社会的贡献 、在社会上的地位 、个性心理特 征等角度较为全面地进行考察 。,4.自我知觉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即为自我知觉。通俗地讲,自我知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实例21】 稀缺性的现实 艾里斯等人1982年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在他们的研究中,要

5、求大学生参加一项10分钟的会谈,类似于工作会谈。谈话员是实验者的同伙,按实验的规定进行会谈。两分钟的中性会谈后,该谈话员通过非言语行为改变了他的态度:他或者对被试更热情、积极或者冷漠。会谈后,让被试评定他们自己的表现。结果那些受到热情谈话的被试比那些受到冷淡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要高 。,第二节 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一、第一印象的作用 第一印象是指与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印象。也称为首因效应,它对人们后来形成的总印象具有较大的决定力和影响力,即先入为主。它是社会知觉中最常见的一种偏见。,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 ,也称“以点概面”的效应。它是指 当对一个人某特性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之

6、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相关链接2-1】 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曾做过如下实验:请一位研究生代老师给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班的大学生上课。课前将两份书 面介绍材料,分别发给两组学生被试。一份材料上写着:“ xxx 是本校经济学研究所研究生,今年26岁,有一年半教学经验,服过兵役,已婚。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热情、勤奋、讲 求实际而又果断的人 。”另一份材料除了用 “冷漠”一词代替 “热情”外 ,其余完全一样。研究生上完课后,实验主持者要求学生填写问卷表,说出对该代课教师的印象。结果是 ,看到印有“热情”字样材料组较之看到 “冷漠”字样组的学生对代课教师有更好的印象。许多人认为他“是

7、一个能体谅他人,不拘小节、幽默、脾气好的人” 。实验表明 “热情”与 “冷漠”两种品质起了晕轮作用 ,影响了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三、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人或事形成的 一种较固定的 、概括的看法。它的形成受以下三种因素的影响:(1)直接与某些人或事接触并受知觉者特点的影响。(2)受大众信息传播的影响即依据间接资料而确定的 。(3)受历史 、地理原因的影响 。,四、近因效应 近因即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有些时候,左右人们对某人的特性作出解释的是最后形成的印象。这种偏见在认知熟悉的人时起更大作用。,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也叫假定相似性,它

8、是指人 们在缺少相反信息的情况下,把一个人自己 的特性和感觉归属到了其他人身上的一种情 况 。,【小思考 2-1】 俗语所说的“秀才遇见兵 ,有理讲不清”体现了哪种社会知觉的偏见?,第三节 归因理论,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又称因果归属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 ,推论出这些行为内在原因的心理活动过程 。,二、归因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1.首先要解决的是把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的问题。 2.归因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人们获得成功和遭到失败的归因倾向。,【引例小结】 表扬是激励的一种手段 ,可以提高士气,发挥人的积极性。但是表扬要有根据,要合理 ,要公平。 案例中

9、领导的作法,忽视了重点,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力度不够,不能使职工得到满足,而使职工有抱怨、不满。 要更好地发挥表扬的作用 ,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表扬要以事实为依据 ;别的人不会反对你表扬他 ;表扬的作用在于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注意会产生的副作用 ;协同各种因素达到最优效果 。,【本章小结】 1. 对人的了解始于感知过程 。本章讲述了社会知 觉 、社会知 觉中的各种偏见和归因理论三部分内容。 介绍了社会知觉的概念,即社会知觉是个体对社会环 境中的人和群体中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直觉判断和初 步认识的过程 。如果我们把社会知觉主要理解为人对 人的知觉 ,那么 ,社会知觉基本上可分为以

10、下四个主 要方面 :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 、角色知觉和自我 知觉。,自我知觉包括自我概念的认识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 ,正确的自我知觉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组织 。 在社会知觉中 存在着一些偏见,主要为第一印象的作用 、晕轮效应 、刻板印象 、近因效应和投射效应 。 我们在处理组织中人的管理问题时应注重这些偏见的影响 。,2.关于归因理论本章叙述了归因的概念和归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重点介绍了凯利的归因理论和韦纳的归因模型。凯利的归因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把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的问题,而韦纳的归因模型则研究了人们获得成功和遭到失败的归因倾向。 3.熟悉了解这些内容无疑会对组织中的管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