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6490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4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南师大附中 2019 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语 文 本试题卷共 10 页。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开始,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的 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成为了中国建筑一大特色。在诗经 等古文献中有“如翚斯飞” “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从“翼翼” “斯飞”来看,大概已有舒展如翼、四宇飞张的艺术效果。这时的建筑,不只为避风雨,更 追求使人赞叹

2、的华美,秦始皇大修阿房宫,使这种追求达到高点。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及可能,不以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 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而重视建筑物的整体有机布局。秦汉、唐宋、明 清建筑基本延续着且保持了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而这个风格就是有中国建筑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中国的祭拜 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独尊儒术以来,在世俗的观念和礼仪中,神人同在的思想倾向得以进一步发展。于是,不是出世 的、象征超越世俗生活的宗教建筑,而是

3、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 中国建筑的代表。从而,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上苍的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人间的联想; 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太过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 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了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会使 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楼台亭阁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入世的、实用的因素,在这 里占着明显的优势,而对反理性的意识予以排斥,这种反理性意识又是构成许多宗教建筑审美的基本 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就单 个建

4、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教堂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 建筑群来说,它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以整体建 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 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随着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 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的的建筑美 出现了。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虚实” “借景”等技巧方式,使建筑群 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

5、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 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 现实的宗教神秘。 2 (选自美的历程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方形土木建筑是中国后世主要的建筑形式。从诗经中有关描写来看,这种建筑在西周至 春秋间已具规模,并有一定的审美功能。 B中国建筑主要是供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高耸入云,给人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 空间感受,而有神人同在的倾向。 C相对阴冷的石头,木质暖和,因此,中国古典建筑中楼台亭阁多以木建筑为主,人们徜徉其中, 能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D中国建筑结

6、构讲究对称,单个建筑都是气势雄浑、结构方正的,群体结构呈现对称中又有变 化,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特点。 1A(B.张冠李戴。 “高耸入云,给人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的特点,不是宫殿建筑的, 而是宗教建筑的。C.强加因果。木质暖和不是“中国古典建筑中楼台亭阁多以木建筑为主,人们徜 徉其中,能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的原因。D.不合文意, “单个建筑都是气势雄浑、结构 方正的”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写起,证明了中国主要建筑形式的源远流长,并引用诗经 中的相关描写,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功能,很有说

7、服力。 B文章第二段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论证了有中国古代建筑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即中国建 筑无论是宫殿还是宗庙,都是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 C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阐释了宫殿宗庙建筑和宗教建筑在艺术审美上的几个不同特 征。其中最重要的不同是前者是入世的、实用的,后者是反理性的。 D文章第四段指出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构上,随着封建社会经济 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这种严格对称性被打破,但建筑仍具理性精神。 2B(文章第二段没有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建筑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

8、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因此,秦始皇大 修的阿房宫,其布局应该是宏伟壮观的。 B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房子开始,中国祭拜神灵场所就呈现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系在一 起的特点,这对后来的中国建筑产生了影响。 C园林建筑通过多种方式,使建筑之美与山水之美沟通汇合,这反映园林建筑虽然没有离开平 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但已不再呈现对称性。 D儒家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后,入世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社会意识形 态的变化对建筑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3C(推论武断, “但已不再呈现对称性”有误,过于绝对。从原文得知,宫殿建筑的严格对称性 被打破,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再呈现对称性。) (二)文学类文本

9、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苏 七 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 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 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 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 ,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 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 ,不等 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

10、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 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 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 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 ,谁也不知他 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 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 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

11、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 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 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 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 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 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

12、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 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 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 ”便回 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 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 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 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

13、心眼儿里 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选自俗世奇人) 4 【注】赛:天津地方土语,有“好像”或“似”之意。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 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小说主人公苏七块职业是医生,在医术上可谓是“正骨神医” ,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 耐就值七块” ,说明他的医德遭人质疑。 C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颇有点出人意料,读者在对苏七块的个性、人品感到惊疑、 怪异之际,又会对他油然萌生敬佩之情。 D作者借鉴

14、了古典小说的白描等技法,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强,小说语言典雅优美。让人粗读故 事会大呼其妙,咀嚼文字又觉得精妙无比。 4D(小说大量使用了天津方言, “语言典雅优美”表述有误。) 5 “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请结合句子含意和时代背景谈谈你 的理解。(6 分) 答:_ 5苏大夫并非不愿意帮助张四,但他不能坏了自己立的规矩。(表面义)苏七块表面上对弱势 者很冷酷,但内心仍不失善良,这是他个人的无奈,也是迫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层义)民国初年, 社会动乱,苏七块要在规矩缺失的时代中养家糊口,立足生存,就必须立下并遵守他“各色的规矩” 。 (时代背景义)(每点 2 分) 6苏七

15、块是冯骥才文化小说系列中的“奇人”之一,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 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答:_ 6外貌奇。远观“人高袍长,手瘦有劲” ,近看“红唇皓齿,眸子赛灯” ,细瞧“下巴颏儿一绺 山羊须” ,奇人异貌,个性十足。医术奇。正面描写接骨速度之快、手法之精,表现医术的娴熟高超 神奇;写洋人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从侧面表现他的医术高超。看病规矩奇。他有个各色的规矩: 不论远近亲疏,必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绝不搭理。为人处世奇。他性格倔强,坚持原则, 外冷内热,心地善良。从给张四接骨的表现可知。(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给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6、,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画坛大师陈师曾:朽者不朽 陈师曾出生于一个官宦、翰墨世家。祖父陈宝箴,曾任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著名 诗人,曾任吏部主事,其弟陈寅恪是坚持独立思考的史学家与诗人,一门三代四杰。在少年时代,他 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诗文、书法等方面的深厚功底,为他日后成为一个文人画家和文人 画的宣扬者创造了条件。 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上,他前承吴昌硕,下启齐白 石。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风俗等皆有涉及。他作画追求创新,其山水画在承袭明 5 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