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3703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97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来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理综试卷含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来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考(1)高三理科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能量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人的成熟红细胞产生ATP的速率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加快C. ATP 结构的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核糖D.合成酶时,合成场所内一定有水和ATP的形成2.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产生C02 B.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C.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3

2、.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B.若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孟德尔预测矮茎豌豆与F1高茎豌豆杂交,其子代的性状及分离比为高茎:矮茎=1:1,这属于演绎推理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植物幼嫩叶片中的酪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C.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脱落酸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和萎蔫叶片5.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

3、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能量流动方向是由甲经乙到丙C.物种甲与物种乙一定存在竞争关系 D.物种丙与物种甲一定存在捕食关系6.关于细胞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联系中叙述错误的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会发生基因重组B.无子番茄培育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均可发生染色体变异D.任何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基因突变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镁铝氧化物熔点和硬度高,都可用作耐火材料 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

4、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Mg(OH)2 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向2mL1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FeCl3B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C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取蔗糖的水解液,加入足量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D验证氧化性:Fe3+I2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Cl2的卤代烃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分子式为C3H6O的有机

5、物中,属于单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分子式为C8H8O2的芳香化合物中,含COO结构的有机物共有9种D. 可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10.下列对实验操作及结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夹紧弹簧夹,由长颈漏斗加水至产生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B. 打开弹簧夹,红墨水倒吸入导气管中,说明铁钉发生了吸氧腐蚀C. 滴加浓硫酸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的同时还产生了二氧化硫D.加热片刻后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乙烯11.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的原子序数是B和D原子序数之和的1

6、/4,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中强碱。甲和丙是D元素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和丁是B元素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0.005mol/L戊溶液的pH=2,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共价化合物B. A、D分别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C. C、D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D. E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大于D的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12.电解Na2CO3溶液制取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产生的物质A是H2 B. 溶液中Na+由阳极室向阴极室迁移C. 阳极OH放电,H+

7、浓度增大,CO32-转化为HCO3- D. 物质B是NaCl,其作用是增强溶液导电性13.亚砷酸(H3AsO3)是三元弱酸,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H3AsO3 水溶液中含砷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3AsO3的电离方程式为:H3AsO33H+ AsO33B. H3AsO3第一步的电离常数为Ka1,则Ka1109.2C. H3AsO3溶液的pH约为9.2D. pH12时,溶液中c(H2AsO3) + 2c(HAsO32) + 3c(AsO33) + c(OH)c(H+)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实验来验证C单位m、kg、s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加速度等于零下的一个特例。15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等于( )A. B. C. 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

9、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B原子核发生衰变时,新核与粒子的总质量等于原来的原子核的质量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氢原子的能量增加D在原子核中,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17.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先将线拉直呈水平,使小球位于P点,然后无初速释放小球,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悬线遇到在O点正下方水平固定着的钉子K,不计任何阻力,若要求小球能绕钉子在竖直面内做完整圆周运动,则K与O点的距离可以是A B C D 18如图所示,让闭合矩形线圈abcd从高处落下一段距离后进人匀强磁场,在bc边开始进入

10、磁场到ad边刚进入磁场这一段时间内,表示线圈运动情况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哪些图A. B C. D.19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电场强度大小为,且电场方向和磁场方向相互垂直,在正交的电磁场空间中有一足够长的固定粗糙绝缘杆,与电场正方向成60夹角且处于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小球套在绝缘杆上,若小球沿杆向下的初速度为时,小球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电荷量保持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的初速度B. 若小球沿杆向下的初速度,小球将沿杆做加速度不断增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停止C. 若小球沿杆向下的

11、初速度,小球将沿杆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停止D. 若小球沿杆向下的初速度,则从开始运动到稳定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0如图所示,穿在一根光滑固定杆上的小球A、B通过一条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杆与水平方向成角,不计所有摩擦。当两球静止时,OA绳沿竖直方向,OB绳与杆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A一定受到3个力的作用B. 小球B一定受到3个力的作用C. 小球A、B的质量之比mA:mB=1:tanD. 小球A、B的质量之比mA:mB=tan:121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理想二极管和两电阻值均为6 的灯泡。当原线圈中输入

12、的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则A. 电压表的示数为70.7 V B.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2C. 灯泡a消耗的电功率为 D. 灯泡b消耗的电功率为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2(5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过程如下:(1)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固定于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d=_mm。在桌面上合适位置固定好弹簧和光电门,将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连接。(2)用滑块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测量出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x。释放滑块,测出滑块上

13、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则此时滑块的速度v= 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通过在滑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m,仍用滑块将弹簧压缩到(2)中的位置,重复(2)的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m与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值。根据这些数值,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象可知,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_;弹性势能EP=_。23(10分)在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中,小刚、小聪和小明所在的小组收集了手机的电池以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电子器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进行研究,一是电阻Rx(阻值约2 k),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E的标称

14、值为34 V)。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A电压表V(量程4V,内阻Rv约10 k)B电流表A1(量程100 mA,内阻RA约5)C电流表A2(量程2 mA,内阻RA约50)D滑动变阻器R(040。额定电流1 A)E电阻箱Ro(09999)F开关S-只、导线若干小刚采用伏安法测定Rx的阻值,他使用的电是待测的锂电池。图甲是他连接的部分实验器材,请你用笔划线在答题卡上完成实物连接。小刚选用的电流表应是 (选填“A1”或“A2”);他用电压表的读数除以电流表的读数作为Rx的测量值,则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或“小于”);小聪和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a小聪的实验操作是: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为R1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l;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为R2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根据小聪测出的数据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其表达式为E= ;b小明认为用线性图像处理数据更便于分析。他在实验中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获取了多组数据,画出的图像为一条直线(见图丙)。则该图像的函数表达式为= ,由图丙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1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