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352906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三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2018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 命题人:黎亮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 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

2、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 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A.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3. 唐代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 然” 、 “神” 、 “妙” 、 “精” 、 “谨细” ,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 、 “失于自然而后神,失 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 。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 ) A. 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 B. 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C. 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 D. 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 4. 据史书记

3、载:元朔元年,有司奏“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 ,且“非有实行 可见者,不容谬举” 。这说明察举制( ) 2 A. 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 B. 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 C. 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 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 5.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 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 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 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天地

4、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 6.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 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 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 A. 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 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 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 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7. 清代前期枫泾镇布局的踹染工匠在货币雇佣关系之外,还在人身上受到“保长、布防、包头管辖” ,作坊主对踹染工匠还有一定的超经济强制权利。据此分析当时的枫泾镇( ) A. 踹染工匠受到残酷剥削 B

5、. 手工业者没有人身自由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 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8. 洪武五年(公元 1372 年)朱元璋偶览孟子 ,当他看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那一段时,不禁勃然大怒,当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殿外,不得配享。不久,朱元璋又下了一道 谕旨:“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 ”这反映了( ) A孟子反对君主制 B宋明理学的影响深远 3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儒家独尊地位受到冲击 9. 光绪年间“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 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 ”从近代化角度理解材料现象的本质是( ) A. 印度

6、纺纱业工人工资成本低 B. 关税偏低导致进口棉纱价格低 C. 科学技术使洋纱生产成本低 D. 中国传统纺纱业工艺落后水平低 10.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 “伙伴关系”屡见报端。 “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 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 “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 本上( ) A. 表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 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 C. 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 D. 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11. 1906 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 不审国

7、势地形之迥异” ,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 ,但须循序渐进, 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 。康有为 此论意在( ) A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12. 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 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 4 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宋代以降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 B. 唐代国力强盛,宋代经济衰弱 C. 唐代建筑技术高超,后代难以超越 D. 宋代打破

8、坊市界限,疏于维修城郭街道 13. 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 ”伯利克里说:“我们 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中两 个“民主”的意思( ) A主体相同,内涵一致 B主体不同,内涵相反 C主体相同,内涵相反 D主体不同,内涵一致 14. (美)伊佩霞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周初是最早由文献流传于后世 的时期, 书经是儒家经典的一种,书中包含了自建周以来的文献,这些文献把周克商 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该叙述一定程度上体现 了( ) A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 B儒

9、家经典在周初已经成熟 C儒家学者否定了周克商是历史的进步 D周人注重寻找权利合法化的依据 15. 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 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 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 ) 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 C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5 16. 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据此可知当时( ) A. 政府“不抑兼并” B. 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 C. 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 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 17. 在中华法系中,与商

10、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 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材料表明中华法系( ) A. 重视维护君主专制 B. 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 C. 维护商品经济秩序 D. 侧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18. “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 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 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 ”这一措施( ) A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D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 19

11、.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通过帝国预算并监督财政支出。然而,帝国政府的 收入只需要投一次票,就成为固定税收;假如入不敷出,帝国政府就让各邦出“国库捐” ,因此帝国 政府是永远不用开征新税的。这反映了( ) 6 A. 帝国议会对政府无实际制约作用 B. 帝国议会掌握政府大权 C. 军国主义传统深厚 D. 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20. 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 1920 年 6 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 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 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 。 ”布克

12、 斯顿的描写( ) A贬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找依据 C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找借口 D反映了苏俄农民较复杂的心态 21.欧洲各地区农作物每粒种子的平均收益率(15001820 年) ,下表主要表明( ) 阶段英格兰法国德国 15001549 746740 16501699 936241 17501799 1017051 18001820 1116254 A英国农业生产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 B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 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 7 22. 16401660 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

13、推翻了斯图亚特王 朝,建 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 年“光 荣革命”的革命性 更强。这是因为( )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23. 海外网中的教材改为“十四年抗战” ,原因可不简单一文提到:“国民党为什么不纪念之前 那六年抗战,国民党根本就没法儿纪念之前那六年抗战。因为东北三省的沦陷即是国民党和国民政 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从 1931 到 1937 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屡次“局部抗战” ,都不是当时 的国民党当局想看到的。一直到 1

14、936 年 12 月的西安事变,迫于兵谏之形势,蒋介石才同意抗日。 所以,国民党没法儿纪念“十四年抗战” 。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 国民党对自身酿成的严重政治错误深刻反思。 B. 国民党主动承担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日本侵华的责任。 C. 对国民党来说,抗战起始的时间选择既是历史记忆的选择问题,也是政治取舍的问题。 D. 国民党认为八年抗战更能客观地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历史 24. 、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 186 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 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 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该

15、材料说明古代中国( ) A.天象记录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 B.天象观测缺少科学理论基础 C.天象记录与历法制定密切相关 D.天象变化体现君权神授思想 25. 评论家这样介绍某一画派的特色:“如果一幅画必须远远地欣赏,大概就是这个画派 的杰作了,因为画家采用的也是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 ” “对色彩的 8 强调,对整个画面色、光效果的重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 结构的消逝。 ” “他们对事物的处理,就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 ”这个画 派应是( ) A现实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50 分) 26.(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 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 十恶: 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 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 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