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339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届高三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卷 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仪征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学情检测高三历史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C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D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2.明代中叶以后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

2、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A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B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C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 D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3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材料反映了A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C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4.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一处烧制

3、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5.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

4、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6.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7.61岁的原古城老居民郭承志珍藏

5、着一张1956年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发给的“公私合营股票”,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C新中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新中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8.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 D“知识青

6、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9.19世纪末一位外商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B.人们都穿着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C.城市大街小巷均是“稀奇稀奇真稀奇,两个轮盘当马骑”的交通工具D.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10.下表是近代中国电报业大事记(部分),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时间 大 事1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1877年在丁日昌倡议、支持下,由台湾高雄至台南的电报线路架设完工。1879年李鸿章主持架设大沽(炮台)至天津及天津兵工

7、厂至其衙门的电报线。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和电报学堂,委托大北公司向国外订购电信器材。国防需要促进了早期电报业的发展 近代通讯方式在中国得到普及清朝部分官员主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电报业最初由京津地区扩展到全国A B C D11.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C西

8、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D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12.如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比例(%)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阶段荷兰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B在阶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在阶段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D在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理性全面地看待西方的

9、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14.下图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 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 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15.读欧洲移民迁移状况表,了解欧洲移民的迁移状况。其原因包括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阿根廷185619326 400 000加拿大182119325 200 000巴西182119324 400 000澳大利亚186119322 900 000英属西印度群岛183619321 600 000南非1881

10、1932900 000新西兰18511932600 000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宗教迫害 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 目的地的人口比较稀少 生产率增长和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急剧增加 铁路和汽船能将大批人运过海洋和大陆A. B. C. D. 16.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是16世纪的手工工场 19世纪的机器工厂 20世纪的跨国公司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 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A B C D17“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

11、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匹兹堡社会化大生产程度高 B.工业革命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低C.美国是福利国家,商品价格低廉 D.政府干预经济,强制降低钢铁价格18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不符合第一个“修补”方向的是A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

12、C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D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建立欧共体19.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美国企业界领导人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下列有关这份报道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份报道应发表于1979年B.“令人意外的行动”指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商业上的原因”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D.“本身问题”主要是指美国的经济“滞胀”问题20.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10亿美元)。

13、据此可知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依据是内容1982年1983年1984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医疗、住房补贴11217其他项目218297353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B“经济复苏”局面的出现C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失灵 D“福利国家”政策的破产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21(14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 年份家数资本(千元)创办人或企业代表191419186310658荣宗敬、荣德生等191919236517627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 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国家建设。1929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