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14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9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大名一中大名一中 2018 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40 题,每题题,每题 1.5 分,共计分,共计 60 分)分) 1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 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 A. 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B. 为晋国分裂埋下的隐患 C. 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D. 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 2 旧唐书穆宗纪:“(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 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 朕

2、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 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 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 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3 史记秦始皇本纪:“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 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 ”据材料 可推断,郡县制 A. 由秦王赢政创立 B. 春秋战国已出现 C. 全面取代分封制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4德谟斯梯尼指出,雅典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的表现:他们“闭着嘴、不提建议,并 且很可能,他们不惯于进入举行会议的房间。 ”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雅典 A

3、. 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 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C. 公民参政活动中丧失集体意识 D. 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5 十二铜表法规定: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 定。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 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 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6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 “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 没了德意志” 。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 B. 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C. 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 D. 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

4、现倒退 7据金色财经 2017 年 5 月 3 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 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 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8据统计,美国最高法院从成立到 1946 年,对国会通过的 80 件法案和州议会制定的几百件法律作 了“违宪”的判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各州与联邦矛盾尖锐 B. 美国议会对法院负责 C. 最高法院是美国

5、政治体制的核心 D. 美国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 9沙俄为诱迫清廷承认它侵占东三省合法化,首先表示承认李鸿章代表资格,赞同与清廷议和。英、 德等国希银索取更多利益,强烈反对与素有亲俄倾向的慈禧政权开议,拒不承认李鸿章的代表资格。 最后,英德等国转变态度,同意李鸿章代表政府,并约定 A. 英商进口税宜秉公议定则例 B. “他人毋得骚扰”天主教传教者 C. 惩治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 D. 缔约各方领土间有“通商航海之自由” 10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 。此前,社会上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是呆看,但大抵 是冷笑,恶骂。此后,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 “非讥之为豚尾,即詈之曰满奴,甚欲

6、削夺其选 举权,以实行强迫手段”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 变中国由臣民国家为公民国家 B. 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C. 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进步 D. 建立了文明开化、民主共和的新社会 11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3 A. 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 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 国共两党在相持阶段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121917 年 4 月,普列汉诺夫在统一报上评论说,列宁“在革命民主派的队伍中竖起了内战的 旗帜” 。此评论主要是针对列宁 A. 要求推翻沙皇专制政府

7、B. 主张建立工兵苏维埃政权 C.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 主张实现工农兵联合革命 13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 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 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 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 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14近年来,中国几乎每一件法案的起草都采取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的意见。有 的法案还由立法机构直接委托社会研究部门起草。对于调整重要社会关系的立法项目,地方人大常 委会还经常召开听证会,让不同利害关系方发表意见。材料反映

8、了 A. 我国立法民主不断向前推进 B. 全国人大加强了全面立法工作 C. 人民代表具有立法监督权 D. 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 151992 年,两岸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为关系解冻撕开了裂口。数轮 接触后,2005 年国共两党领导人 60 年来首次会面。2008 年以后,两岸直接“三通” ,高层互动和协 4 议签署明显加快。2015 年,马英九两位“先生” ,终结了跨世纪的两岸仇怨,改写了最初 未曾料到的两岸关系历史,重塑了可能趋于黯然的两岸关系未来。这充分表明 A. 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B. 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C.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

9、越来越大 D. 两岸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血浓于水的一家 161982 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 一 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 ) A. 凸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 B. 体现对人文主义的一贯追求 C. 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 D. 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宪法原则 171964 年中国和法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西方媒体称为“外 交核爆炸” 。这次“外交核爆炸” A. 使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B. 使美国封锁扼杀新中国的政策破产了 C. 促进日内瓦会议对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解决 D. 使新中

10、国正式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18周恩来在谈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时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 中美来往的收获就在这里。 ”这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 A. 提高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B. 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C. 促进了中美间友好交往 D. 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19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則苏缎、潞绸、杭货、 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 。由此可知,当时 A. 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B. 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 C. 福建丝织业发展快 D. 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 20康熙四十五年(1705 年)直隶一些地区,有地 1040 亩者占户数的 51.5%,而 1

11、00 亩以上者占 17.7%。雍正二年(1724 年) ,官庄、旗地与屯田合计约 0.54 亿亩,仅占全部拼地面积的 7.4%。乾 隆时代,中国一些地区自耕农约占全区户数的一半左右。这说明,这一时期 A. 农民土地私有制有所发展 B. 土地过度集中现象较为严重 5 C. 政府对土地管理失去控制 D. 农民无地可耕问题得到解决 21徽商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 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做法( ) A. 补充和强化了自然经济 B. 是宗法制度动摇的体现 C. 是政治地位下降的反映 D. 冲击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2219 世纪初,英国上

12、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 “蓝袜”是一种文化沙龙,上层 妇女伊丽莎白蒙塔古被称为“蓝袜女王”世人评论说:“蓝袜 ,这个词能使用下去,本身就宣 告新女性的诞生。 ”这说明 A. 工业革命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 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的平等 C. 男女平等思想在英国迅速普及 D. 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发生了改变 23据十九世纪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的报告: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 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因为他们在偏街僻巷堆积的有害脏物中寻找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该 报告揭示了 A. 城市建设与社会救济的关系 B. 工业革命与社会习俗的关系 C.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

13、步的关系 D. 城市环境与文明风尚的关系 241824 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的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吋期,奉行自 由贸易政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 年起,法国先后同英国、比利吋和德国签订 自由贸易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反映出 A. 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已经形成 B.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逐步确立 C. 工业革命的影响超出欧洲范围 D. 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提供物质条件 25下表为 1895-1911 年间,江苏开办的 140 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创办者身份企业数量资本额占比 官僚、士绅47 家67% 6 买办7 家7.2% 其他(

14、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89 家20% A.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 封建经济占据主导 D. 民族企业投资多元 261935 年 4 月成立的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主管重工业的主要机构,其所办各厂矿,分布均 远离沿海,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都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 川、陕等内地省份。国民政府的着眼点是 A. 发展经济以便剿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B. 为应对日本扩大侵略作持久抗战准备 C. 加强中西部开发以改善民族工业布局 D. 与地方实力派争夺利益与经济主导权 27有学者对张容在 19011911 年创办和投资的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在大

15、生纱厂出现引人注目的连 年赢利的条件下,一个新出现的现象同样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张骞新创办和投资的企业数目, 同时出现了超大幅度的迅速的增加。该分析意在强调张骞 A. 投身实业的勇气 B. 实业救国的智慧 C. 企业发展的危机 D. 工业强国的成就 28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 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 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 是 A. 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B. 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 C. 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 D.

16、生产关系根本性变革 291977 年 11 月,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明确提出:“农村中心问题就是要把农业生产搞好,各 级领导、各个部门,都要着眼于发展农业生产” “我们是一个方针以生产为中心” 。1978 年 4 月, 中共中央文件特别提到:“企业是生产单位,必须以生产为中心。 ”这些主张 7 A. 利于全面贯彻“八字方针”以恢复国民经济 B. 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形成 C. 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D. 标志着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301877 年, 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 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 謦形容” ;1883 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 、 “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 象直接反映出 A. 女性裹足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