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99139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7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武威二中高三第二阶段地理试卷武威二中高三第二阶段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每年的 5 月 30 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 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下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 此回答 12 题 1.5 月 30 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巴黎夜幕深沉 B.伦敦烈日当空 C.在北京的人们正在欣赏日出 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2.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下右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

2、示意图” (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 34 题。 3下面关于右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2 A AB B CD 4关于该板块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海水最深 B乙处岩石形成年代最晚 C丙处岩石圈厚度为全球最大 D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 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分布,沟 渠纵横。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 甲 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哪种河流地貌 A三角洲 B冲积平原 C“V”字形河谷 D冲积扇 6该同学所观察的村落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甲 B丙 C庚 D乙 云量是指视野所及的天空被

3、云所遮蔽的比例,为气象观测的常见数据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 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3 7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大于乙地B乙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丁地 C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乙地D丁地云量的空间水平变化率小于丙地 8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突出的最直接因素是 A纬度 B海拔 C植被 D季风 4 读“某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 910 题。 9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 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 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0正确表示 N 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4、读“某气压场的分布图”,完成第 1112 题。 11当 a 处气流状况如上图所示时,图中 b 处的 风向最有可能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2下列对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描述,正确的 是( ) A高空:甲处气压高于乙处 B高空: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C地面:甲处多阴雨天气 D地面:乙处气温日较差小 5 下表是浙江舟山某地某年 8 月某日气象观察资料表,读表回答 1314 题。 时间气温()气压(hPa) 降水 (毫米) 风速 (千米 /时) 12 时前后3010021030 18 时前后2899050230 24 时前后2710041050 13.由表中资料可知,影响当地的天

5、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14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该地 18 时前后的天气状况是 A阴雨连绵 B狂风暴雨 C高温晴朗 D低温少雨 下图中的图 1 是某沿海地区两地气温随时间变化曲线示意图,图 2 是某区域海陆分布图。读图 回答 1517 题。 图 1 图 2 15对应情况的下垫面分别是 6 A湖泊和沙地 B山地和平原 C裸地和林地 D乡村和城市 16若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情况,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17依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流经乙地沿岸的洋流应是 A秘鲁寒流 B千岛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读右图,回答 1819 题。 18如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

6、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可能有台风 .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19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此时正处于汛期 . 冰期可能长达半年 .径流季节变化大 .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很小。读图完成 2021 题。 7 20.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A西南坡大于东南坡B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C南北坡大于东西坡D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21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A南坡为阳坡,积雪融化快,流水作用强 B北坡为阴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C.北坡为冬

7、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中数据,回答 2223 题。 城市 夏秋季降 水量(mm) 冬春季 降水量 (mm) 7 月 平均 气温 () 1 月平 均气温 () 8 153.2124.425.715.2 351.566.021.913.5 165.637.123.69.0 435.09.814.92.3 南宁868.8431.828.312.8 22.代表银川的序号是 A B C D 23城市冬春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A副高控制 B蒙古高压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D西风气流影响 图中, AB、CD 为纬线的一部分

8、,BC、DE 为 经线的一部分;ACE 为晨线。读图完成 24 题。 24若 A、B 的时差与 C、D 的时差之比 为 3:1 时,则 D 点的日出时间比 B 点 A早 3 小时 B晚 9 小时 C早 9 小时 D晚 12 小时 图 1 A B C D E 9 下图图 a 是台湾-福建-湖南-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右图 b 是图 a 中乙地的相关 信息。读图回答 2526 题。 25图 a 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的较低值,反映出此处 A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B是阶梯分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 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26乙区域要对 E、F、G、H

9、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 4 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 4 种植物的根深见下 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 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在 E 区可以良好生长 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 C植物在 F 区不能成活 D植物在 H 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 2728 题。 植物 根深1 米1.2 米3.6 米4.1 米 10 27下列关于图中岩层形成与地壳运动及发生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断层发生在褶皱形成之前 B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 C在沉积岩 3 形成后该区域有过大规模的 地壳抬升运动 D沉积岩 4 形成于岩浆活动与断裂作用之后 28根据图中

10、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仅从地转偏向力角度考虑,甲处岛屿更容易与西岸相连 B如图示区域突降暴雨,则乙处最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C如图示地区位于湿润地区,则丙处以上河段以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 11 D如沉积岩 2 中含有石油,则丁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华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图 11 为不同气候一 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2930 题。 29.曲线、分别代表 A 气温、降水、蒸发 B.降水、蒸发、气温 C.降水、气温、蒸发 D.气温、蒸发、降水 30.风化壳厚度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

11、茂盛、蒸发量大 12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二、综合题(40 分) 2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 分) 材料一 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 5030 米,为大洋洲 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 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 甲城市气温资料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8 分) 13 (2)根据材料二、三, 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6 分) (3)乙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

12、因。 (6 分) 14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2011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 “水城” 。由此 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 使 15 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6分) (2)根据图17,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 ?根据图16、 图17,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8分) 16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

13、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图 18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 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4分) 17 高三年级地理题参考答案高三年级地理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 分)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 案 ACDBDCADAAADABC 题 号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 案 AABCDACDBBACDBC 二、综合题(40 分) 31.(共 22 分) (1)特征:地形崎岖,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沿海沼泽广布;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多火山。 (4 分,每点 2 分,任答 2 点给

14、满分) 成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2 分) ;降水丰富,流 水作用显著(2 分) 。 (共 4 分) (2)特征:全年高温(2 分) ,气温年较差小;(2 分) 原因:位于 10S 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1 分) ,且年变化小(1 分) ,所以终年 高温;纬度低,昼长变化小(1 分) ,年太阳辐射变化小(1 分) ;近海,气温受海洋调节明显。 (3)河口三角洲(2 分) 。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流汛期长,易淹没周围地区;沿海地区受潮汐影响,海水入侵,多滩涂。 (每点 1 分) 18 32.(1)大量

15、余热和地表的硬化(2 分) ,使城市成为“热岛” ,处使空气对流上升;(2 分) 城市上空多降水所需的凝结合核(2 分) 加地表空气运动摩擦力,使降水系统停留时间延长等(2 分) (任取 3 点,共 6 分) (2)78 倍 (2 分) 城市建筑使用绿地(裸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聚集而形成 雨涝 (2 分) 城市地下水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泄下渗的地下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城 市雨涝的形成(2 分) (共 6 分) (3)通过透水广场、绿地和蓄水池(人工水库) ,促使雨水下渗和储存,减少城市地表的暴雨径流 量,延缓汇流时间,防治城市雨涝 储存在地下蓄水池(人工水库)的水,通过过滤化,可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的数量 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城市因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等 简单说就是蓄水(2 分) 、净水(2 分) 、防灾(防治雨涝和地面沉降问题) (2 分) 。 (共 6 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