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8079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壹,贰,叁,肆,伍,黄山概况,遗产价值,主要遗产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保护对策及建议,一:黄山概况,黄山于1990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2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位于北纬300l-3118和东经11801- 11817之间,是中国最为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黄山原名“黟山”,公元747年唐朝皇帝赐改名黄山。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而闻名。黄山的历史造就了黄山文化,一直被认为是集中国秀美风景之大成,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除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黄山还具有很高的生物价值、科研价值。 黄山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特征,

2、拥有复杂的地质历史,集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元素为一体,并为众多珍稀及濒临灭绝物种提供了理想栖息地,其“全球性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黄 山 地 理 位 置 图,黄 山 风貌,二:遗产价值,一)申报文件的内容,世界遗产名录申报应依据格式包括如下部分:遗产确认、遗产描述、申报理由、保护情况和影响因素、保护和管理、监控、记录、负责当局的联系信息以及缔约国代表签名。 申报需要满足下列要求: a) 遗产确认 应清晰地定义申报遗产边界,清楚区分申报遗产和任何缓冲区(若存在)。地图应足够详细,能精确标出所申报的陆地或水域。若可能的话,应提供缔约国最新的官方地形图,并注解遗产边界。没有清晰的边界定

3、义,申报被认为是“不完整的”; b) 遗产描述 遗产描述应包括遗产确认及其历史发展概述。应确认、描述所有的成图组成部分,如果是系列申报,应清晰描述每一组成部分。在遗产的历史和发展中应描述遗产是如何形成现在的状态以及所经历的重大变化。这些信息应包含所需的重要事实以证实遗产达到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标准,满足完整性或真实性条件; c) 申报理由 本部分应指出遗产申报依据的标准,且须明确说明依据此标准的原因。基于该标准,缔约国提交的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声明应明确说明为什么该遗产值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应提供该遗产与类似遗产的对比分析。不论该类似遗产是否在世界遗产名录上,是国内还是国外遗产。对比分析应说明申报

4、遗产在国内及国际上的重要性; d) 遗产保护情况和影响因素 本部分应包括目前遗产保护情况的准确信息(包括遗产的物理条件和现有的保护措施)。同时,也应包括影响遗产的因素描述(包括威胁)。本部分提供的基本信息将成为将来监控申报遗产保护情况需要参考的底线数据;,二:遗产价值,一)申报文件的内容,e) 保护和管理 保护:第五部分包括与遗产保护最相关的立法、规章、契约、规划、机制或传统各层面措施(应以英文或法文附上),提供保护措施实际操作方法的详尽分析。管理:适宜的管理方案或管理体制很必要,应包括在申报文件中,并期望确保该管理方案或管理体制的有效执行。管理方案或者管理体制文献的副本应附在申报文件后。如果

5、管理方案为非英语或非法语,应附上英语或法语的条款详述。应提供管理方案或者管理体系的详尽分析或者说明; f)监测 在申报材料中,缔约国应包括衡量、评估遗产保护情况的关键指标、影响遗产的因素、现有遗产保护措施、审查周期及负责当局的名称; g) 其它信息 申报文本应提供详细的文献记录。除上述文件外,还应包括照片、幻灯片、图像库及官方形式照片等,并以打印形式和电子文档提交(软盘或光盘)。此外,申报文件还应提供负责当局的详细联系信息,结尾处应有缔约国授权的官方代表签名。缔约国应提交英语或法语申报材料至“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会保留和申报一起提交的所有相关资料(地图、规划、照

6、片资料等)。,二:遗产价值,二)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起初分为两组:文化遗产组(六条)和自然遗产组(四条)。世界遗产委员会第6届特别会议将这十个标准合为一体。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必须符合下列十条标准的一条或多条: (i) 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ii) 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iii) 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iv) 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v) 是

7、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 (vi)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vii) 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viii) 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ix) 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x) 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

8、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二:遗产价值,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对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考虑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坏变或消失都构成使世界各国遗产枯竭的有害影响;考虑到国家一级保护这类遗产的工作往往不很完善,原因在于这项工作需要大量手段,以及应予保护的财产的所在国不具备充足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力量,回顾本组织组织法规定,本组织将通过确保世界遗产得到保存和保护以及建

9、议有关国家订立必要的国际公约来维护、增进和传播知识;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财产和自然财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某些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存;考虑到鉴于威胁这类遗产的新危险的规模和严重性,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种援助尽管不能代替有关国家采取的行动,但将成为它的有效补充;考虑到为此有必要通过采用公约形式的新规定,以便为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的永久性的有效

10、制度,在大会第十六届会议上曾决定就此问题制订一项国际公约,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本公约。本公约一共有三十八条。详情请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网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二:遗产价值,四)黄山遗产完整性保护,地质地貌保护 根据不同地质地貌的资源特征和稀有性程度,按照“分级、分类、分区” 保护的原则,将黄山地质地貌资源划分为“四级、六类、九区”来进行有效保护。景区内严禁破坏地貌环境的任何开发建设。在修建游步道、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时,都能进行统一规划,专家领衔,反复论证,精心设计,规范实施,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相呼应。“藏而不露,忖景不败景”,确保山体与环境风貌的整体性和观赏性。 森林植被保护

11、 严防森林火灾。黄山全天候、多角度、全覆盖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组建了140多人的专业防火队伍,做到高山防火瞭望哨与游步道巡查相结合,防火平时与紧要期相结合,专业队员与群众联防相结合,景区与周边社区相结合,修筑防火通道与营造生物防火带相结合。同时在景区内全面实施定点吸烟、室外禁烟、温馨劝阻和用火审批制度。 防堵松材线虫。黄山在景区外围建设了宽4KM、长100KM的无松林隔离带,组建了病虫害检查、监测网络,对进山竹木及其制品,实行严格的检疫检查制度,严禁一切松木及其制品进入景区。 古树名木保护 把136株古树名木尤其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54株古树名木,按照它们的立地生长条件,在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指

12、导下,逐一建立档案,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实行特殊保护,形成了“一树一策”、“一树一册”。 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为确保世界遗产的完整性,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进行了景点封闭轮休的探索,并逐步规范,现已上升为安徽省景点封闭轮休省级地方标准;按照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要求,黄山推行了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下山,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措施;按照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的要求,黄山对整个遗产地的生活污水,采取点、片结合的方式,实行污水统一收集处理,达标排放。,二:遗产价值,五)遗产真实性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是追寻和传承人类物质和精神家园的根基,真实性包括

13、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 黄山特别注重了就地保护、原样修复、吸收精华、创新发展。 相继对黄山南大门、观瀑楼、松谷庵、慈光阁、钓桥庵、半山寺、汤岭关、红庙、芙蓉居等9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 对灵锡泉、普门和尚墓、千僧灶、温泉拱券等4处古遗址进行了复原; 对摩崖石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进行考证和研究,不定期对摩崖石刻进行修复性保护;设立碑廊,建立数据库; “物我两忘,灵性悠远”。黄山是黄山画派的发祥地,艺术家创作的摇篮!为彰显黄山文化遗产的丰厚内涵,专门建设了黄山艺术馆,传承、展示黄山画派的精品,开展黄山画派艺术的深度研究;邀请顶尖艺术家到黄山进

14、行创作,不断丰富黄山画派的艺术宝库;与中国美协合作,共同创建了艺术家黄山写生基地,定期组织书画大家和书画艺术院校学生到黄山创作,让他们在黄山找到艺术灵感。同时,还对黄山书画艺术和文学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先后编辑出版了20余种文化类书籍。,三:主要遗产资源,一)自然遗产,1.概况,黄山于1990年12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国第2个双遗产。黄山自然遗产以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7条和第10条被列入世界遗产。 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展现了独特的自然美景和自然与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 黄山复杂的地质史塑造了其秀丽壮美的景观,包括无数峻峭的花岗岩山峰、众多的奇石、

15、瀑布、湖泊和温泉等,其中有77座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以莲花峰最高,海拔1864.8米,蔚为壮观。 黄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具有很高的生物价值、科研价值,为众多珍稀及濒临灭绝物种提供了理想栖息地,是植物王国、动物乐园。 黄山年平均湿度是70%,年降水量是2395毫米。常年有雾霭,年平均雾霭天有256天。月平均温度从1月份的零下3.1度到7月份的零上17.7度。黄山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独特的地形地貌,为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黄山拥有丰富的植物,目前已查明的有1805种,在这里可以找到中国三分之一的苔藓类植物和二分之一的蕨类植物。黄山特有物种有蕨类植物13种和6种高级植物。黄

16、山还拥有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哺乳类动物48种,鸟类170种,爬行动物38种,两栖动物20种,鱼类24种。有13种动物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如:云豹和东方白鹳等。,三:主要遗产资源,一)自然遗产,1.概况,三:主要遗产资源,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名峰,1)奇松: 有特色的名松主要包括迎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黑虎松、卧龙松、双龙松、凤凰松、接引松、龙爪松、麒麟松、团结松、大王松、连理松、辕门松、孔雀松、棋枰松、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倒挂松、贴壁松、盼客松、望泉松、扇子松、盘羚松25种。 2)怪石:根据记录的形态各异的石头大概有55种,主要包括白像石、蒲团石、飞来石、龟蛇二石、龙头石、帽顶石、青狮石、手机石等等。 3)坞谷:主要包括散花坞、云谷、松谷、石笋矼、水帘洞、鳌鱼洞、神仙洞、翠微洞8种。 4)溪潭泉瀑:主要包括百丈瀑、法眼泉、九龙瀑、灵锡泉、人字瀑、三叠泉、松谷溪、锡泉、逍遥溪9种。,三:主要遗产资源,一)自然遗产,2.主要自然景观奇松,大王松,黑虎松,孔雀松,连理松,迎客松,盘羚松,三:主要遗产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