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928063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考研考试大纲法理宪法国际刑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2 861 法学基础综合法学基础综合考考试大纲试大纲(2013 版版) 该卷总分 150 分,法理学占 60 分,宪法学、国际法学、刑法学各占 30 分。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法理学法理学 第一编 一般法理学 第一章 法的概念 一、法的定义 1自然法学派与实证主义法学派关于法的定义的分歧 2我国法学者法的定义的观点 二法的词义分析 1中文中的“法” 2西文中的“法” 三法的特征 第二章 法的作用 一法的规范作用:指引、评价、预测、强制、教育作用 二法的社会功能 三法的有限性(局限性) 第三章 法律规范 一法的要素分析 (一)西方法学家关于法的要素的观点: 1法律律令要素(分析法学派)

2、 2技术要素 3理想要素(哲理法学派、自然法学派) -社会法学派将法律理解为“法律秩序” (二)我国法理学界的法的三种要素的观点: 1法律概念 2法律规则 2 / 12 3法律原则 第四章 法的主要范畴 一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 (二)法的渊源种类 1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 2大陆法系法的渊源种类 3英美法系法的渊源种类 4当代我国法的渊源种类 二法的分类 三法律行为 四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定义 2法律关系的主体 3法律关系的客体 4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五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五章 法律效力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包括法律效力的定义、效力与实效辨析、法律秩序与法律效力等级体系。

3、二、法律效力的范围 三、法律效力的类型 第二编 法律适用技术 第一章 法律程序 一法律程序的学理含义 二立法程序 3 / 12 (一)法的制定 (二)立法程序 (三)当代我国的立法实践 三司法程序 司法程序的定位 司法程序的功能 第二章 法律的适用(司法)技术 一法律解释 二法律推理 第三编 法哲学 作为立法伦理学的法理学,以应然法(即“法律应该是什么”)为研究对象;主要关 注法律的宏观内容的价值基础 (即道德伦理基础) 以正义等伦理价值理论为主要内容 从 而为立法提供动机、目的、标准和基本立场。属于审查性法理学或立法伦理学具有思想性 (观念性)和思辩性的特点。以自然法学派为主要代表涉及分析实

4、证法学派以外的西方历 史上的各种法学流派。 第一章 古希腊、古罗马的法哲学理论 第二章 中世纪的法哲学理论 第三章 十七、十八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的法哲学理论 第四章 十九世纪历史法学派的法哲学理论 第五章 二十世纪法社会学派与社会法理学派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宪法学宪法学 上编上编 宪法总论宪法总论 第一章第一章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概念 第一节 宪法词源的演变 第二节 宪法的地位与概念 4 / 12 第三节 宪法的特性 第四节 宪法的分类 第五节 宪法的功能 第六节 宪法与宪政 第二章第二章 宪法的历史宪法的历史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宪政史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政史 第三章第三章

5、 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第二节 人民主权原则 第三节 基本人权原则 第四节 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 第五节 单一制原则 第四章第四章 宪法的变迁宪法的变迁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 第二节 宪法渊源 第三节 宪法结构 第四节 宪法规范 第五节 宪法解释 第六节 宪法修改 第五章第五章 违宪审查违宪审查 第一节 违宪审查概述 第二节 现代违宪审查体制 第三节 中国的违宪审查制 中中编编 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义务 第六第六章章 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一)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一) 第一节 人权与权利概念 第二节 基本权利主体与分类 5 / 12 第三节

6、 宪法上列举的基本权利与未列举的基本权利 第七第七章章 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二)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二) 第一节 基本权利效力 第二节 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与界限 第三节 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 第四节 公民基本权利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第八第八章章 平等权平等权 第一节 平等权概述 第二节 平等权内容与类型 第三节 平等权的适用、效力与限制 第第九九章章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 第一节 政治权利概述 第二节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第三节 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第十第十章章 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 第一节 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功能与保障 第三节 宗教

7、信仰自由与宗教事务的管理 第十一第十一章章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 第一节 人身自由概述 第二节 生命权 第三节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四节 住宅安全权 第五节 通信自由 第十二第十二章章 社会经济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第一节 社会经济权利概述 第二节 公民财产权 第三节 劳动权 第四节 休息权 第五节 社会保障权 6 / 12 第十三第十三章章 文化教育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第一节 文化教育权利概述 第二节 受教育权 第三节 文化权利 第十四第十四章章 监督权与请求权监督权与请求权 第一节 监督权 第二节 请求权 第第十十五五章章 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 第一节 妇女权利的保护 第二节 儿童权

8、利保护 第三节 残疾人权利保护 第十六第十六章章 公民基本义务公民基本义务 第一节 公民基本义务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下编下编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 第十七第十七章章 国家机构概述国家机构概述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概念与本质 第二节 国家机构的演变 第三节 国家机构的原则 第十八第十八章章 选举制度选举制度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基本范畴 第二节 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与选举投票 第三节 候选人制度 第四节 选举管理制度 第五节 代表辞职与罢免制度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 / 1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9、主席 第四节 国务院 第六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地方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 第一节 行政区划 第二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第三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六节 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第一节 审判机关 第二节 检察机关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国际法国际法学学 第一章 导论 要求:了解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认清国际法作为一门法律科学产生的历史来源 和特点,明确国际法的渊源,掌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不同特点和彼此关系。 内容:国际法的概念、历史发展、渊

10、源、编纂及其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二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要求:理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在国际法中的地位,明确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原 则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掌握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内容:概说。联合国宪章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基本原则。国际法各项基 本原则的内容。 第三章 国际法的主体 要求: 理解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及范围, 以及各类国际法主体在国际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明确国家在国际法上享有的基本权利; 以及明确与国际法主体资格相关的国际法上的承认和 继承制度。 8 / 12 内容: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范围。国际法的基本主体国家。其他国际法主体。国 际法上的承认和继承。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

11、居民 要求:理解国籍的意义,国籍取得与丧失,以及国籍抵触的处理的原则与规则;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和基本原则; 掌握国际法关于外国人法律地位和待遇的一般原则; 了 解庇扩和引渡的规则;了解难民的法律地位。 内容:国籍。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引渡和庇护。难民法律地位。 第五章 国家领土 要求:认识国际法关于国家领土的基本理论和法律制度。要求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作为 学习国际法的基础。 对领土取得和变更的方式、 国家边界的类别以及划界的程序和原则应有 全面的了解。 内容: 领土和领土主权。 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国家边界和边境制度。 南极和北极地位。 海洋法 要求:掌握海洋法的基本知识并了解海洋法当前的

12、发展情况。要求了解各海域的法律 地位和法律制度, 了解我国海洋立法的重要规定, 对海洋划界的法律原则和实践应有较深刻 的认识。 内容:概说。海域的划分。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 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国际海底区域。 第七章 航空法 要求: 了解空气空间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并对适用空气空间的航空法的法律渊源及航 空法的规则、规章和制度有较深刻的认识。 内容:空气空间与航空法。航空法的条约体系。国际民用航空制度。危害国际民用航 空安全的非法行为。 第八章 外层空间法 要求: 了解外层空间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并对适用于外层空间的外层空间法的原则、 规则和制度有较深刻的认

13、识。 内容:外层空间与外层空间法。外层空间法的原则和制度。外层空间活动的几个法律 问题。 第九章 条约法 要求:首先要认识条约法在整个国际法学习中的关键地位:条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法律 9 / 12 渊源。国际法的全部内容都与条约有关,或者直接来自条约。其次必须牢固掌握有关条约的 基本知识,其中包括条约的定义和概念、不同的名称、分类、缔结程序、生效、解释、修正 与修改等等。 内容:概说。条约的缔结、生效、失效、无效、修改与解释。 第十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要求: 较全面地了解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法律制度。 要求了解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 外交机关体系,重点掌握使馆的职务、使馆及使馆各类人员的特权与豁

14、免;掌握领事职务、 领馆与领事的特权与豁免。 内容:概说。外交关系法。领事关系法。 第十一章 国际法律责任 要求:理解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和意义,明确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和国际损害行为的 责任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内容:国际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发展。国际不当行为的责任。国际损害行为的责任。国 际法律责任的免除。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第十二章 国际组织 要求:认识国际组织的组织结构、职能、工作和表决程序,要求对联合国组织有较深 入的了解,对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区域性国际组织有一般性的了解。 内容:概说。国际组织的主要法律制度。联合国。联合国专门机构。区域性国际组织。 第十三章 和平解决国

15、际争端 要求:了解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各种方法的方式和程序,要求掌握这些方法的要领并 懂得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内容:概说。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通过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刑法刑法学学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一、 刑法基本理论 (一)基本原则 1. 罪刑法定原则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 / 12 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二) 刑法的效力范围 1. 属地管辖 2. 属人管辖 3. 保护管辖 4. 普遍管辖 5刑法溯及力 二、犯罪构成 (一)构成的一般理论 1 犯罪构成的要件 2犯罪构成的分类及意义 (二)犯罪客观方面 1. 危害行为 2. 危害结果 3.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三)犯罪主体 1. 刑事责任年龄 2. 刑事责任能力 3. 单位犯罪主体 (四)犯罪主观方面 1. 犯罪故意 2. 犯罪过失 3. 犯罪目的和动机 (五)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1. 正当防卫 2. 紧急避险 3. 意外事件 二、 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共同犯罪、罪数 (一)犯罪过程中的形态 1犯罪既遂 11 / 12 2犯罪预备 3犯罪未遂 4犯罪中止 (二)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成立条件 2共同犯罪的形式 3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责任 (三)罪数 1实质的一罪 2法定的一罪 3处断的一罪 四、刑罚、量刑、减刑、假释 (一)刑罚 1刑罚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