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80206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高职 计算机项目8(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8,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的常用方法,项目目标,1.了解外界环境对计算机的影响,掌握计算机日常维护的相关常识; 2.了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和处理的一般思路; 3.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流程和排除方法。,任务8.1计算机的日常维护,8.1. 1运行环境对计算机的影响 经验证明,在计算机所出现的众多故障中,往往是由于外界因素所导致的,而真正由于部件本身的质量问题所引起的情况是很少的。故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再加上用户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可大大地降低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几率。,1. 温度因素 一般计算机应工作适宜的工作温度在1030的范围内,如果温度过高会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去,轻

2、则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和可靠性,缩短机器的使用寿命,重则烧毁芯片或其它配件;温度过低则会使计算机的各配件之间产生接触不良的毛病,有条件的话,最好在放有微机的房间里安上空调,以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时所需的环境温度。 2. 湿度影响,2. 湿度影响 通常计算机工作时的相对湿度是40%60%,存放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10%70%。湿度不能过高,否则容易造成微机内的元器件、线路板生锈或腐蚀,从而导致接触不良或短路,磁盘发霉存储的数据无法使用,板卡过早老化等故障现象;如果湿度过低,静电干扰就会加剧,可能会损坏集成电路,影响程序运行及数据的存储。,3. 洁净度影响 由于计算机的各组成部件非常精密,如果计算机

3、工作有在有较多灰尘的环境下,灰尘会附着于集成电路板的表面,轻则造成集成电路板的散热不畅,严重时会引起集成电路板的短路,还有可能堵塞计算机的各种接口,使其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要做好防尘工作;另外,最好能一个月清理一下机箱内部的灰尘,做好机器的清洁工作,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所以除保持工作环境尽量干净外,还应定期用吸尘器或刷子等清除各部件的积尘,不用时要用罩子把机器罩起来(但使用时一定要把盖布去掉)。,4. 静电影响 静电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天气比较干燥时影响更甚。静电的主要危害是损坏电子元件的灵敏度,严重时有可能会造成计算机芯片的损坏。为了防止静电,在打开计算机机箱前应当用手接触金属物或者洗一下手

4、等,将身体上的静电放掉后再接触计算机的配件; 5. 电源影响 要使计算机能够很好地工作,对电源也是有特别要求的。外界交流电正常的范围应在220V土10,频率范围是50Hz土5,并且要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尽量使用三角电源插头。,6. 电磁干扰影响 磁场对计算机的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同时也是造成计算机工作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许多时候电脑死机、重启就是因为电磁干扰造成的,如高压线、变压器、变频空调、电磁炉、微波炉、电弧焊等设备都存在较大的电磁干扰。,8.1.2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对于计算机的日常维护通常包括硬件方面、软件方面和用户使用习惯三个方面的维护。 1硬件方面的维护 通常一台个人计算机的硬件部分

5、主要包括如下部件:主板、CPU、内存、硬盘、显示器、显卡、鼠标和键盘等。 (1)计算机主板的日常维护 (2)CPU的日常维护,(3)内存条的日常维护 (4)硬盘的日常维护 (5)显示器的日常维护 (6)显卡和声卡的日常维护 (7)鼠标和键盘,2软件方面的维护 当计算机工作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它的运行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有时程序运行时系统会提示你,执行了非法操作,其实,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我们机器的磁盘的碎片太多,需要我们去整理,有的是因为我们删除软件的时候,还留下了一些“尾巴”,而且注册表会变得越来越臃肿。,(1)做好系统的备份 (2)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 (3)安装防病毒软件

6、(4)安装网络防火墙软件 (5)定期进行磁盘碎片整理 (6)清理“寄生虫”软件 (7)清理垃圾文件 (8)清理注册表,3. 用户使用习惯方面 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样会给计算机带来危害,因此要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正确地开、关机器。开机时要先开外设,再开主机;关机时要先关主机,再关外设。 (2)不能频繁地开关机。开机瞬间会产生强大的电流,短时间频繁开关机带来的脉冲电压,可能会损害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也可能损坏硬盘。每次开关机时间不得少于10秒。 (3)不要把光盘或其他东西放在显示器上。 (4)不要让计算机与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使用相同的电源插座。,(5)尽量不要在

7、操作计算机时吃、喝东西。 (6)不要用手触摸显示器的屏幕。 (7)要经常地进行病毒的查杀和系统的优化清理。 (8)插入U盘等移动设备时要先进行病毒扫描。,任务8.2计算机常见故障,8.2. 1计算机常见故障的种类 计算机常见故障主要有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两类: 1软件故障是指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发生错误而引起的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系统中的文件损坏引起的故障。 (2)驱动程序不正确引起的故障。 (3)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4)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 (5)不正确的系统设置引起的故障。,2硬件类故障是指计算机的某个部件不能正常工作所引起的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8、: (1)电源故障。 (2)芯片故障。 (3)连线故障。 (4)部件故障。 (5)兼容性故障。,8.2. 2计算机常见故障原因 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原因引起的,同一故障现象可能是硬件原因所致,也可能是由软件原因引起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应用程序损坏或文件丢失。应用程序损坏、应用程序文件丢失通常会造成应用程序无法正常运行。要修复此类故障一般需要卸载应用程序,然后重新安装即可。 2. 软件与操作系统不兼容。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不兼容将造成应用软件无法正常运行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修复此类故障一般需要将不兼容的软件卸载。,3. 系统配置错误。系统配置错误是指由于修改操作

9、系统中的系统设置选项而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修复此类故障只需恢复修改过的系统参数即可。 4. 安装不当。安装不当是指硬件未能按照要求正确地安装与调试,导致电脑无法正常启动。此类故障只要按照正确的要求重新安装、调试即可。 5. 电源工作不良。电源工作不良是指电源供电电压不足、电源功率低或不供电,电源工作不良通常会造成无法开机、电脑不断重启等故障,修复此类故障需要更换电源。 6. 连线与接插线接触不良。连线或接插线接触不良通常会造成无法机或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如硬盘信号线与SATA接口接触不良造或硬盘不工作。修复此类故障通常需要将连线或接插线重新连接即可。,7. 跳线设置错误。由于调整了设备的跳线开

10、关使设备的工作参数发生改变,从而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例如,在接入双硬盘的线路中,如果把硬盘的主从跳线设置错误,将会造成两块硬盘冲突从而导致无法正常启动。 8. 硬件不兼容。硬件不兼容一般是指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两个以上部件之间不能配合工作。硬件不兼容一般会造成电脑无法启动、死机或蓝屏等故障,修复此类故障通常需要更换部件。 9. 部件、元器件质量问题。 部件、元器件质量有问题或损坏,通常会造成电脑无法开机、无法启动或某个部件不工作等故障,如内存条损坏、光驱损坏,修复此类故障通常需要更换故障部件。 10. 电磁波干扰 。外部电磁波干扰通常会引起显示器、主板或调制解调器等部件无法正常工作。,任务8.3计

11、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8.3. 1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1. 进行维修判断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最简单的事情一方面指观察,另一方面是指简捷的环境。 最简单的事情就是观察,它包括: (1) 计算机周围的环境情况位置、电源、连接、其它设备、温度与湿度等; (2) 计算机所表现的现象、显示的内容,及它们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3) 计算机内部的环境情况灰尘、连接线、器件的颜色、部件的形状、指示灯的状态等;,(4) 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安装了何种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在系统中安装了哪些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版本等。 简捷的环境包括: (1) 后续将提到的最小系统; (2)

12、 在判断的环境中,仅包括基本的运行部件/软件,和被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软件; (3) 在一个干净的系统中,添加使用者的应用(硬件、软件)来进行分析判断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精力的集中,有利于进行故障的判断与定位。一定要注意,必须通过认真的观察后,才可进行判断与维修。,2.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要“先想后做” 先想后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先想好怎样做、从何处入手,再实际动手。也可以说是先分析判断,再进行维修。 其次是,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相关的数据,看有无相应的技术要求、使用特点等,然后根据查阅到的数据,结合下面要谈到的内容,再着手维修。 最后是,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要根据

13、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一定要先向有经验的同事或你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咨询,寻求帮助。,3. 在大多数的计算机维修判断中,必须“先软后硬“: 即从整个维修判断的过程看,总是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先检查软件问题,当可判断软件环境是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4. 在维修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即“抓主要矛盾”,8.3. 2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法,维修计算机同样也是有一定方法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1. 观察法 (1) 周围的环境; (2) 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3) 软件环境; (4)使用者操作

14、的习惯、过程。,2. 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1)硬件最小系统:拔去怀疑有故障的板卡和设备,并根据机器在此前和此后的运行情况对比,判断定位故障所在。拔插板卡和设备的基本要求是保留系统工作的最小配置,以便缩小故障的范围。通常应首先安装主板,内存,CPU,电源,然后开机检测。,如果正常,再加上键盘,显示卡和显示器。如果正常,再依次加装软驱,硬盘,扩展卡等。拔去板卡和设备的顺序正相反。对于拔下的板卡和设备的连接插头还要进行清洁处理,以排除是因接触不良引起的故障。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

15、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2)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3. 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4. 隔离法 是将可能防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

16、化的一种方法。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5. 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1) 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2) 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电缆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3) 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4) 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6. 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计算机在环境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