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

上传人:jct2****808 文档编号:8927734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本科生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I 1.绪论.1 2.音乐在舞蹈中的意义.1 2.1.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1 2.2.音乐激发舞蹈的创作2 3.舞蹈艺术中对音乐的选择.3 3.1.音乐在舞蹈作品中的语言性3 3.2.舞蹈作品对音乐的解读4 4.舞蹈音乐的缺失现状及解决之道初探.5 5.结论.6 鸣 谢7 参考文献8 摘 要 I 摘 要 音乐在舞蹈中的意义和作用。舞蹈需要音乐的情感激发与动作的强化,音乐可以加 强舞蹈的感情色彩,舞蹈使音乐的想象情景视觉再现,两者使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有 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蹈创作也空前繁荣,舞蹈是一

2、门综合艺术,音乐是舞蹈姊 妹艺术形式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艺术本应精益求精,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如同生命血 液的关系,共同特点是情感最终的表达。分析探讨研究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从而使舞 蹈更有感染力。 关键词关键词:舞蹈与音乐 意义和作用 关系 ABSTRACT II 1 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 1. 绪论 舞蹈是伴随着人类最早的动作行为出现的艺术形式。在舞蹈的众多因素中,音乐 是很重要的因素,是舞蹈运动行为的一个依据。1任何一种舞蹈、任何一个舞者都必 须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舞蹈动作的表演与表现。音乐就像是舞蹈艺术生存的氧气一 样。舞蹈在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需要音乐元素的存

3、在。但遗憾的是,这 种需要被不少的舞蹈创作者和音乐作曲家所忽视,从而减少了艺术间灵感的摩擦。2 因此研究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在舞蹈的创作中融入音乐的灵魂是很有意义的。 舞蹈艺术的发展受到内因和外因两种因素的影响。3内因是舞蹈艺术发展变化的 自主方向,由舞蹈艺术中各个学科方向所决定和引导,其中自然也包括舞蹈音乐学科的 发展;而外因则是受到舞蹈艺术所存在的时代、所存在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所 操控着。现代中国社会流行通俗文化大行其道,流行通俗歌曲广受喜爱,相应地街舞 和唱跳形式的表演最受市场欢迎。中国传统舞蹈在现代流行音乐的包装下也焕发了新 的活力。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

4、性因素,但事物的发展同 时需要外因的支持。因此在研究舞蹈和音乐的内在联系时,不仅要关注舞蹈音乐学科 的发展,也要重视舞蹈的现代流行音乐的包装。 2. 音乐在舞蹈中的意义和应用 2.1.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需要音乐的情感激发与动作强化。离开音乐,舞蹈是难以充分表达感情的。 音乐本来就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欣赏者常常把音乐中表现的感情当作自己内心的 感情来体验。舞蹈家对于自己表演作品的组成部分的音乐当然有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这种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起内心的感情,通过外在的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杰出的舞 蹈家乌兰诺娃在一个舞蹈演员的自述中说,“她在扮演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 2 中的玛丽亚时,是把理解音

5、乐作为起点”的。她还说,好的音乐就是在对自己“指示 舞蹈动作的表情和意义”。4音乐可以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可以帮助理解舞蹈的内 容,并且使舞蹈显得更加生动而有魅力。音乐能够直接打动观众的感情,这就等于在 舞蹈与观众之间增加了一条感情的纽带,使观众同舞蹈更加接近。 音乐会激发舞蹈化的欲望。在舞蹈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有音乐的伴随会让舞蹈创 作变得更为有乐趣。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有音乐的存在会让舞蹈表演者更富有激情, 身体中充满着表演的欲望。这样的舞蹈作品被表现出来才是美的并富有魅力的。黄 河协奏曲是一个很有力量和感情的音乐作品,它将中华儿女的刚强和温柔的情感相 融合的表现出来。在舞蹈家们没有借鉴此音

6、乐时,大众对于黄河协奏曲的感受只 是听觉上的。而一部好的乐曲必定不会躲过舞蹈创作者们敏锐的耳朵,多个舞蹈创作 者都运用了黄河协奏曲来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舞蹈的创作者们竞相使用这部优 美、具有戏剧性的音乐,有民族民间舞版本的东方红、有古典舞版本的黄河、 有现代舞版本的我们看到了河岸、有芭蕾舞版本的黄河,各个舞蹈种类的编 导都感受到了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协奏曲所具有的表现力量,所以舞蹈编导利用各 种各样的舞蹈语汇来诠释这个不凡的音乐。5 2.2.音乐激发舞蹈的创作 一种被广泛的使用在舞蹈的创作当中的编舞技法叫做“交响编舞法”,是音乐激 发舞蹈创作的典型例子。在音乐中,动机是具有主题同一性的最小结构单位

7、。动机必 须至少有一个弱拍和一个重拍构成。动机本身是不需要完整的,因为一个旋律或是一 个主题往往是由几个动机所构成的。一个旋律中存在的几个动机,即为一个主导动机 和几个副动机共同所构成一个旋律的动机。在交响舞蹈中,也是有主导造型动机和副 动机的存在。在这一点上舞蹈与音乐的创作技法相辅,两者相互。这种舞蹈与音乐的 创作形式和技法就是“交响编舞法”。6 “交响编舞法”是一种力求达到音乐与舞蹈高度统一的舞蹈编导方法。首先,舞 蹈必须体现在音乐形象展开过程中带有实质性的感情因素。其次,暗示了舞蹈创作要 与交响曲一样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切勿机械、形式主义地效仿音乐结构,变为“纯” 的动作组合式的舞蹈。7

8、再次,“交响编舞法”只是诸类编舞法中的一种,它不能排 斥或替代其他的创作方法。交响编舞法受到交响曲创作经验的启示,借鉴了交响曲的 音乐思维逻辑,极大地丰富了舞蹈创作手法,强化了舞蹈表现力,从而把舞蹈艺术推 3 向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交响编舞法”也是在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交响音乐的思维逻辑,以舞蹈特有 的规律为主,力求达到音乐与舞蹈的高度统一的一种编舞方法。它是当代编舞法中的 一种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创作方法。同音乐创作方法一样具有丰富的、多元的特点。 “交响编舞法”结合交响乐曲式结构的模式,它把音乐的配器方法和演奏声部同舞蹈 空间和时间概念相联系,让音乐的逻辑性与舞蹈的形象性相结合,形成新的思

9、维方法, 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在创作上大致方法有:动机和主题动作提炼法;动机元素与情绪 流畅延续法;节奏与主题变奏曲式多变法;即兴与形象归类法;曲式结构与舞蹈情节 结合法;复调卡农与舞蹈空间运用法;圆舞曲与双人舞的连接法;奏鸣曲式结构与舞 蹈分层法;赋格与群舞空间立体法等等。8 “交响编舞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元素的单一性变化 发展到多元性,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具有当代编舞法的科学性。如动机与主题动作 提炼法与主题变奏的深化过程,先考虑最小最简单的单一造型动作作为动机。动机是 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创作元素,再把挑选的动机通过空间的形式连接起来形成动作,把 动作有机排列在音乐节奏

10、的时间里,主题动作就产生了。主题动作是舞蹈的核心,是 编舞过程中舞蹈动作变化、发展的关键。有了主题后,接下来就是将主题变奏,主题 变奏是动机形成主题后的发展变化,具体表现为:节奏快慢、旋律音色变化、情绪感 觉等音乐的变化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多种组合、排列、变化、发展形成新的听觉形象, 丰富想象力。在舞蹈创作中借鉴音乐的思维逻辑后,演变为:节奏快慢、空间变化、 动作形象层次、情绪变化、分解排列等。有了不同快慢的节奏与不同情绪的形象再加 上结构层次处理后,舞段便形成一个有逻辑、有形象的整体。体现系统化与科学性。 3. 舞蹈艺术中对音乐的选择 3.1.音乐在舞蹈作品中的语言性 舞蹈动作是舞蹈艺术的语言

11、,舞蹈艺术中更具有表达意义的语言就是舞蹈结构。 舞蹈结构推进或限制了舞蹈创作的欣赏解读性。舞蹈结构就是舞蹈作品的骨架,是支 撑起舞蹈作品的主要技术,使舞蹈动作能动性的前提。吴祖强先生在舞蹈的音乐结 构及其它一文中曾这样说道:“舞蹈和音乐的任务是共同努力通过塑造鲜明、有说 服力的形象来展示企图表现的内容,从总的方面来看,舞蹈音乐的最大特点应该是能 尽力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和确立,丰富舞蹈形象,加强舞蹈形象的感染力。”9因此 4 可见,音乐能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从而使舞蹈结构更完整更鲜明。 例如,民间舞石头女人的音乐,以浓郁的福建地方色彩,洒脱、纯朴的音 调特征,刻画了惠安女勤劳、朴实和忍辱负重的典

12、型性格,令人回味无穷。10再如舞 蹈剧好大的风第一段“回忆”中,音乐以电声模拟乱风的效果,由小变大,由远 至近,把观众带进了要讲的故事氛围中。到了舞蹈的第三段“象征”,在唢呐呼喊般 的领奏下,和着强烈的鼓声、钹声,与弦乐的短促有力的演奏,把舞蹈推向了高潮。 最后音乐伴随着一阵狂风呼啸声吹过,仿佛要把这动人的故事吹向更远的地方,让更 多的人为之感动。11艺术魅力在这里体现为舞蹈与音乐的浑然一体。舞蹈与音乐的结 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和姿态是世界万物中最美、最能打动人的 动作和姿态,与之组织得最美、最动听的声音即音乐艺术相结合,将给人带来一种美 妙的艺术享受,并从而产生社会作用,这

13、是一种天作之合。 在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密切关系中,连接最为紧密的是舞蹈和音乐艺术中所共 存的元素,即节奏。不同的节奏构成各种各样的舞蹈作品和音乐作品,不同的节奏可 以突出不同的思想情绪,所以说“节奏是表达人的感情力度的基础”,没有节奏舞蹈 将难以演说。这也是音乐艺术一直存在于舞蹈艺术中,并与舞蹈艺术融合的最为重要 的关键点。舞蹈艺术在表演时需要的是一种节奏感的呈现,不论在音乐中,还是在舞 蹈里,甚至是舞蹈演员的身体上,都需要着节奏感的体现。其次是音乐旋律的呈现, 音乐旋律是一种美的使者,它在固定的音乐节奏中,变化着不同的层次、高低、强弱 和急缓。这样音乐旋律的本身就会给人一种形象感或是一个主

14、题思想。 由于音乐与舞蹈的本性是相近的,使舞蹈家对音乐情有独钟。他们总是认为自己 不是在跳舞,而是在跳音乐。当音乐运用到舞蹈作品当中时,当舞蹈的创作与音乐中 所在的情感一致时,两者诉说的语言一致且相互补充,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2.舞蹈作品对音乐的解读 交流就是舞蹈语言和音乐音符的对话,两个一来一回形成对话的形式。尽管音乐 就像我们在实践上所示,音乐的语言即节奏与旋律的结合倾向于抽象化,但它是作者 与他的音乐的直接需要者之间交流思想的形式。作曲家能够做到在直接需要者的要求 和他的才能之间达到相互了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这要求他们无需言喻而被理解,这 才能让其直接需要者得到满足而又充满智

15、慧和诚实。这是亨德米特的“音乐基本原理” 的第一点。12舞蹈创作也需要做到这一点,理解音乐、理解创作背景,从而达到对音 5 乐的知晓。 一般说,二十世纪以来新的作曲技法并不是一个很单纯的文化现象,各种流派之 闻,其主张差异之大是很明显的,但他们根本的出发点虽然都标榜是在力求创新,力 求走前人们所没有走过的道路。而且,历史上确有不少当时的创新不为同时代的人所 了解、所接受,若干年后才为人所接受、所尊崇的事实。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不 分青红皂白地把二十世纪以来的一切创新都视之为同时代人不了解而将来必然被尊崇 的事物。因为历史上也不乏自认为的创新,实际假创新或其基础与路子不对头而永远 不能为后人所

16、接受的事实。创新,一要源于生活,是人民生活的本质反映,二要基础 于传统,吸收传统中一切有益的东西。离开这两条侈谈创新,不仅不能为同时代人所 接受,也不可能对后人有所贡献。 在近几年的舞蹈界,越来越多的人运用著名的、悠久的、前人用过的音乐来进行 舞蹈作品的创作,因为在现代这样思想开放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强调创新的概念,也 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自己的理解来解读曾有过的音乐作品。如:天鹅湖。在芭 蕾舞以女人为主的舞蹈上,现代派舞蹈编导却将女人的世界更改为了男人的天下。全 男子版的天鹅湖同样的运用了柴可夫斯基相同的音乐,但却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完整的将音乐作品诠释。舞蹈编导在用自己的理解,运用舞蹈的肢体语言来解读着音 乐,使新的舞蹈作品诞生。 4. 舞蹈音乐的缺失现状及解决之道初探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舞蹈文化也空前繁荣。中国舞蹈作品的产 量在世界可谓雄居榜首,但缺乏优秀舞蹈作品诞生。在这些舞蹈作品中,一些舞蹈作 品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