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三大规程定义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6238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三大规程定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设备三大规程定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备三大规程定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三大规程定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中的三大规程包括: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和设备检修规程(以下简称“设备三大规程”),正确编制、严格执行设备三大规程,对于正确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安人、经济、可靠运行,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一、 设备三大规程主要内容1、设备操作规程内容 设备主要性能、规格、允许最大负荷; 正确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如启动和停车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等; 保证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设备清扫、润滑和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的方法和要求。2、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内容 设备构造简图和主要技术要求; 设备润滑部位、油质标准和润滑“五定”制订;

2、 主要运行部位的运和参数、调整范围,如温度、速度、精度、压力、各部位允许许间隙等; 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由日常点检、巡检、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组成的维护保养制度。3、设备检修规程内容 设备小、中、大修理检修周期; 设备小、中、大修理检修项目、内容; 重要设备状态维修内容、方法和要求; 检修质量标准。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过程是熟悉设备原理、结构和性能的过程;是了解、寻求、优化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正确方法的过程;是了解、寻找设备薄弱环节、潜在危险因素和克服设备危险、潜在危险因素正确方法的过程。对于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对于预防人身事故、设备事故极其重要。一般来说,凡是担负科

3、研、生产、运输等任务的主要设备,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均应编制设备三大规程。二、 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一般规定设备投入运行前,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在设备运行的一年内,应编制设备检修规程。对于新添置不甚熟悉的设备,经过批准,可先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务备维护保养规程试行标准,投入运行后,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再根据操作、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修订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编制设备检修规程。但从投入运行之日起的两年内,必须编制出经过审批、正式颁发、行之有效的设备三大规程。三、 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要点设备三大规程的编制,原则上由设备使用单位组织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丰富

4、实践经验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起草;设备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核、定稿;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作为公司的法规性文件,正式颁布执行。1、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依据 依据是设备使用说明书,生产工艺对设备的要求,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的实际情况。2、全面性 凡是担负科研、生产、运输等任务的主要设备;凡是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均应有设备三大规程。3、科学性 所有规程要符合科学原理,数据科学准确,用词准确、简洁。4、实用性 用以指导操作、维护保养、检修、内容要实用,可操作性强,有实效。5、可行性 必须做到的一定要编制在规程中,规程中所有规定一定能做到。6、安全性 一定要尽可能地

5、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安全操作、安全椎护保养、安全检修;一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操作、维护、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7、通俗性 语言流畅 ,通俗易懂,操作、维护、检修人员经过培训后易于掌握、应用。8、规范性 按一定的格式进行规范化编制。其内容应与有关法规和实际情况相符。9、法规性 经认真审查、领导批准、正式颁布的设备三大规程是公司的法规,人人必须遵守。10、试运行 设备三大规程草案编制完、 经过专家初步审查后,先由操作、检修工人进行试操作、试维护保养、试检修,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修改,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定,使经过实践检验的规程,更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更可靠。11、及时修订 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由于设备老化、生产工艺变化等条件或其它情况,实际操作、维护保养、检修情况与设备三大规程发生矛盾时,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及时修订。经实践检验发现设备三大规程存在错误的,必须及时修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