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水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255241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奇的水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神奇的水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神奇的水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奇的水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神奇的水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第3课神奇的水,接下来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上的这节课。一、说教材:本课与观察水共同组成对水的认识,在观察水一课,学生已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研究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了解水的这些本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对水的性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三年级孩子的实际,遵循课标精神,我确定了以下目标:过程与方法1、 经历从观察一发现一预测一实验验证一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2、通过观察、实验、测量、记录等方法获取知识

2、与信息,能用语言文字或图画描述观察的现象与结果,能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水的其他性质。知识与技能1、能区分假设与事实,会猜测并通过做实验进行验证。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好习惯,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2、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测,科学验证。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教学难点:会进行恰如其分的猜测,并通过实验进行科学验证。三、教学准备:报纸、曲别针、餐巾纸、

3、粉笔、红墨水、水杯、硬币、滴管、学生直尺、布条、玻璃棒等。 四、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本节课对水的研究,就是以学生原有认识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如水的毛细现象、表面张力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科知识的整合,强调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水,将有关说的学习置于生命之源的广阔背景下,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教育所带来的魅力。 5、 说教学过程设计:科学课应精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

4、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因此这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是这样安排的:1. 情景导入,老师创设了一个魔术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魔术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或想研究的问题。古人云:学贵思疑。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作为三年级的学生。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太幼稚,也许他们提出的问题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但作为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引导学生善问,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科学的本质就是从问题入手,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学生的问题提出来了,那就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2. 探究交流,首先是对毛细现象的探究,出示一杯加红墨水的水,让学生想

5、办法让水往高爬,一来是发散学生的思维,二来是为毛细现象的特征出现,作铺垫,当学生一时想不到让水自已往上爬时,教师适时出示餐巾纸,有了抓手,学生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被唤醒,办法有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一下子把所有器材都陈列给学生,充分给了学生的思维的空间,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接着让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让他们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实验哪些物体水会沿着它上升,哪些物体水不能沿着它上升,能上升的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一环紧扣一环。这一实验结束后,学生提出“水为什么会往上爬”这一问题,鼓励学生分析与交流,并

6、且辩析一此原因,尽量让学生能找到餐巾纸中有小孔和缝隙这一原因,从而让学生了解水能产生毛细现象这一性质。其次是对“水”表面张力的探究,共两个实验,硬币装水和满的水杯中加回形针,都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并由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然后交流、分析、辨析一些原因,这两个实验之前充分让学生进行猜测,作出假设,通过列数字的方式, 让假设和事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这时,学生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许许多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从而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欲望,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3. 归纳总结,让学生谈收获,谈感受,再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水的问题,让课堂探究延

7、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6、 说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整节课,自我感觉两个探究活动开展的还算顺利,学生的兴趣也很浓厚,探究的氛围宽松和谐。我最初提出让学生将直尺插入水中观察水是否会爬带有很大的即兴色彩。我想与其让学生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后,再让他们仔细观察纸巾,不如给他们设置一个疑问:水为什么不会沿着直尺向上爬?接着我提示学生思考两次实验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不变的条件是什么。由于改变的条件只有材料,所以学生得出水爬与不爬与材料相关就相对容易一些。再加上纸巾和直尺一软一硬,一个充满空隙,一个结构质密表面光滑,较容易对比,提出假设,这样学生

8、提出假设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在活动中,个别学生思维的参与度不高。感兴趣的不是对问题的探究,而是对实验器材的好奇。作为科学老师,如何将学生的兴趣点引入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思维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去,使科学探究更加有效,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对一些有价值的细节没有充分利用。比如在学生汇报水的表面张力猜测与实验结果时,我没有抓住机会让实际放回形针数少的组分析少的原因;比如有个学生在汇报本组水的表面张力结果是,本应是“加满水后水的表面呈水将溢出前水的表面呈”,而这名学生却两句话都是“水溢出前的杯子”我只顾让各组汇报结果,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叙述上的错误;比如学生处理溢出来的水的方法,其实正好利用了水的毛细现象,但在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毛细现象时,我没有加以有效的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