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256137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及拖动基础第2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邵群涛 主编 1-2(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两个主要部分: 静止部分定子:主磁极、换向极、 机座、电刷、端盖及 轴承等 旋转部分转 子(电枢):转 子铁心、 转子绕组、 换向器等,1.2.1直流电机的定子,作用:建立主磁场 起固定支撑作用 1.主磁极:产生主磁场 永久磁铁 电磁铁 成对出现,电磁铁:(1)主磁极铁心: 由11.5mm厚的钢板 冲叠成(包括极靴) (2)主磁极绕阻:励磁绕 阻套在铁心外,2.换向极(或附加极),作 用:改善换向,减小电刷与换向 器之间的火花 安装地点:两主磁极之间 结 构:铁心+绕组 铁 心:整块钢板或薄钢板迭成 绕 组:套在铁心上,与电枢绕组串联,3.机座,材料:由导磁性能较好

2、的铸钢或厚钢板焊成 作用:固定主磁极、换向极和端盖 作为电机磁路的一部分,4.电刷,作用:引入或引出电枢电流 组成:电刷、刷握、汇流条等,5.接线盒(板),F或L,A或S,RfRa,1.2.2直流电机的转子,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电枢 组成:电枢铁心、电枢绕组、 换向器、转轴风扇等 1.电枢铁心 作用:作为磁路 嵌放绕组 组成:由0.5mm厚的硅钢片叠装而成 以减少涡流和磁滞损耗,2.电枢绕组 作用:感应电动势、通过电流、 产生电磁转矩、 实现能量转换 组成:以一定的规律嵌放在电枢 铁心的槽内,(1)电枢绕组的分类,1)叠绕组:单叠 复叠 2)波绕组:单波 复波,(2)电枢绕组的一般介绍 (以单叠

3、绕组为例),1)元件:组成电枢绕组的基本单元,2)极距:一个磁极在空间所占据的位置 z:电枢圆周开的槽数,3)节距: 第一节距 Y1:一个元件两 有效边间的距离 Y1=Z/2p= 合成节距 Y:串联的两个 元件对应边间 的距离 Y=1 (单叠) 换向器节距Yk:一个元件 两出线端换向片 的距离 Y=Yk=1(单叠),(3)单叠绕组的联接方法和特点,例:p=2 z=16 s=k=16 1)绕组展开图: 绕组连接表: Y1=16/4=4,绕组展开图:上层边用实线 下层边用虚线 所有元件组成一个闭合绕组 磁极、电刷与绕组的相对位置 磁极均匀分布,每个磁极占0.60.7极距,2) 电枢绕组的电路示意图及特点,每个极面下电动势相同的元件 组成一条支路 单叠绕组a=p ( a:支路对数) 为获最大感应电动势, 电刷应放在磁极轴线上 电刷数=2a=2p,3.换向器:重要的 部件,电动机中:将直流交变电流 发电机中:将交变电动势直流电动势 结构:由多片彼此绝缘的换向片组成 4.转轴 起转子旋转的支撑作用,一般用圆钢加工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