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4100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8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 物 试 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准确地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 选择题:(共5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C. 摩尔根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构法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

2、.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DNA分子中G与C这对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B.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 生物体所有DNA分子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同地进行的D. 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DNA复制准确进行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 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种类决定的D. 染色体是DNA

3、的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都具有主要由磷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B. 遗传信息都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C. 都具有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的核糖体 D. 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5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力X)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 G-C、 C-G,推测X 可能是A. 胸腺嘧啶 B. 胞嘧啶 C. 腺嘌呤 D.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6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在只供给含31P的原

4、料中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再各自进行减数分裂。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则最终所产生的八个精子中,被32P标记的精子数可能有几个A. 2或4个 B. 2,4或6个 C. 4,6或8个 D. 4个7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 只有一对等位基因 B. 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C. 可能有多对等位基因 D. 最多一对等位基因8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说法正确的是A.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萨顿通过果蝇的白眼和红眼这一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 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 摩尔根等绘出了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

5、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的比值为1:2 B. 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不一定相等C.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基因的唯一载体 D.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组蛋白组成10人体肝细胞内RNA的酶促合成过程如下模式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过程能发生在细胞质中B. 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产物不一定含有密码子C. 该DNA片段含有2个基因D. 该DNA片段的两条链均可作为转录时的模板链11下图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邻氨基酸形成肽键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硫氨酸处于图中的位置 B. 密码子位于tRNA的环状结构上C. mRNA上碱基改

6、变一定可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D. 图中含有三种RNA12关于转录、翻译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B. 转录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是以氨基酸为原料C.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13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C. I、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 D.

7、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14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错误的是A. 基因与生物体的性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B. 细胞质中的基因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它们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C.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体现了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D. 白化病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体内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15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纯合的长翅幼虫在25条件下培育成的成体果蝇为长翅,但在37条件下培育成的成体果蝇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纯合长翅果蝇幼虫在37条件下培育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稳定遗传的B.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状是由环境温度决定的C.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性

8、状是由基因型决定的D. 若要鉴定37条件下培育成的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可将其与纯合长翅果蝇交配16下列属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是 人类的白化病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豌豆的圆粒和皱粒A. B. C. D. 17“牝鸡司晨”是指下过蛋的母鸡,变成有鲜艳羽毛会鸣啼的公鸡,该现象现代生物学称之为性反转,性反转的公鸡可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现象说明表现型受环境因素影响B. 母鸡变成公鸡,原因是其性染色体发生了改变C.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 D. 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其后代性别比例仍为1:118研究人员用X射线照射野生型脉孢菌孢子,经选择培养,获得了三种

9、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如图)如果培养C突变型脉胞菌,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 A. 前体物质 B. 鸟氨酸 C. 瓜氨酸 D. 精氨酸19如图1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两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三类基因参与,三类基因的控制作用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四倍体,基因型是AabbB. 由图1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C. 若图1中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D. 图1表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四个b基因的细胞20下图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所示的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

10、补配对B. 过程可以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C. 过程都需要有酶的参与 D. 该图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21下图表示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 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 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 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一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22遗传学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

11、的B孟德尔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现了三个遗传学定律C无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还是豌豆杂交实验,科学选材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为分子遗传学和多种生物工程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23.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具有两个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有 材料的选择:所选的原始材料是人们在生产中多年栽培过的、分别具有我们所期望的个别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品种,一般是纯合子杂交一次,得F1是杂合子,不管在性状上是否完全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直接用于扩大栽培让F1自交,得F2(性状的重新组合一般是在F2中出现),选出在性状上符合要求的品

12、种,这些品种的基因型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把初步选出的品种进行隔离自交,根据F3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确定被隔离的亲本是否是纯合子A.0项 B.1项 C.2项 D.3项24.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毛细胞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喝水过多A B C D 25遗传学检测两人的基因组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分析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可能是 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甲可能是男性A. B. C. D. 26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1有AAbb、AaBb和aaBB 3种基因型,比

13、例为121,其中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是A.B.C.D.27下图为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为毛细血管壁,分别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 正常情况下,液体处的CO2浓度最高 C. 人体剧烈运动时,会导致的pH明显降低 D. 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的含量28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 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C. 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 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29细菌产生可

14、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 D. 以上都是30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人4环境下继续培养36h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 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16、32或64条染色体的细胞C. 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 4的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31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图均可发生在有丝分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