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4080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西医)(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 篇感冒相当于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等,临床上 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 气候变化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风邪或时行疫毒乘虚由 皮毛、口鼻而人,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此病全年都可以发生, 尤其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风寒感冒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风热感冒发热、咽喉疼痛、痰黄黏稠气虚感冒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暑湿感冒发热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见于夏季二、单方验方1、姜葱糖水生姜1030克,将其捣烂,加适量红糖、葱白2段,水煎煮,趁热服,

2、服后盖被取微汗出,每日一剂。适用于风寒感冒。2、紫苏叶茶紫苏叶16克,晒干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加红糖适量,代茶 频饮。适用于风寒感冒初期。3、藿荷饮:鲜藿香叶10克,鲜荷叶15克,冰糖适量,煎水 饮。适用于暑湿感冒。一 1 一4、金菊薄荷茶金银花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放人茶杯中,用沸水冲 泡,焖泡10 15分钟即可,代茶频饮。适用于风热感冒。三、简易治疗技术1、拔火罐法在颈椎、胸椎附近选则大椎、大抒、肺俞拔罐,拔罐后留罐 10-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适用于风寒感冒。2、刮痧法沿颈椎、胸椎两侧(即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 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分钟。适用于风热感冒。四、

3、中成药治疗证型用药风寒感冒九味羌活丸7感冒清热颗粒风热感冒疏风解毒胶囊7莲花清瘟胶囊7银翘解毒丸7银翘解毒颗粒7 柴胡注射液气虚感冒玉屏风颗粒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胶囊7保济丸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适当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并注意隔离。2、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保持一定的温度和 湿度。3、感冒病人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食蔬菜瓜果,日常主食 应以蒸、煮为主,质地应稀软,食勿过饱。切忌荤腥油腻煎炸之 品,更忌食生冷不洁的食物。2咳嗽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上 呼吸道感染等,临床上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 外邪

4、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人 还是邪自内生,均影响到肺,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风寒咳嗽咳嗽新起,痰稀色白风热咳嗽咳嗽新起,痰稠色黄燥热咳嗽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湿阻肺久咳痰多色白,或兼见食少脘满,大便时溏二、单方验方1、黄芩汤黄芩30克,水煎服,每日24次。治疗风热咳嗽。2、桑叶煎嫩桑叶30 60克,水煎服,每日2 4次。治疗燥热咳嗽。3、百合款冬花饮百合30 60克,款冬花10 15克,冰糖适量。水煎,饮水食 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治疗燥热咳嗽。4、川贝母蒸梨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将梨于柄部切

5、开,挖空去核,将川贝粉装人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 大碗中加人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左右。将蒸透的梨和 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人。治疗久咳不愈,咳嗽有痰。- 3 -5、杏仁萝卜汤苦杏仁(打碎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切块,水 煎服,可加少量白糖,每日12次。散寒化痰止咳,治疗风寒咳 嗽。三、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刮痧部位:颈部(大椎、背部风门、肺俞、胸部膻中、中 府各1 2分钟。2、穴位按摩法按揉天突穴3分钟,按揉肺俞、膻中、风池穴各2分钟,敲打后背2 3分钟。四、中成药治疗证型用 药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风热咳嗽羚羊清肺丸燥热咳嗽蜜炼川贝枇杷膏7养阴清肺丸痰湿阻

6、肺二陈丸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戒烟酒,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异味等。2、饮食不宜甘肥、辛辣、煎炸及过甜、咸等食物。3、室内环境通风换气,保持一定温度及湿度。4、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眩晕常见于西医的高血压病、低血压、神经性衰弱、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等疾病引起的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中医认为,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或眼黑为主症 的一类病证称为眩晕。眩晕的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 养,或痰火上逆,风邪外犯,扰动清窍,或由瘀血痹阻脑络,且与 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眩晕以内伤为主,多由虚损所致,有因 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所致者;有因肝肾阴虚、

7、肝阳偏 亢,风阳上扰清窍所致者;有因痰浊、瘀血痹阻脑络所致者;亦有 因外感风邪,扰动清窍所致。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肝阳上亢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 痛加剧,面红目赤,急燥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心脾两虚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倦怠无力,气短懒言,面色无 华,唇甲色淡,心悸少寐痰浊中阻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久发不已,偏于阴虚者腰膝酸软、健忘 失眠、咽干口噪;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肢冷二、单方验方1、钩藤汤钩藤30克,水煎,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可清热平肝,熄风定眩。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本品不宜久煎。2、

8、黄芪饮黄芪10 15克,加水500毫升,浸泡40分钟后煮沸,频频 代茶饮,每日一剂。可益气升阳治疗因气虚引起的头晕眼花,无一 5 - 力。3、饮食疗法车前粳米粥:车前子15克(布包:|煎水去渣,人粳米60克煮 粥,玉米粉适量用冷水溶和,调人粥内煮熟吃,每日1剂,常吃。 适用高血压痰湿壅盛之眩晕。三、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头部百会、太阳、风池、背部肝俞、肾俞)、前臂内侧内 关、下肢外侧(足三里)各1 2分钟。2、外敷法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 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连续3 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敷涌泉法。

9、吴茱萸2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勻, 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 5 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 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 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四、中成药的使用证型用 药肝阳上亢松龄血脉康胶囊丨脑立清胶囊痰浊中阻二陈丸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心脾两虚归脾丸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病室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不-6 -要太强。2、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眩晕发作时应卧 床休息,闭目养神,少做或不做旋转、弯腰等动作,以免诱发或加 重病情。3、

10、对重症病人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患者要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5、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忌烟酒、油腻、辛 辣之品,少食海腥发物。虚证眩晕者应适当增加营养。-7 -令胃曬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 疡、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 现者。临床可见上腹部胀痛、刺痛、钝痛、灼痛、绞痛、闷痛,其中 又以上腹部胀痛、隐痛最为常见。因胆囊、胰腺、心脏等器官的病 变也可能引起上腹部类似的疼痛,在诊疗时要注意甄别。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情志不舒、劳倦过 度或脾胃虚弱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本病四季

11、皆可发病, 但于秋冬季节多见;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饮食停滞因暴饮暴食饮引起的胃痛,可见胀满、嗳腐吞酸等肝气犯胃因生气引起的胃痛,可见胃脘胀满、胸闷嗳气、喜长叹息等脾胃虚寒胃部受寒以后胃痛发作,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 得食则缓二、单方验方1、浓盐水取食用盐,用热开水调成浓盐水,咸度以能忍耐为度,痛时服下。消化性溃疡慎用。2、胡椒葱汤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沸 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人姜葱汤 中饮用。可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3、乌贝散乌贼骨、浙贝等量,打

12、碎成粉,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早晚 各一次,空腹服用。三、简易治疗技术-8 -1、按摩法按内关穴、外关穴:将中指和拇指分别放在患者的外关穴 和内关穴上,二指对合用力按压0.5 1分钟。掐压足三里穴: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足三里穴上,其余4 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 1分钟。对急性胃疼可在背部的脾俞、胃俞周围寻找压痛点,每个 压痛点用力按揉23分钟。3、丁0?神灯使用了09神灯,照射上腹部疼痛处,距离30 40厘米,每 次照射30分钟。4、外敷法食盐(原粗盐为好500克,大葱白切段)200克。共炒至食 盐呈黄色时,倒人布袋内,敷患处,上盖棉被保温,一般15 30 分钟即可止痛。5、灸法急性

13、期用艾灸灸两侧足三里或梁丘,每穴15分钟,共30分钟;慢性期用艾灸灸中脘20 30分钟。 四、中成药治疗证型用 药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三九胃泰颗粒脾胃虚寒香砂养胃丸7附子理中丸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为主,凉温适宜,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2、保持心情愉快,适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一 9 一5胁曬胁痛可见于西医学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 脓肿、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临床以 胸部两侧由腋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间的部位发生的疼痛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 所致

14、的脉络不通,亦或是肝阴不足所致的脉络失养,导致“不通 则痛”。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肝气郁结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的变动而增减瘀血停着胁痛如剌,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肝胆湿热胸胁闷痛,口苦口粘,或见目黄或身黄,小便黄二、单方验方1、金钱草汤金钱草10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可清热化湿,利胆排石,治疗因急、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胁痛。2、威灵仙汤威灵仙60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一剂。可通络止痛,治疗 因胆石症引起的胁痛。尤其对于肝胆管泥砂样结石疗效显著。三、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刮痧部位:胁部(期门、前臂(支沟、下肢外侧阳陵泉、足 三里、足部(太冲。每个部位12分钟。2、穴位按摩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胁痛,在耳全息穴胆区找压痛点,按-10 - 揉三分钟。按揉肝俞、胆俞各2分钟,摩揉右上腹2分钟,按揉三 阴交、胆囊穴各1分钟。治疗胆石症引起的胁痛,在脚全息穴肝、胆区找压痛点,按 揉3 5分钟。按揉胆俞、中脘、阳陵泉穴各2分钟。在耳全息穴 胰、胆区找压痛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四、中成药治疗证型用 药肝气郁结逍遥丸(颗粒瘀血停着血府逐瘀丸(胶囊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7消炎利胆片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避免油腻和暴饮暴食。2、了解病情,消除疑虑,树立信心。3、动静结合,避免劳累。-11 -头曬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出现在多 种急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