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239547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20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素养全练素养全练 2020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一、选择题 1 1.(2018湖南郴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极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谋求全球霸权,而苏联的强 大及共产主义的影响阻碍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于是美国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 定资本主义的冷战政策。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D.华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A 2 2.(2018海南)右面漫画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反映了这一计划在复兴欧洲经济的同 时( ) A.控制了西欧

2、各国 B.冲击了西欧民主 C.促进了欧洲联合 D.摧残了欧洲文明 答案:A 解析:1947 年,“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一方面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另一方面是打开西欧大门,控制西 欧。故本题选 A 项。 导学号 08484038 3 3.(2018江苏南京)“1990 年 1 月 1 日,成千上万名柏林人在新开放的柏林墙边载歌载舞,庆祝柏林城结束 铁幕的分隔仅仅 10 个月之后,科尔成为全德领导人。”材料反映的是( ) 2 A.匈牙利的改革B.柏林墙的修筑 C.德国重新统一D.两极格局结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东欧剧变。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剧变。柏林墙被打开,这

3、也就标志 着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故本题选 C 项。 4 4.(2018湖南长沙)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俄国、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 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 系。”为“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 A.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成立联合国 C.成立欧盟 D.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5 5.(2018四川成都)数据图表蕴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下图是 20 世纪 50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 长率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日本和联邦德国经济增长

4、较快 B.英美法三国经济持续走下坡路 C.美国逐步失去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 D.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答案:A 3 6 6.(2018湖南邵阳)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 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 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 ) A.完全肯定B.全盘否定C.客观公正D.不置可否 答案:C 7 7.(2018山东菏泽)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D.信息化

5、贯穿全过程 答案:C 导学号 08484039 8 8.(2018湖北潜江)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新科技,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 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 A.科技革命经济实力政治格局 B.政治格局科技革命经济实力 C.经济实力科技革命政治格局 D.科技革命政治格局经济实力 答案:A 9 9.(2018山东滨州)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 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对此应有 的认识是( ) 4 人类面临着许

6、多挑战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挑战与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应充分发挥联合国 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A.B. C.D.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社会。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恐怖主义、地区矛盾等问题使得当今世界并不太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故本题选 C 项。 “拯救”人权 1010.(2018山东聊城)右边的漫画“拯救”人权的寓意是( ) A.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 C.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 D.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冲突加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霸权主义。根据图片

7、内容可知美国打着“拯救”人权的名义,实际是在进行武装干涉。故本题 选 B 项。 二、非选择题 1111.(2018山东泰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 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15 世纪到 17 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 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 5 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 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

8、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 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 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生产力的 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 世纪 70 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 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 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 西欧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

9、那时起到 21 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 1958 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 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 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 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 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 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

10、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 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将充分依靠 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 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 任共同体。 材料五 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 年 3 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 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 财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谋,也为世界谋,奏响合作共赢的

11、时代强音,汇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 哪些。 (2)材料三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三,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在新时期提出了什么新理念。 6 参考答案:(1)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 (写出 1 点即可) (2)欧元。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欧洲一体化的加深)。 (3)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

12、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 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 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坚持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等。(写出两点即可)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212.(2018山东淄博)近现代德国的兴衰影响欧洲乃至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 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据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下面是德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 件 1945 年 苏美英法四国按照雅尔

13、塔会议协议,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各占领区的管辖 措施不尽相同 1949 年 英法美占领区成立联邦德国,首都定为波恩;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定都柏林。两者都 是独立主权国家 1951 年 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互为宿仇的法德两国开始和解,欧洲一体化 开始起步 1961 年 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壕沟、铁丝网等组成的边防设施,俗 称柏林墙,希望以此阻挡西方势力的渗透 1970 年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向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敬献花圈,后又自发下跪,为 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为自己的民族赎罪,向曾被奴役的国家请求重 归

14、于好,史称“华沙之跪” 197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联邦德国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建交 1990 年 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民主德国整体加入联邦德国。柏林成为新“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的首都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 7 材料三 据新华社报道,2013 年 4 月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提出“工业 4.0”战略,以建立智能工厂、 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为三大主题,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生产模式,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1)德国何时首次成为“世界性强国”?请作出判断,并列举史实说明。 (2)以“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必然涉及表格中哪些事件?为什

15、么?(写出两件即可; 分别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指出德国“工业 4.0”战略的基本特点。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工业 1.0”“工业 2.0”“工业 3.0”各以哪件事为代表,各自特点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1)判断: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史实: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位; 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国家矛盾激烈;德国组建三国同盟,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2)事件:1945 年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理由:分区占领各自管辖,是后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各自建 立的内在原因。事件:1949 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成立。理由: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 两国建立致使德国分裂局面形成。事件:1961 年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理由:柏林墙不利于东西之间的往 来,加剧了分裂对立局势。事件:1990 年民主德国拆除柏林墙。理由:民主德国整体加入联邦德国,德国成 为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答出以上任意两个事件即可。) (3)特点:在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或个性化和数字化)。事件:“工业 1.0”指工业革命,特点是机器的发明 和使用。“工业 2.0”指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工业 3.0”指第三次科技革命(或新技 术革命),特点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或信息化)。 全能测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