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8923859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教材通过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择的原因。图3.3是本单元核心原理的概念图,是本节教材内容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需反复运用,培养学生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P43的三个活动的设计意图为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对学生探究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P44案例1的运用

2、在于说明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农业区位差异的比较,使学生学会进行地理区域比较的方法和思想。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2理解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3根据相关资料,运用农业区位理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二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景观图的比较,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2.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3.通过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2.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学会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3.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

4、案例。【教学难点】:1.正确应用农业区位理论、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通过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分析,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的资料和图片【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对城市学生来说,农业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的事物,本节课教材中所展现的图片和材料,如湄南河的水稻种植业、澳大利亚牧场,对多数学生都是比较陌生的,为了使这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可以从乡土地理入手,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设计本节课。立足于学生活动和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活动讨论法,辅以对比法等。【教

5、学方法】:读图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式学习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图片展示: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业、江汉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大兴安岭的林业、海南的渔业、云南的花卉业。师:什么是农业生产? 答: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就是农业多媒体展示:杜牧的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师: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快马加鞭,快速送达。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为什么杨贵妃不能吃到北方生产的

6、荔枝? 答:因为荔枝是热带地区的水果,北方的气候条件不适宜荔枝的生长。师总结:(前人不是没有做过,当年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极刑)在人类的所有生产活动中,农业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密切,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大,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农业地域的形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板书)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1、图片形象而直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概念。2、通过语文课中学过的诗句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教学承转过渡读图指导板书活动设计与小组协作1板书延伸探究规律总结学

7、生活动2:合作探究关注热点材料典型例题分析课堂练习承转、过渡活动与探究3板书规律总结典型例题分析课堂练习课堂小结1承转、过渡活动与探究3思维拓展课堂小结师:请同学们读P42教材图3.1“泰国渭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图3.2“澳大利亚牧场”,先在世界地图上找到这两个国家,讨论分析这两张图表现的农业景观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答: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两地的农业景观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由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的自然条件不同所造成的。 【学情预设】学生的描述可能是多方面的,会有许多观点,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师 :(总结)

8、位置的不同实际上指的是区位的不同。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即在什么地方?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的牧羊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即受什么影响?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图3.3)。(板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在什么地方(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关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受什么影响学生活动1:如果给你一块土地,你要选择种植什么作物?需要考虑什么因素?活

9、动设计:将班级分为4个小组,可选择以下四个区域或自主选择某一地区:海南岛东部沿海平原、东北平原、江南丘陵 、华北平原资料提供:不同作物的习性如下:花生:对热量要求较高,亚热带、暖温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油菜 喜凉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 小麦 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 茶叶 喜温好湿,喜酸好阴,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地区 水稻 性喜暖湿,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 苹果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玉米 性喜暖湿,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柑橘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 大豆 适宜于夏季高温的温带地区棉花 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 黄麻 喜高温,水分

10、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结果展示:学生分别展示其结论,并叙述理由。活动小结: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板书)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 : 气候类型,特点,是否适宜?地形: 地形类型,是否平坦开阔?土壤: 土壤类型,是否肥沃?水源: 河湖、冰雪融水、地下水,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是否广阔?交通: 是否便利?政策: 是否优惠、扶持?劳动力:是否充足、廉价?机械: 机械化程度高低?科技: 是否发达,经验是否丰富?延伸探究:展示武夷山的茶园、山东丘陵的花生、华北平原的冬小麦、东北平原的春小麦。问题设计:1.为什么同是平原地区,华北平原是冬小麦,而东北平

11、原是春小麦?2.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又香又甜?3.为什么内蒙古东部是牧业而同纬度的松嫩平原是种植业为主?师:(总结)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如下: 1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说明气候光热条件影响农作物分布、复种指数、产量高低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亚热带的柑橘;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地形坡度过大的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升高而有所不同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三江平原的种植业;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水源影

12、响农业的种植方式及农业类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的分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农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西北的灌农业或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说明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形成的以蔬菜、肉、乳等为主的农业基地以及园艺业;订单农业交通运输影响商品农业的分布;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较高方便快捷的交通,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荷兰成为世界花卉生产基地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政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商品粮农业基地建设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要以机械化为基础美国、澳大利亚、我国东北等地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水田农业科技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