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1《坛经》两则教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8919449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1《坛经》两则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1《坛经》两则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1《坛经》两则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1《坛经》两则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1《坛经》两则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1《坛经》两则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坛经两则(学案)衡阳市一中高二语文组教学目标:1、了解佛教的基本要义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2、领悟“不立文字”“以心传心”“顿悟”“直指人心”等禅宗教义,批判的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3、学以致用,以禅解诗。一、知识链接(一)什么是“佛”?“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佛”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佛”是一个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彻觉悟的人。(二)“佛”的起源 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据说他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20岁时,始感人世生、老、病、死

2、的各种苦恼,又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寻访师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开始时,他在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学习禅定,后在尼连禅河畔独修苦行,进而至伽耶(菩提伽耶)毕钵罗树下深思默想,经过7天7夜之后,终于“悟道成佛”,这一年他35岁。之后,他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任教,历时45年,从者甚众,流传下来,称为佛教。(三)“佛”与中国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

3、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佛教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得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它们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八宗。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唐朝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太平天国时期,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态度。清末民国以后,新思

4、想、新文化的兴起以及科学、民主的提倡,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加之国民革命的爆发,致使佛教日逐衰落。(四)禅宗思想 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以六祖慧能的言教坛经为经。 禅宗的主要思想: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

5、成佛等。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二、研读坛经 (一)疏通字词言下: 信禀:住: 汝即须速去:事由: 法即一宗:何以渐顿: 见有迟疾:(二)佛理初探1、慧能受法中弘忍的教诲有几层意思?如何理解?2、南能北秀中南能北秀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三)思考讨论坛经两则中有哪些佛教思想对于现实人生具有启示意义?找出来,说说理由。三、诗意禅趣 1、 这两首偈子,哪一首更为高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 2、品

6、读诗歌,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佛理禅趣?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注解:中岁:中年;道:佛教;值:遇到。胜事:美好的事四、链接高考(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涅盘经)(2)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坛经(译文:菩提本来就是清净的,人只要像菩提一样保持内心的清净,直接就成了佛。)(3)“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坛经注:累劫:连续数劫,谓时间很长。(一)上述文字表现禅宗怎样的思想主张?(3分)(二)请结合其中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禅理

7、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唐无尽藏比丘尼)的感悟。(9分)五、佛理集锦不可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无事不登三宝殿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悟性如光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带

8、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送一轮明月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礼物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