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90265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技术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元元 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综合布线工程用户需求分析,7.1 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7.2 综合布线与建筑物整体工程的关系 7.3 需求分析,7.1.1 网络系统组成 7.1.2 局域网拓扑 7.1.3 计算机局域网通信标准 7.1.4 典型方案举例,继续,7.2.1 综合布线工程与土建工程的配合 7.2.2 综合布线工程与装潢工程的配合 7.2.3 建筑物现场勘察,继续,7.3.1 什么是需求分析 7.3.2 需求分析面临的困难 7.3.3 需求分析的方式和基本要求,继续,7.1.1 网络系统组成,一个网络系统一般由网络平台、传输系统、交换系统、接入系统、布线系统、网络互联设备和服务器等组成。,7.1.2 局

2、域网拓扑 局域网通常是分布在一个有限地理范围内的网络系统,一般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只有几公里,局域网专用性非常强,具有比较稳定和规范的拓扑。常见的局域网拓扑如下: 星形结构 树形结构 总线形结构 环形结构,1. 星形结构 这种结构的网络是各工作站以星形方式连接起来的,网中的每一个节点设备都以中防节为中心,通过连接线与中心局域网节点相连,星形结构的网络拓扑如图7-1所示。 优点:星形结构网络传输速度快,并且网络构形简单、建网容易、便于控制和管理。 缺点:网络可靠性低,网络共享能力差,并且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则导致全网瘫 痪。,图7-1,2. 树形结构 树形结构网络是天然的分级结构,又被称为分级的集中

3、式网络,树形结构的网络拓扑如图7-2所示。,图7-2,优点:网络成本低,结构比较简单,在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每个链路都支持双向传输,并且,网络中节点扩充方便、灵活,寻查链路路径比较简单。 缺点:但在这种结构网络系统中,除叶节点及其相连的链路外,任何一个工作站或链路产生故障会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3. 总线形结构 总线形结构网络是将各个节点设备和一根总线相连,总线形结构的网络拓扑如图7-3所示。,图7-3,优点:总线形结构网络简单、灵活,可扩充性能好,所以进行节点设备的插入与拆卸非常方便。另外,总线结构网络可靠性高、网络节点间响应速度快、共享资源能力强、设备投入量少、成本

4、低、安装使用方便,当某个工作站节点出现故障时,对整个网络系统影响小。因此总线结构网络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网络。 缺点:但是由于所有的工作站通信均通过一条共用的总线,所以,实时性较差。,4. 环形结构 环形结构是网络中各节点通过一条首尾相连的通信链路连接起来的一个闭合环形结构网,环形结构的网络拓扑如图7-4所示。,图7-4,优点:环形结构网络的结构也比较简单,系统中各工作站地位相等,系统中通信设备和线路比较节省。在网中信息设有固定方向单向流动,如果某个工作站节点出故障,此工作站节点就会自动旁路,不影响全网的工作,所以可靠性高。 缺点:环网中,由于环路是封闭的,所以不便于搁充,系统响应延时长,且信息

5、传输效率相对较低。,7.1.3 计算机局域网通信标准 目前的计算机局域网基本上都采用以广播为技术基础的以太网通信协议,根据以太网的发展状况,可以分为10Mbit/s以太网、100Mbit/s以太网(快速以太网)、1000Mbit/s以太网(吉比特以太网);也有部分计算机局域网采用ATM通信协议。,10Mbit/s以太网 10Mbit/s以太网是早期的以太网系统主要采用的网络协议, 为网络中的每个用户动态地分配专用的10Mbit/s连接,通常出现 在DSL或Cable Modem的ISP(WAN)接口。 10Mbit/s以太网基于 CSMA/CD(载波监听多 路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方式,采用共享

6、信道的 方式实现计算机之间的 通信。,图7-5 CSMA/CD原理,10Mbit/s以太网根据其使用的通信介质的不同,可分为10Base2、 10Base5、10BaseT、10BaseF等多种标准,10Mbit/s以太网线缆 标准。,2. 100Mbit/s以太网 其速率为100Mbit/s,通常称其为快速以太网。,根据规范的定义,快速以太网可以运行在UTP和光纤上,100Mbit/s快速以太网标准可分为100Base-TX、100Base-FX、100Base-T4三个子类, 100Mbit/s以太网线缆标准,3. 1000Mbit/s以太网 在对建筑物群子系统、建筑物干线子系统和网络数据

7、中心模块进行互联和设计的时候,1000Mbit/s以太网是最有效的选择。,1000Mbit/s以太网有的主要标准有1000Base-CX、1000Base-T1000Base-SX、1000Base-LX、1000Base-ZX,1000Mbit/s以太网线缆标准,4. 10Gbit/s以太网 10Gbit/s以太网能够为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网络提供很多潜在的应用。10Gbit/s以太网的主要作用就是汇集多个1000Mbit/s以太网网段,进而组建单个高速主干网络。,10Gbit/s以太网主要运行在光纤介质上,主要使用的标准有10GBase-CX4、10GBase-SR、10GBase-LX4、1

8、0GBase-LR、10GBase-ER、10GBase-ZR、DWDM等,10Gbit/s以太网线缆标准,5. 异步传输模式ATM ATM是将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优点相结合的网络技术。ATM是一项数据传输技术,是实现B-ISDN的业务的核心技术之一。,(1)ATM信元 ATM是一项信元中继技术,数据分组大小固定。ATM信元结构如图7-6所示。其中信头部分包含了选择路由用的VPI(虚通道标识符)/VCI(虚通路标示符)信息,因而它具有分组交换的特点。它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在协议上它将OSI第二层的纠错、流控功能转移到智能终端上完成,降低了网络时延,提高了交换速度。,图7-6 ATM信元结构,(2

9、)ATM连接模式 ATM采用面向连接的传输方式,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信元,通过虚连接进行交换。ATM真正具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双重性,ATM面向连接,它需要在通信双方向建立连接,通信结束后再由信令拆除连接。 图7-7 ATM网络连接,(3)ATM应用 ATM用作公司主干网时,能够简化网络的管理,消除了许多由于不同的编址方案和路由选择机制的网络互连所引起的复杂问题。 通过ATM技术可完成企业总部与各办事处及公司分部的计算机局域网互联,从而实现公司内部数据传送、企业邮件服务、话音服务等等,并通过上联Internet网实现电子商务等应用。,图7-8 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组网拓扑,1. 小型计算机局

10、域网组建方案简介 小型计算机局域网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计算机局域网。 在组建小型计算机局域网时,只需选择一台配置较好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其他主机用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到服务器即可。这样组建起来的计算机局域网,不但可以保证网络的带宽,也可以为计算机局域网接入Internet提供有效的升级空间,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组网拓扑如图7-8所示。,7.1.4 典型方案举例,图7-8 小型计算机局域网的组网拓扑,2. 中型计算机局域网组建方案简介 中型计算机局域网通常指用户人数在100人到500人之间的计算机局域网,这种网络在企业、政府、科研及教育等单位比较常见。 双接口1000Mbit/s模块中一个接口可连接服

11、务器,另一个接口可与其他交换机建立千兆连接,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对带宽的需求。用户接入则可通过级联10Mbit/s/100Mbit/s交换机来增加端口数量。该方案的特点是性价比较高、即插即用、无需配置。中型计算机局域网的组网拓扑如图7-9所示,图7-9 中型计算机局域网的组网拓扑,3. 大型计算机局域网组建方案简介 大型计算机局域网一般适用于网络用户数在1000人以上的区域,如校园、医院、数码社区等,其网络结构主要包括主干网,楼内局域网、拨号网、网络布线系统和楼内网络布线系统等。 (1)主干网 (2)楼内局域网 (3)拨号网 (4)网络布线系统 (5)楼内网络布线系统,返回,7.2.1 综合布线工

12、程与土建工程的配合,综合布线工程施 工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管线系统的安装和设备间及楼层配线间的定位,第二阶段:线缆系统的安装。,第一阶段需注意综合布线工程与土建工程的配合;第二阶段需注意综合布线工程与水电气工程、楼宇自动化工程及装潢工程的配合。,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 楼层配线间 电缆竖井 暗敷管道系统,1. 通信线路引入房屋建筑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都需要对外连接,其通信线路的建筑方式应采用地下管路引入,以保证通信安全可靠和便于今后维护管理(包括直埋电缆或直埋光缆穿管引入方式),具体配合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1)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线路的地下管道引入房屋建筑的路由和位置,应与房屋建筑设计单位协

13、商决定。 2)引入管道的管孔数量或预留洞孔尺寸除满足正常使用需要外,应适当考虑备用量,以便今后发展,要求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2. 设备间部分 建筑物配线架均设于专用设备间内,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枢纽部分。在设备间的有关设计和施工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时候,对于设备间的设置及其位置,可考虑与其他系统配套安装保安设备的房间合用,以节省房间面积和减少线路长度,但要求各个系统安装主机的房间在建筑设计中尽量相邻安排。(设计出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 b)设备间的面积应根据室内所有通信线路设备的数量、规格尺寸和网络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留有一定的人员操作和活动面积,一般不应小于10m2

14、。 c)在设备间内不得留有煤气管、上下水管等管线,以免对通信设备发生危害,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3. 建筑物干线子系统部分 建筑物干线子系统部分的线缆从建筑物的底层向上垂直敷设到顶层,形成垂直的主干布线,一般采取在上升管路(槽道)、电缆竖井和上升房等辅助设施中敷设或安装。 在建筑设计时,对上升管路的数量(或槽道的尺寸)、电缆竖井和上升房的大小及防火等工艺要求,应与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互相配合,共同研究确定。 4. 楼层水平子系统部分 楼层水平子系统分布在建筑物中的各个楼层,几乎覆盖各个楼层的整个面积,它是综合布线系统中最为繁琐复杂,但非常重要的部分,具有分布较广、涉及面宽、最临近用户等特点。因此

15、,它与建筑设计和施工常有矛盾,必须协作配合,加强协调。它涉及楼层水平布线的管路或槽道的路由、管径和槽道规格、通信引出端的位置和数量、预留穿放线缆的洞孔尺寸大小以及各种具体安装方式等问题。此外,水平布线的敷设和楼层配线架及通信引出端的安装以及预留洞孔的尺寸,都要结合所选用的设备型号和线缆规格要求,互相吻合。,7.2.2 综合布线工程与装潢工程的配合 当建筑物内部装潢标准较高时,尤其是在重要的公共场所(如会议厅和会客室等),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时间和安装方法必须与建筑物内部装潢工程协调配合,以免在施工过程中相互影响和干扰,甚至发生彼此损坏装饰和设备的情况。为此,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

16、均以建筑的整体为本,主动配合协作,做到服从主体和顾全大局。,1. 设计配合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资料和装潢设计情况进行,布线设计和装潢设计之间必须经常相互沟通,使其能够紧密结合。前期配合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期施工中的配合情况。 2. 工期配合 在工程施工中,对于综合布线的工期与装潢工程的工期,应做到以下两点: 管线系统工程要先于装潢工程完成 设备间、配线间和工作区的安装工程要在装潢工程之后完成,3. 设备间装潢施工的配合 设备间一般由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人员设计,装潢工程人员施工。,设备间的装潢要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定(GB 501741993)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2000) 计算场站安全要求(GB 93611988)等,设备间的装潢设计,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室内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设备间的装潢施工要注意以下几点: 室内无尘土,通风良好,要有较好的照明亮度。 要安装符合机房规范的消防系统。 使用防火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