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591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用汽车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冯晋祥 第八章(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文,第八章 厢 式 汽 车,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厢式汽车的车厢 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用途及分类 第四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制冷装置及其布置 第五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隔热车厢 第六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热工参数,正文,第一节 概 述,一、厢式汽车的定义与功能 二、厢式汽车底盘与车厢的选择,正文,二、厢式汽车底盘与车厢的选择,1.底盘的选择 2.车厢的选择,正文,第二节 厢式汽车的车厢,一、厢式汽车的主要参数 二、车厢要求 三、车厢结构 四、车厢与底盘的连接,正文,一、厢式汽车的主要参数,1.车厢容积 2.车厢地板高度 3.整备质量 4.质心高度,正文,二、车厢要求,1.车厢要求 2.车厢布置,正文

2、,1.车厢要求,1) 车厢设计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汽车的使用面积和载货量,车厢的使用面积完全取决于它的空间和形式,空间的大小一般应与货物的标准包装成倍数关系,形状以长方形为佳。 2) 校核厢式汽车的最大装载质量和车厢容积。 3) 合理的外形。 4) 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减少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损失。 5) 在保证车厢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车厢质量,以利于提高装载质量,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 6) 具有良好的制造和装配工艺性。,正文,三、车厢结构,1.车厢骨架 2.车厢蒙皮 3.车厢附件,正文,图8-1 车厢底板骨架结构图,正文,图8-2 外蒙板的截面形状 a)三角形截面 b)矩形截面 c)

3、弧形截面,正文,3.车厢附件,(1) 车厢门 车厢一般设置后门,有利于货物的装卸和行车安全。 (2) 车厢窗 货厢式汽车的车厢一般不装开启或固定式的玻璃窗,但是为了便于驾驶员能直接观看到车厢内货物的情况,有时要在车厢前围上开设一个固定式的玻璃窗。 (3) 密封条 车厢门关闭后应密封,以防灰尘和雨水浸入厢体内。 (4) 门梯 车厢地板位置离地大约1000mm左右,为了便于装卸货物,通常在门下部装有门梯。,正文,图8-3 装饰压条,正文,表 8-1 车厢门的开启角,正文,(3) 密封条,1) 有良好的弹性,保证密封可靠。 2) 有一定的抗老化性能,即在阳光、空气及雨水之中不发生硬化和碎裂。 3)

4、有耐候性,在-4050的温度范围内能起作用。 4) 强度好且耐磨。 5) 便于成形和装配。,正文,图8-4 车厢车架连接角铁与装配 a)紧固前 b)紧固后 c)紧固不牢,正文,第三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用途及分类,一、冷藏保温汽车的定义与用途 二、冷藏保温汽车的分类,正文,二、冷藏保温汽车的分类,1.按有无制冷装置分 2.按制冷装置的制冷方式分 3.按专用设备的功能分,正文,表8-2 机械冷藏汽车调温范围,正文,表8-3 非机械式冷藏车保温范围表,正文,表8-4 加热冷藏车允许环境温度,正文,第四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制冷装置及其布置,一、机械制冷 二、液化气体制冷 三、固体制冷 四、冷板制冷装置,正

5、文,一、机械制冷,1.机械制冷装置的特点 2.机械制冷装置的结构原理 3.机械制冷装置的布置,正文,2.机械制冷装置的结构原理,(1) 机械、仪表部件功能原理 压缩机1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制冷剂内能的装置,多为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2) 制冷、融霜、加热工况工作原理 该制冷机的制冷工况如图8-6所示,三通阀5的阀芯在弹簧力作用下处于图示左端位置,阀口A、B相通,溢流控制阀27和电磁阀24关闭,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6,冷却成液体(尚存有蒸汽),经单向阀7进入贮液罐8。,正文,图8-5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原理 1压缩机 2风扇 3冷凝器 4贮液罐 5过滤器 6热交换器 7膨胀阀 8蒸发器

6、 9气液分离器,正文,图8-6 THERMO KING NWD型制冷机结构原理 1压缩机 2排气阀 3排气胶管 4排气管 5三通阀 6冷凝器 7单向阀 8贮液罐 9窥测镜 10贮液罐出口阀 11液管 12干燥过滤器 13热交换器 14膨胀阀 15膨胀阀温度传感器 16膨胀阀感温毛细管 17膨胀阀分配管 18蒸发器 19气管 20气液分离器 21压缩机吸气管 22吸气管 23调压阀 24电磁阀 25热气管 26融霜加热盘管 27溢流控制阀 28溢流阀 29蒸发器风门,正文,3.机械制冷装置的布置,(1) 整体式制冷机组 整体式制冷机组均为独立式,这种制冷机组一般装在车厢的前壁上部,有冷凝器横置式

7、和纵置式两种。 (2) 分体式非独立式制冷机组 这种制冷机组本身不带动力,需依靠汽车发动机来驱动压缩机,其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三大部件,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分体式。,正文,图8-7 分体式机械冷藏汽车整车布置图 a)顶置式 b)前置式 c)下置式 1汽车底盘 2隔热车厢和连接装置 3冷凝器 4蒸发器 5电机及备用压缩机 6压缩机,正文,二、液化气体制冷,1.液氮制冷装置 2.液氮制冷装置的特点,正文,图8-8 机械制冷装置布置示意图 1车厢 2主机(冷凝器+蒸发器) 3控制表盘 4压缩机,正文,图8-9 液氮制冷装置示意图 1控制表盘 2恒温操纵箱 3控制阀 4溢流阀 5液氮罐 6

8、温度传感器 7喷液管 8喷液管支架 9紧急开关,正文,三、固体制冷,1.水冰及盐冰制冷 2.干冰制冷,正文,图8-10 独立式冷板制冷冷藏车 1汽车底盘 2隔热车厢和连接装置 3制冷机 4冷板 5电源接线箱 6通风装置,正文,四、冷板制冷装置,1.独立式冷板制冷装置 2.非独立式冷板制冷装置,正文,图8-11 非独立式冷板制冷冷藏车 1汽车底盘 2隔热车厢和连接装置 3冷板蒸发器盘管接口盒 4冷板,正文,第五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隔热车厢,一、隔热车厢的结构 二、隔热层 三、断热桥 四、车厢蒙皮 五、车厢门 六、车厢附件 七、典型隔热车厢,正文,一、隔热车厢的结构,1) 分片拼装式车厢适合于用复合

9、板预制粘接工艺。 2) 整体隔热层式车厢采用聚氨酯注入发泡工艺,使车厢隔热层形成一个整体,具有隔热性能好、车厢强度高,自重轻、有效容积大等特点。,正文,图8-12 隔热车厢 1前示宽灯接线 2车厢内照明灯 3后示宽灯 4紧急蜂鸣器开关 5侧壁导风条 6右后门外密封条 7右后门内密封条 8后门导风条 9后排水孔 10铝合金门槛 11铝型材地板 12踏板式后保险杠 13后门锁扣 14门锁杆支座 15门锁杆 16门把手上固定座 17门把手下固定座 18门把手 19尾灯 20门铰链 21左后门外密封条 22门铰链支座 23前排水孔 24前壁导风条,正文,二、隔热层,1.隔热层材料的基本要求 2.隔热层

10、材料的种类 3.隔热层厚度,正文,1.隔热层材料的基本要求,1) 采用泡沫均匀、密度一致且无腐蚀性的微孔型蜂窝结构的泡沫材料,密度越小越好。 2) 热导率越小越好,一般控制在0.045W(mK)以下。 3) 温度稳定性好,在-4070的使用温度范围内,性能不应降低。 4)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承受汽车在各种路面条件下的振动、冲击而不损坏或变形。 5) 吸水性和吸湿性低,抗冻性和抗生物性好,耐腐蚀。 6) 无毒无味,透气性小。 7) 价格低廉,成形容易,可采用充填、浇注、喷涂等工艺形成车厢隔热层。,正文,表8-5 聚苯乙烯泡沫的物理机械性能,正文,图8-13 影响聚氨酯隔热材料热导率的因素,正文

11、,图8-14 传热系数与隔热层厚度的关系 1最大厚度80mm 2最大厚度100mm 3最大厚度120mm,正文,图8-15 不同材料厚度与传热系数的关系,正文,图8-16 隔热车厢断热桥 a)分片拼装式 b)整体骨架式 c)复合板式 1内蒙皮 2辅助骨架 3外蒙皮 4轴芯铆钉 5主骨架 6隔热材料 7压条 8胶合板,正文,五、车厢门,图8-17 门锁机构 a)锁扣为平板形 b)锁扣为凸轮形 1门锁杆 2锁杆支座 3锁扣 4锁扣座 5门把手 6把手锁紧上板 7把手锁紧下板,正文,图8-18 密封条的截面形状,正文,图8-19 排水管结构,正文,七、典型隔热车厢,1.整体结构式车厢 2.分片组装式

12、车厢,正文,图8-20 车厢整体骨架,正文,图8-21 整体隔热式车厢 1前上包边件 2前壁导风条 3前壁内板 4前壁辅助骨架 5前壁主骨架 6前壁外蒙皮 7前下包边件 8底架前横梁 9前侧木方 10前侧包边件 11前侧包边件 12顶前压条 13前角外压板 14前角内压板 15顶板外蒙皮 16隔热层 17顶板主骨架 18顶板辅助骨架 19顶板内蒙木板 20顶板后木方 21顶后上包边 22顶后压条 23上外后门框 24侧上包边件 25侧壁主骨架 26侧壁辅助骨架 27侧角上压板 28侧壁外蒙皮 29侧壁内蒙木板 30侧壁导风条 31前下内包边件 32排水管 33底板前木横梁 34底板木横梁 35

13、底架横梁 36底板外蒙木板 37异形铝材地板 38底板木骨架 39底板后地板型材 40前侧内压板 41前侧内压板 42侧壁辅助骨架 43侧壁主骨架 44侧壁后骨架 45上内后门框 46后门内蒙皮 47后门内蒙木板 48后门内导风条 49后门框上木方 50工字密封条 51密封条横压板 52大三角形密封条 53后门骨架 54后门外蒙皮 55后门外蒙木板 56下内后门框 57后门框下木方 58加强板 59下外后门框 60后门内蒙压条 61底板内蒙压条 62侧内后门框 63密封条竖压板 64侧外后门框 65侧壁后骨架压板 66内侧底包边件 67侧底挡板,正文,图8-22 分片组装式车厢 1后门及后门框

14、 2左侧板 3顶板 4制冷机开口 5前板 6侧门 7右侧板 8底板 9护板 10异形地板 11空气导流槽,正文,第六节 冷藏保温汽车的热工参数,一、隔热车厢传热系数 二、车厢漏气倍数 三、车厢内调温范围与精度 四、制冷(加热)装置的制冷(加热)量,正文,一、隔热车厢传热系数,1) 车厢壁的隔热性能(与厢壁结构、隔热材料和隔热层厚度等有关)。 2) 车厢的密封性能(与车厢的结构形式和车门的密封形式等有关)。 3) 车厢外表颜色。,正文,表8-6 冷藏汽车厢内调温范围及传热系数,正文,表8-6 冷藏汽车厢内调温范围及传热系数,正文,表8-7 车厢K值分类,正文,表8-8 各类车厢的漏气倍数,正文,

15、表8-9 主要易腐食品运输适温,正文,表8-9 主要易腐食品运输适温,正文,表8-9 主要易腐食品运输适温,正文,四、制冷(加热)装置的制冷(加热)量,1.车厢隔热壁传热系数的计算 2.隔热车厢热负荷计算 3.制冷(加热)装置的制冷量(加热量)的计算,正文,1.车厢隔热壁传热系数的计算,(1) 车厢隔热壁的传热过程 隔热车厢各壁板(顶板、底板、左右侧壁、前壁、后门等)均视为隔热壁,由于车厢隔热壁内外存在一定的温差,故热量从隔热壁一侧的热流体中传至另一侧的冷流体中有三个过程:高温一侧空气中的热量传至高温一侧隔热壁表面;隔热壁内的导热,即热量从隔热壁的高温一侧表面传至低温一侧表面;热量从隔热壁低温一侧表面传到低温一侧的空气中。 (2) 车厢隔热壁内部的传热 车厢隔热壁内部的传热形式主要是热传导,若把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用符号q表示,则傅里叶定律可表述为:,正文,表8-10 常用材料的热导率值,正文,2.隔热车厢热负荷计算,1) 单位时间内从车厢隔热壁传入车厢内的热量为 2) 单位时间内车厢的漏热量2(W)为 3) 太阳辐射的热流量3(W)为 4) 装卸货物时开门传入的热流量4(W)为 5) 单位时间内车厢内装载货物的发热量5(W)为 6) 车厢内风机和照明灯的热流量6(W)为 7) 单位时间内车厢厢体预冷时所消耗的热量7(W)为 8) 车厢内货物预冷时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