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4308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李海峰课件 23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与保障体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一讲要点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基本特征; 委托代理关系及法人治理结构; 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第四节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对国民经济活动从总量与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和引导。 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精密联系的经济范畴。,一、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一)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 (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四)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一)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按比例分配资源,在通

2、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同时,需要由政府进行宏观上的指导、调控,防范结构失衡和总供求的失衡。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客观上要求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避免和减少由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带来的损失。,(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不经济,这需要由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来解决。 当今,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的自由市场经济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知识点:,市场失灵是指在

3、存在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即在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公安等部门和市政维护、交通安全等公共物品和劳务方面,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方式不能对相应的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公共产品的价格变化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市场不经济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的一些不经济现象。例如:企业生产活动所排泄的废水、废气、烟尘等废气物引起的环境问题,不仅对其他企业的生产和社会成员的生活造成危害而且,企业获取的利润远不够用于治理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首先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根本目的的需要。为了减少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导致的经济运行的失衡,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经济

4、发展战略目标和生产目的,政府必须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其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通过先富帮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这一立足点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要求更高,而这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四)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由于改革要涉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协调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单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是不可能的,并且还会导致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加剧和经济的波动,使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混乱。因此,必须通过宏观经济调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创造条件。,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5、1)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它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加,又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总量上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之上。,(2)增加就业,扩大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劳动力要素,而且能促使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 增加就业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3)稳定物价,物价总水平的大体稳定,是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保证。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带来价格紊乱,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等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

6、记录。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管理等手段,保持国际收支的正常和平衡。,三、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1、计划手段 计划手段是通过政府所制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经济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3、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

7、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4、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补充说明,计划、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组成宏观调控手段体系。 由于经济手段更贴近市场经济原则,所以综

8、合运用各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为主。 计划手段为经济手段指明了方向,法律手段为保证经济手段有效地发挥调节作用进行监督、规范。,四、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指导原则和措施。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目标,需要通过各种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实现,这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政策所组成的财政政策体系。 财政收入政策是由税种、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是政府的各种预算拨款,即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政策。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依靠财政

9、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来调节。,平衡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多少要根据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使财政收支大体平衡,这样,对社会总需求不会产生扩张或紧缩影响。 扩张的财政政策也称赤字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使支出大于收入,造成财政赤字。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减税、扩大预算支出的规模。 紧缩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或者减少财政支出,乃至消除赤字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一般是在经济过热,出现总需求膨胀时采用。主要政策措施有增税、减少预算支出规模。,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为实现宏观调控而由国家制订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 由信贷政策、利率政

10、策、汇率政策所构成的。 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 稳定货币是使货币供应量大体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从而使物价基本稳定。,一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的供给,以刺激总需求增长。 二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投放,缩小贷款规模,抑制总需求。 三是均衡货币政策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货币供应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增长相适应,也就是能够实现物价稳定,同时又能满足与之相适应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三大手段或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律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存的存款占各商业银行所吸收到的全部存款的比率。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

11、时的利息率;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经济过热时紧缩性货币政策:,准备金率,使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需求; 再贴现率,从严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和它向企业的贷款;利率,投资需求; 卖出债券,回笼货币,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利率,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准备金率,使货币供应量,利率,投资需求; 再贴现率,放宽贴现条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和它向企业的贷款;利率,投资需求; 买进债券,投放货币,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利率,促进投资需求。,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优化产业结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的总和,

12、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以纠正产业结构扭曲、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就是要使产业组织合理化,以提高产业内企业的活力和效率。 产业布局政策就是政府调节产业区域分布的政策,以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三 大 产 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主要表现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四)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个人收

13、入变动的方向和调整的基本方针、原则。 它包括政策目标选择和实施措施选择。 政策目标选择有:收入结构政策目标选择;收入总量目标选择。 实施措施选择有: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征收个人所得税,实行工资与物价管制,对某些地区、阶层和个人实行津贴和补助等。,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就是完善和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套的宏观调控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国家计划规定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它是调节宏观经济平衡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制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一、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4、,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1)社会保险,即劳动者由于年老、患病、生育、伤残、失业等情况下,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中断劳动而不能获得劳动报酬,本人及供养亲属失去生活收入时,从国家和社会那里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制度。其基本特征为依法实施、政府主办、不以盈利为目的。,(2)社会救助,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防线。,(

15、3)社会福利,即由国家或社会举办的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事业和福利设施。 它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4)优抚安置,即政府对革命烈士家属、现役军人家属、革命残废军人、复员退伍军人提供经济、医疗及其他方面的优待和安置。它是一种带有褒扬、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保障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社会保障体系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状况的重要方面。 建立和健全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发展社

16、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水平相统一、管理服务社会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今后一段时期,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 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实现保值增值。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做好优抚安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