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81972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8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语文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 1212 月质量检测月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2018.12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212 分)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评论家认为,余华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对待世界的态度,有时让人难以理解。该_ 的地方他偏偏平静如水,该掩鼻而过的地方他偏偏_地反复把玩。该悲悯的地方,他又偏偏 _,把应该有的万千愁绪化为_地扑哧一笑。 A.心旌摇荡 饶有兴致 忍俊不禁 没心没肺 B.心惊胆战 情有独钟 轻描淡写 无缘无故 C.心惊胆战 饶有兴致 轻描淡写 没心没肺 D.心旌摇荡 情有独钟 忍俊不

2、禁 无缘无故 2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进入 60 年代,诗歌面貌发生了重大转变, 。 , : , ; ,偏 重于革命的壮志豪情的抒写和斗争精神的表现。 诗歌的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一个产生分化又重新整合的过程 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 另一些诗人以郭小川和贺敬之为代表,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 分化主要产生两种倾向 一些诗人开始刻意追求优美和谐的意境 努力寻找和创造生活的诗情画意 A B C D 3.根据诗中描写的季节,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甲、春季 乙、夏季 丙、秋季 2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

3、风。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 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 4.以下是几位学者探讨“文学怎样讲述中国故事与中国经验”话题时的发言,最契合论题的一项是 (3 分) A历史的风起云涌、传统的塌陷和人伦的巨大改变,便是中国文学讲述的中国大故事,这样 的大故事对世界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B不了解中国当下发生的一切,没有把握中国问题的思想能力,我们的作家就不能算作一个 优秀的作家。 C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凝聚而成的精神遗产继承下去,同时,在当代中国 故事中提炼当代精神核心,构筑

4、中国文艺的内在支撑。 D今天的作家,有责任、有使命让世界听到、读到、看到中国故事,让凸显东方智慧的中国 故事滋养和修复曾偏斜、西化的人类文明。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再上龚舍人书再上龚舍人书 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 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 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 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

5、国养民之术也。 3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民之流亡殍死,思所 以存活之。其术不过发常平、敛富民,为饘粥之养,出糟糠之馀,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某原 其活者,百未有一,而死者白骨已被野矣。此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者也。昔者梁惠王尝移粟 以救饥馑,孟子论而非之,所谓“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 若夫治不由先王之道者,是徒善、徒法也。且五帝、三王之世,可谓极盛最隆,亦不能使五谷 常登而水旱不至。然而无冻馁之民者,何哉?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之备也。某历观古者以还,治 日常少,而乱日多。今宋兴百有馀年,四境之远者至万馀里,其间可桑之野,民尽居之,可

6、谓至大 至庶矣。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而贤者有为之时也。今朝廷公卿大夫不以此时讲求治具,思所以 富民化俗之道,以兴起太平,而一切惟务苟且,见患而后虑,见灾而后救。此传所谓“毂既破 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 ,其云益乎? 某于阁下无一日之好,论其相知,固已疏矣。然自阁下之来,以说干阁下再矣。某固非苟有觊 于阁下者也。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今阁下势 在朝廷,不可谓时不遭矣;居可言之地,不可谓言不用矣。某故感激而屡干于左右者,以此。阁下 其亮之。某再拜。 (选自王文公文集 ,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7、 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 纾:解除 B. 某原其活者,百未有一 原:本来,原本 C. 可谓至大至庶矣 庶:众,众多 D. 以说干阁下再矣 干:求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仓廪,文中指仓库中的粮食,古代仓廪是储藏粮食的仓库。 B. 糟糠,文中指共患难的妻子,古代糟糠是指酒糟和谷皮。 C. 五帝,我国上古神话中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是其中之一。 D. 毂辐,我国古代车辆的两个构件,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 (3 分) 4 此诚旷世不可逢之嘉会,

8、而贤者有为之时也。 (3 分) 某尝谓大丈夫有学术才谋者,常患时之不遭也;既遭其时,患言之不用也。 (4 分) 8. 请概括王安石写作本文的原因。 (4 分) 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111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 910 题。 次韵柳子玉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过陈绝粮二首其一二首其一 苏轼 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 注: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 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图书

9、:本指书籍图 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齐物:整顿,使物齐整。 9.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深?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 分) 10. 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 (5 分) 四、默写(四、默写(8 8 分)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淇则有岸, 。(诗经卫风氓) 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5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布衾多年冷似铁,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 冷眼向洋看世界, 。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五、文学类

10、文本阅读(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4 题。 峡峡 谷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 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峡口处,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 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 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

11、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 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 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 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

12、 6 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 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 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 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 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木柜后

13、面一个 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捉出几张纸币, 撒在柜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 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 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 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 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14、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 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 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2.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描写峡谷,着力突出了它的“险” 、 “奇” 、 “静” ;对四脚蛇的描写,更是以动衬静, 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这些特点。 B小说文字简洁

15、,注重细节描写。 “布旗上有个藏文字” 、 “藏靴上一层细土” ,看似简单的两 句话,却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 C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 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7 D小说以“我”的耳闻目睹为线索,描写神奇的峡谷与质朴的边民,观察细致,笔法老练, 用语奇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3小说中的“骑手”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6 分) 14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为什么这样处 理。 (6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国学的焦灼国学的焦灼 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 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 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肤浅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 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 1840 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创造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 来文化以及 1840 年以后本土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