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81780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6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ro_ENGINEER Wildfire4.0三维机械设计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绪东_ 第7章 点放型特征(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 孔特征,第七章 点放型特征,7-2 壳特征,7-3 筋特征,7-4 拔模特征,基本要求,7-5 圆角特征,7-7 修饰螺纹特征,7-9 小结,7-6 倒角特征,7-8 综合实例,7-10 习题,基本要求,掌握孔的四种放置方式 掌握标准孔各参数的含义 掌握倒圆角方法 掌握倒角方法 掌握拔模的几个基本概念 掌握筋特征的截面画法,7-1 孔特征,孔的创建方法和步骤,线性孔实例,其他类型孔实例,孔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加工方式,主要分为中心孔、阶梯孔、沉头孔、埋头孔等;按照孔的深度形式,可分为通孔和盲孔;按照有无螺纹,可划分为直孔和标准孔,直孔根据创建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简单孔和草绘孔。,创建孔

2、的方法和步骤,创建孔特征的过程如下。 1. 选择命令 在创建了基础特征之后,选择菜单【插入】/【孔】命令,或者选择【工程特征】工具栏 工具,可以打开【孔】操控板。,简单孔,标准孔,矩形轮廓,标准孔轮廓,草绘孔轮廓,孔直径,孔深度类型,孔深度,创建孔的方法和步骤,创建孔特征的过程如下。 2. 放置孔 创建孔时,首先要确定孔的位置。有四种方式可以为孔定位。在【孔】操控板选择【放置】命令,弹出【放置】上滑面板。在【放置类型】列表中可以选择孔的放置类型。,约束列表,钻孔方向反向,类型列表,偏移参照收集器,放置收集器,偏移尺寸,孔的放置方法,孔的放置方法,线性:选择一个放置参照作为钻孔表面,选择两个偏移

3、参照,标注线性尺寸,确定孔的放置位置。为孔定位时,选择一个平面、基准面或者由直线旋转生成的回转面作为钻孔表面,即放置参照,再选择边线、平面或者轴线作为尺寸参照,即偏移参照。偏移参照一般有两个。,孔的放置方法,径向:选择一个放置参照作为钻孔表面,选择一根轴线和一个平面作为偏移参照,标注以偏移参照轴线到钻孔轴线距离为半径的圆半径,以及两轴线确定的平面和偏移参照平面夹角尺寸确定孔的位置。 直径:选择一个放置参照作为钻孔表面,选择一根轴线和一个平面作为偏移参照,标注以偏移参照轴线到钻孔轴线距离为半径的圆直径,以及两轴线确定的平面和偏移参照平面夹角尺寸确定孔的位置。,同轴:选择一根轴线作为放置参照,此时

4、【放置类型】列表中只有【同轴】可用,按住Ctrl键为放置参照选择一面作为其第二个放置参照,生成与放置参照轴线同轴,以第二个放置参照平面为钻孔面的孔。,径向孔,直径孔,同轴孔,孔的放置方法,选取偏移参照后,在【偏移参照】收集器出现偏移参照列表。每个参照后面都 有【约束】列表,定义孔轴线相对该参照的约束形式,有【偏移】和【对齐】两种约束形式。使用【对齐】约束时,孔轴线在参照上,选择【偏移】约束时,在其后会有【偏移尺寸】编辑框,可以定义轴线相对于该参照的偏移尺寸。 添加偏移参照时,鼠标左键单击【偏移参照】收集器,变为淡黄色,表示收集器激活,按住Ctrl键在图形区依次选取参照,可以选择多个参照。欲移除

5、参照,可在收集器列表中选择参照,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选择【移除】命令,移除列表中所有参照,则可以选择快捷菜单【移除全部】命令。,创建孔的方法和步骤,3. 定义孔的类型 在操控板中可以选择孔类型是简单孔 或者标准孔 ,在对话栏选择相应工具即可。 简单孔分为矩形轮廓孔 、标准孔轮廓孔 和草绘孔 三种,可以在操控板选取相应工具完成。 当选取标准孔轮廓时,操控板如下图,其后出现【钻孔深度类型】列表 ,【添加埋头孔】 ,【添加沉孔】 三个工具。单击 后的 ,出现【标准孔深度类型】列表 ,有钻孔肩部深度 和钻孔深度 两个工具,可以确定钻孔所标深度是否包括锥孔部分。选择【添加埋头孔】工具 ,为钻孔

6、添加埋头孔,选择【添加沉孔】工具 ,为钻孔添加沉孔。,标准孔轮廓,钻孔肩部深度,钻孔深度,添加沉头孔,添加埋头孔,创建孔的方法和步骤,3. 定义孔的类型 创建草绘孔时,在操控板选择【草绘孔】工具 ,此时【孔】操控板如下图所示,选择 工具激活草绘器,在草绘环境中绘制旋转截面和竖直放置的中心线,做法和旋转特征完全相同。,添加攻丝,标准孔类型列表,创建锥孔,激活草绘器,标准孔深度列表,创建标准孔时,在操控板选择工具 ,操控板如下图所示。,标准螺纹列表,添加沉头孔,添加埋头孔,创建孔的方法和步骤,3. 定义孔的类型 选择【添加攻丝】工具 使其处于按下状态时,标准孔包括螺纹。不添加螺纹时,单击该工具使其

7、处于浮起状态。 选择【创建锥孔】工具 使其处于按下状态时,可以创建锥管螺纹。不使用时,单击该工具使其处于浮起状态。标准孔包括螺纹。 标准孔有三种标准,“ISO”、“UNC”和“UNF”,可以从【标准类型】列表 中选取,一般使用“ISO”标准类型的标准孔,这种类型也是系统默认的标准类型。 在【标准螺纹】列表 中选择螺纹的公称尺寸,包括其公称直径和螺距。,创建孔的方法和步骤,3. 定义孔的类型 操控板最后两个按钮决定标准孔的样式, 为添加埋头孔工具,用于沉头螺钉连接,按下时标准孔有埋头孔, 为添加沉孔工具,用于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按下时标准孔有沉孔。 创建标准孔时,使用【形状】上滑面板定义孔截面的形

8、状,几种标准孔的【形状】上滑面板如图所示。,有螺纹,无退出埋头孔,钻头角,螺纹长度,通孔全螺纹,无退出埋头孔,无螺纹,孔直径,创建孔的方法和步骤,埋头孔尺寸,沉头孔尺寸,创建标准孔时,首先在【标准类型】列表中选择螺纹标准,在【标准螺纹】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尺寸,再在操控板中设置孔的相应形式,并在【形状】上滑面板定义其各部分尺寸。 . 完成孔特征 选择操控板预览模型特征工具 ,符合设计要求后,单击操控板按钮完成孔特征。,线性孔实例,在已创建的长方体上创建各孔特征。,其他类型孔实例,在已创建的长方体上创建各孔特征。,7-2 壳特征,壳特征的创建步骤,壳实例1,壳实例2,对于有底的薄壁件,可以首先创建零

9、件的外部形体,然后使用壳特征创建。壳特征属于去除材料的特征,去除材料的部分将使零件形成中空,薄壁的厚度根据输入的数值决定。,壳特征的创建步骤,选择命令 选择菜单【插入】/【壳】命令,或者选择【工程特征】工具栏 工具,在消息区出现【壳】操控板。,壳厚度,非缺省厚度曲面收集器,非缺省厚度,壳厚度方向反向,2. 选取移除面 在图形区选择要移除的立体表面,按住Ctrl在图形区选取可以选取多个需要移除的表面。,如果误选不需要移除的面,选择操控板【参照】命令,出现【参照】上滑面板,在【移除的曲面】收集器列表中选择误选的表面,鼠标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选择【移除】命令。,壳特征的创建步骤,3. 设置壳厚度

10、如果壳壁厚均匀,在操控板中的【壳厚度】编辑框输入厚度值即可设置壳厚度,也可以在图形区双击厚度值修改数值,或者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壳厚度】控制块控制壳厚度。如果壳厚度不均匀,在操控板选择【参照】命令,鼠标左键单击【非缺省厚度】曲面收集器,变为淡黄色,表示收集器被激活。在图形区选择壁厚不同的立体表面,在【非缺省厚度】曲面收集器中出现被选中的曲面列表,在其后【壳厚度】编辑框中输入厚度即可。在【非缺省厚度】曲面收集器中添加移除曲面的方法和在【移除的曲面】收集器中的操作完全一样。,壳特征的创建步骤,4. 设置壳厚方向 壳厚度方向有两侧,指向立体内部和指向立体外部,可以通过单击操控板工具切换,系统默认壳厚方

11、向指向立体内部。 5. 完成壳特征 预览模型特征,符合设计要求后,单击操控板 按钮完成孔特征。,壳特征实例,利用所给原模型,创建模型,壳厚为10,指向立体外部。,壳特征实例,利用所给原模型,创建模型,壳厚为10,中间桶壁厚为20。,7-3 筋特征,筋特征的创建步骤,筋特征实例,筋特征是一些起加强作用的薄板特征,属于添加材料类型的特征。,选择菜单【插入】/【筋】命令,或者选择【工程特征】工具栏 工具,在消息区出现【筋】操控板。,筋特征的创建步骤,1. 选择命令,2. 定义筋截面 在操控板选择【参照】命令,出现【参照】上滑面板。单击 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定义草绘平面的放置属性,完成后单击 按

12、钮进入草绘环境。,筋厚度,筋厚度方向,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菜单【草绘】/【参照】命令,使用出现【参照】对话框在图形区选择合适的参照,一般选取与筋有关系的面或者边线作为参照,关闭【参照】对话框进入草绘环境,草绘截面。截面一定是开放的,并且和立体的边线能够形成封闭的区域。,筋特征的创建步骤,3. 定义筋添加材料的方向 筋添加材料的方向在图形区以黄色箭头显示,箭头必须指向模型内部才能添加筋特征。当箭头指向模型外部时,可以在图形区单击黄色箭头或者单击【参照】上滑面板中在的 按钮,改变添加材料的方向。,4. 输入筋的厚度 在操控板中【筋厚度】组合框输入厚度值可以设置筋厚度,也可以在图形区双击厚度值,在出

13、现的编辑框输入厚度数值,或者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壳厚度】控制块控制其厚度 。,加材料方向,后度滑块,筋特征的创建步骤,5. 设置筋厚方向 筋厚度方向有三种,指向草绘平面的正侧、反侧或者在草绘平面的两侧分别加厚厚度值的一半。单击操控板工具可以切换三种方向。 6. 完成筋特征 预览模型特征,符合设计要求后,单击操控板 按钮完成筋特征。,筋特征的实例,利用所给原模型,创建模型,中间筋厚为20,两侧筋厚为10。,7-4 拔模特征,创建拔模特征的步骤,拔模实例,每个铸造件都有拔模斜度,Pro/E提供了创建拔模斜度的工具。,拔模特征的几个概念,拔模特征的几个基本概念,拔模曲面:要进行拔模,产生拔模斜度的曲面

14、。 拔模枢轴:拔模时的轴线。拔模时拔模曲面在该轴线上的点位置不发生变化。拔模枢轴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在拔模曲面上的曲线。当拔模枢轴选择平面时,枢轴平面和拔模曲面的交线作为拔模枢轴。,拔模曲面,拔模枢轴,拔模曲面,拔模枢轴,拔模特征的几个基本概念,拔模角参照:确定拔模角大小的平面,轴、边线或两点。 拔模方向:测定拔模角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拔模角的参照平面或平行于拔模角参照轴线,边线或者两点连线, 拔模角度:拔模方向和拔模平面之间的角度。如果拔模曲面被分割,可以为被分割的两侧分别定义角度。,拔模角度,拖动方向,拔模枢轴,拖动方向,拔模曲面,拔模角度,拔模角度方向控制块,拔模角度方向控制块,创建拔模特征

15、的步骤,选择菜单【插入】/【拔模】命令,或者选择【工程特征】工具栏 工具,在消息区出现【拔模】操控板。,拔模枢轴收集器,拔模角度,选择命令,拖动方向收集器,创建拔模特征的步骤,在图形区选择拔模曲面,可以是一个面,也可以是多个面。按住Ctrl键可以选取多个曲面作为拔模曲面。,2. 选择拔模曲面,在图形区选择拔模曲面,可以是一个面,也可以是多个面。按住Ctrl键可以选取多个曲面作为拔模曲面。,3. 选择拔模枢轴,在操控板激活【拖动方向】收集器,在图形区选择拖动方向参照,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平面,改变拔模方向,可以单击【拖动方向】收集器后面的 工具,拖动方向在图形区显示为黄色箭头,也可在图形区单击箭

16、头改变方向 。,4. 选择拔模角参照,改变拔模方向,创建拔模特征的步骤,在操控板【拔模角度】编辑框输入拔模角度或者在图形区双击角度数字,在出现的编辑框输入角度值。改变拔模角度方向,可以单击【拔模角度】编辑框后面的 工具,后者输入负角度值。,5.设置拔模角度和角度方向,如果模型有分型面,且拔模方向角度不同,可以在【分割】上滑面板进行设置 。,6. 设置有分型面的拔模,以上设置中,第2、3、4步设置可以在【参照】上滑面板设置,第5步设置可以在【角度】上滑面板设置。,分割上滑面板,7. 完成筋特征 预览模型特征,符合设计要求后,单击操控板 按钮完成筋特征。,分割上滑面板,如果模型有分型面,且拔模方向角度不同,可以在【分割】上滑面板进行设置 。,第侧拔模角度,第侧拔模角度,分割上滑面板,【分割选项】列表中有3个选项。 不分割:对拔模曲面不进行分割,整个拔模曲面拔模角度和拔模方向统一。 根据拔模枢轴分割:由枢轴平面与拔模曲面的交线或者枢轴曲线作为分割曲线,两侧的拔模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