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1899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企业文化建设5949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企业文化建设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打开了中国企业的思路。大批企业结束了经验管理的历史,登上了科学管理的台阶,一些先进企业更是率先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为龙头带动企业的全面管理。随着国有企业加快转机建制的步伐,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局面的形成,由利益格局变化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尤其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来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企业文化概述什么是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见仁见智,陆续对企业文化的涵义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至今还处在探讨、争论的阶段,把各种思想观点罗列出来,有数十种之多,这里我比较赞同清华大学MBA系列教材管理学所下的定

2、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是企业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国企业文化其出发点和归宿是新生和坚持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的积极因素,形成凝聚力,在企业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引自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报告一文)企业文化的功能第一、导向功能。即企业文化能把文化能把职工个

3、目标引导到企业目标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就不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也很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而如果有了一个适当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替移默化中接受共同价值观念,由此而形成的竞争力也更持久。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它的建立使广大职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融入到企业的宏大目标中来,可以使其勇于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作出个人牺牲。第二、约束功能。这与传统的管理理论单纯强调制度的硬约束不同,它虽也有成文的硬制度约束,

4、但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作为一个组织,规章制度对企业来说是必要的,但即使有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职工行为。企业文化能使信念在职工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并可以减弱硬约束对职工心理的冲撞,削弱其心理抵抗力,从而产生更强大、持久深刻的约束效果。这种约束是一种由内心的心理约束而起作用的对行为的一种自我管理。第三、凝聚功能。当一种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被企业成员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通过这种凝聚作用,职工就把个人的思想感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产生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跟企业同呼

5、吸、共命运。“上下同欲”即指思想、信念一致,它是深层凝聚力的主要来源。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必将使企业职工产生一种向心力,这就必然会形成巨大的整体效益。第四、激励功能。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指企业文化能使企业成员以内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作用。首先人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体,每个人都有精神需要,人在获得激励之后,其精神力量得到了开发,激励越大,所开发出的精神力量就越大。比如企业中的职工对企业做出了某些方面的贡献,及时得到领导的赞赏与鼓励,这时他个人获得极大的心理及精神上的满足,并自觉的树立起对企业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职工就能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为企业献计献策,不断创新,企业

6、文化的作用正是如此;通过激励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使人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及成就感,从而调动人的精神力量。第五、辐射功能。这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不只在企业内部起作用,它也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企业在对外交往中,在实现商品交换的同时,也直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道德风貌,价值追求,管理水平,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作用于他人和社会。如果一个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中社会上引起“轰动效应”,有很多企业自觉仿效,就会对社会文化产生一种示范导向的辐影响。经验越成功,辐射面越广,传递速度越快,作用时间也越长久。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比较日、美成

7、功企业的经验后提出的管理新理论。它是现代管理理论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行为科学到企业文化的兴起,它标志着现代文化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的提出有其客观必然性:第一、企业文化的提出体现了本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趋势和客观要求。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是经济规律,同时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文化。文化观念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现代商品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因素对现代经济中的增长作用越来越强。因此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良好形象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进入20世纪后,我们所面临的必然是

8、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因此,企业管理必然进入企业文化为标志的现代文化管理的新阶段。第二、企业文化的兴起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的现代人本管理发展趋势。“以人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管理发展的最重要趋势。而企业文化正是顺应这一趋势而诞生的一种崭新的管理理论,其中的新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如企业文化注重在管理实践中贯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的原则,重视对人的激励、培训、任用、晋升和奖惩,重视提高人的精神素质,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观念等,都使企业文化自然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的物力、财力、信息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永无止境.在我国生产力水平尚落后,资金、原材料等资源尚紧

9、缺而人力资源又极丰富的情况下,开发、管理好人力资源又极丰富的情况下,开发、管理好人力资源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所以,对我国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必要性。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上的狭隘性及片面性,二是实践中的表面化,雷同化及非系统化。认识上的偏差企业文化理论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出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论,是发达国家企业管理达到相当水平的产物。我国由于刚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许多观念还停留在旧有的框架中,企业管理者对于一些新的观念还无法全面理解与贯彻。企业文化理论的传播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因而在认

10、识上往往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虽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有一致性的方面,如:对家一致,作用一致,目标一致,但二者绝不能等同。主要在于两者功能上的差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导向”是要用先进的意识形态,提高企业职工认识及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企业文化偏重于体现企业的风貌,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一种集体观念和共同价值取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结构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

11、,即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或叫器物层)。精神层是指企业的领导与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内容又分为6个方面:企业精神企业的最高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风气企业道德企业宗旨。所以,如果用两个圆圈来表示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企业精神是个小圆圈,企业文化是个大圆圈,企业精神的小圆圈完全包容在企业文化的大圆圈,企业精神的小圆圈完全包容在企业文化的大圆圈的中心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但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活动。过去那种认为搞个文艺演出,弄个厂训、厂报、厂徽等等就是搞企业文化了,其实完全误解了企业文化的含义。开展丰富多彩的

12、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重要的内容及手段。通过开展这些文化活动,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精神境界,使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得到认同,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及企业凝聚力。但企业文化活动,仅属于企业文化中制度层的一部分,而并非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将企业文化等同于CI战略CI系统做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在性质及应用领域上与企业文化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在作用方式及作用范围上有很大的不同。CI系统的作用在于,让企业外的公众通过该系统辨别企业身份,使之脱颖而出。它所侧重的是企业信息的传播与企业形象的塑造。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职工万众一心共创事业,它的作用重在建

13、设与铸魂。实践中的误区()表面化现象目前,不少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往往都是“纸上谈兵”,看到上级提倡企业文化,也就一哄而起大搞企业文化建设,这种建设也只是提出几句号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如何实施却无人过问。()雷同化现象不少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并不是在总结继承自己优良文化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时代需求,环境的变化,进行文化创新,突出自己的个性,而是盲目效法其它企业文化内容。这些机械的照搬模仿,脱离实际的企业文化,失去了其应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缺乏系统性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涉及到企业文化的诸方面层次,如培育企业精神,开展文体活动等,但都缺乏系统的整合目标及长远发展规划。其着

14、眼点仍在于搞好企业内部生产管理,而忽视围绕企业经营和环境的变化实施企业文化管理和建设。()缺乏持久性现在国内有些企业搞企业文化建设,一开始轰轰烈烈,老师动众,又是开研讨会,又是聘请专家作报告,还有的组成专门研究会。然而,用不了多久就偃旗息鼓、消无声息了。我们知道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的。任何有成就的企业,它们优秀的企业文化都是在长期培育中形成的。三、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1、 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总结十多年来多方面的经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原则应该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把中华民族的优秀

15、文化传统与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相结合,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结合起来,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世界各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健康地开展。如攀钢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市场经济理论为广大职工的行动导向,提出了“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攀钢精神;找到了“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的经营哲学;塑造了“遵章守纪,行为端庄,实干进取,献身攀钢”的攀钢人形象;确立了“靠科技起家,靠科技发家”的攀钢冶厂方针,企业经济效益直线上升。攀钢也成为企业方化建设的先进单位。(见企业文化1997年6期)2、 坚持“以人为中心”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宗旨。我们所说的“以人为中心”,是指重视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把企业职工置于管理的中心地位和主体地位。人不仅是管理的客体,更是管理的主体。更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意识、创造意识和参与意识。企业管理要重视物的管理,更要重视人的管理。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文化为特征,以激发调动内在积极和创造性为目标的经营管理思想与模式,而不是游离在经营管理活动之外的一种文化现象。企业文化要充分反映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同时,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爱岗敬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