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鹿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0957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鹿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鹿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鹿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鹿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鹿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鹿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国以来,在各级政府重视支持下,中国养鹿业快速稳步向前发展。而科研单位与大专院校积极参与攻关,鹿科技新课题、新成果推广应用促使鹿产业发展进程。由建国初期不足万头发展至今达80万余头,增长近80倍,并且先后培育8个花马鹿新品种。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养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鹿保定制剂研究推广应用,CA增茸素的推广应用以及鹿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应用,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等诸多科研成果推广,都给鹿业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鹿业发展回顾 建国初期为发展阶段,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粮食短缺,控制发展数量,淘汰一批梅花鹿,实行成量饲养。65-76年,十年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号召下,鹿业发

2、展得到恢复,社队养鹿热潮兴起一哄而上。而受文革错误路线干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市场发生变化,鹿茸滞销,社队养鹿全面下马,国营鹿场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第二次实行减量饲养,淘汰一大批繁育母鹿及低产公鹿,鹿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这段低谷持续时间较长,1983年-84年第三次实行减量饲养,连续二年打死仔母鹿,出现后十年茸价、鹿价至高不下。1987年以后,对外全面改革开放,加上外贸体制改革,外商纷纷来我国订购鹿产品。 1987年-96年连续10年辉煌,鹿价逐年攀升茸价持续上涨。当然一是政策灵活带动了产业发展,同时也不排除前苏联核污染的影响。 1997年由于东南亚经济风波的影响,茸价逐年回落,国际

3、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新西兰、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波罗地海沿岸,各养鹿国产业发展迅速,其产品纷纷进入东南亚市场,而且以低价倾销,对我国养鹿业构成极大的冲击和威胁。而我国经销商又通过不同渠道进口驯茸、赤茸达百余吨,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国内制药业投料及市场原茸片,薄茸片其原料全是进口的赤鹿茸、驯鹿茸,获取暴利。 国内养鹿遭受沉重打击,尽管市场变化莫测,鹿业发展历尽喜忧,几经波折。 二、第三次养鹿热潮兴起 1、1995年-2004年10年间由于国内各行业转制,粮食就地转化,畜牧业迅猛发展,茸鹿饲养业再次兴起热潮 ,为发家致富,鹿走进千家万户,股份、私企、个体饲养量成倍增长。从长城内外至黄河两岸及沿海发

4、达省区大量从东北引种饲养,虽然茸价平衡运行,但鹿价持续逐年上升。 2000年-2004年花仔鹿4000-5000元,花成母6000-8000元马仔母1-1.2万,马成母1.5-2.5万元花种公2-12万,马种公3-85万元花仔公0.1-0.5万,马仔公0.6-1万元生产公0.3-0.5万,马生产公0.8万-1.5万元尤其是母鹿炒得更热,价格至高不下。 2、盲目片面一哄而上 由于炒倒火爆,鹿市场一片混乱,有的省份已列为坑农事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老充少,以低充高,一些老龄鹿、病态鹿、清群淘汰鹿大量流入市场。其原因投资方起步错误,图便宜,买贱不买贵,购入劣质鹿,也不排除一买、一卖,伴随*,购入

5、劣质鹿多,优质鹿少,经营亏损,跌价卖掉,所以出现南方个别省区大批梅花鹿降价卖回北方,而北方马鹿返乡,又运回黑龙江,市场一经发生变化,导致今天鹿积压、降价,鹿价与茸价相比,极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使个别养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三、重组鹿群,减鹿增效,净化鹿市,扼制炒倒 市场经济残酷无情,任何一种产品畅销与滞销时相对而言的,优质鹿群是发展产业进程的保证,茸鹿饲养业是高效,长效特色养殖业,具有珍贵、稀有,而且产品具有保健长寿之功效,闻名海内外。 1、国际年需求量300余吨,国内年需求量150余吨不止,面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茸鹿饲养业是很有发展的特色养殖业,目前的低谷意味着高潮的到来,沙漠尽头是绿洲。

6、低谷也不排除几十年来在种群组合繁育上,产品收取加工及营销网络上几个主要环节上存在的问题需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梅花鹿应以7个审定新品种为准,其各有主要突出形状与特点,如枝头大小,肥嫩上冲等茸重性状表现不一,有的适合出口,有的适合内销,有的适合带血加工,有的适合排血加工。 总之,利用其高、优质、早熟、晚衰的遗传基因,重新组合选育,加快步伐,走出低谷。 马鹿应以审定过的清原天山马鹿为主,及阿尔泰马鹿、塔河马鹿,三大优良品纯繁,或搞二元、三元杂交。坚决控制东北马鹿继续繁殖,或用东北母本改良繁育,当前鹿市场一片混乱,倒买倒卖异常频繁,如个别户,几头鹿,常年都有卖不完的大小鹿,所以应建立防伪标识,条型码

7、及档案。 坚决控制老龄母、低产母、病态鹿继续繁殖,提高繁育质量,繁育优质高效群体,生产高档鹿产品才能占领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考验。 2、净化鹿市场要打持久战 净化鹿及鹿产品市场需要全社会关注,养鹿单位从我做起,不能再搞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买卖交易。自身着手清群,淘汰一批低产鹿、老龄鹿、病态鹿、亏损鹿、残次鹿,决不能在市场流通,坑害投资者。投资者如果不保持清醒头脑,往往受骗上当,花高价,买低产鹿,加上异地饲养,缺乏经验,导致经营亏损或亏本,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3、地方政府及协会应阻截进口,扼制炒倒。 整顿鹿市场秩序,对那些走私进口的赤鹿鞭、赤鹿茸、驯鹿茸改头换面,冒充花鹿鞭、花茸片,严重冲击国

8、内市场,影响鹿业发展,应予以制止。 整顿鹿市场秩序,对未经批准的名不符、其不实的良种场及种鹿繁育基地实行摘牌,取替那些以假乱真的鹿产品及鹿的营销,应真实注明产品产地,做虚假广告宣传危害之大,个别地方虚假广告琳琅满目,圈里养的却是破烂鹿,长的都是残次茸,以低价或不等的价格向外出售,几十头、几百头,一天添凑够不用愁,投资方往往愿意上当受骗。 养鹿形势是大好的,前景是很有发展的,务必清醒认识目前发展中的转折点,找出差距,求真务实,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找出市场低谷的切入点,开发国内大市场,解决好发展与营销二个环节主要突出的矛盾。 4、淘汰一批,净化鹿市场,实行减鹿增效 低谷与高潮是客观规律发展的必

9、然结局,中国养鹿业发展必须淘汰一批,实行减量增效,去劣存优,发展优质鹿群,生产优质鹿产品。 经过淘汰净化鹿群,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正确对待,着眼未来,贵在坚持。 实行减量增效,淘汰一批,永保生存活力,目前市场经济大潮,是以量求发展,以质求生存。量与质的差距太大,劣质鹿太多,优质鹿太少,繁殖母鹿多,生产公鹿少,青年鹿太多,壮年鹿太少。3-4等鹿茸太多,1-2等鹿茸太少,投资太高,回报太少,必须实行减量饲养,扼制炒倒。 目前鹿产业发展面临着一场革命,出现二级分化,鹿及鹿产品出现优质优价。从近几年看,具有明显突出优良性状的花马鹿销售还是高价,并未受到影响,这是市场定位的必然结局,否则市场发生变化

10、经受不住考验。 发展优质鹿群,生产优质鹿产品,占领市场,获取更高利润。 四、适时合理掌握取茸种类和收取标准,提高产品加工质量。 1、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产品与质量的竞争 1998年-2004年间,鹿业发展平稳正常,鹿及鹿产品购销二旺,价格稳中有升,1998年-2004年鹿茸销售一空。仅花茸二杠降价是量与质的关系,一是盲目年产二杠茸,二是二杠细小,瘦老、超长,市场爆满,需慎重生产二杠。而马茸同二杠一样,稳中有降,也是量与质的关系。 如东北马茸,杂交马茸,小马四杈茸,马四杈不开嘴茸,倒开车的嘴头茸,及超长马三杈,超长马四杈和马五杈均无市场,是马茸滞销的主要原因。 近十几年受高潮粗放的取茸种类和收取标准

11、的影响,普遍被忽视,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价位偏低,应引起每位养鹿工作者的高度注意,提高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2、花三杈也存在质量问题,除品种因素外,地老、灰份含量高,上少穿尖,扭嘴,超长等不规范的收茸标准,导致降等、降值,1-2等品率不足30%,3-4等品高达70%。 而马茸,头二锯收四杈茸,只追求产量,不考虑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 头二锯应收三杈户子,四杈应收人字角。 严禁收五杈茸 ,我国的取茸标准与新西兰、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收取标准相差悬殊,相互搞重量竞赛,花三杈80天,马茸90100天收取,个别110天才收,骨头一样。 外商对中国马茸反感,特别是东北马茸,超长三杈或四杈不开嘴和超长四杈

12、及五杈茸,特别是大门桩,小嘴头、细长杆、大屁股、质地黑红没毛的铁杆茸,不受外商欢迎。 正确掌握收茸标准是发展鹿业占领国际市场、或高额利润的可靠保证。 3、花茸收取标准:嫩三杈嘴头不超12公分,小三杈嘴头不超10公分,对鸭子嘴、兔子嘴、多生枝、燕子嘴、大门桩、主干长、上少穿尖、提前拉勾扭嘴击骨豆超过茸体全长50%的不易生产三杈荣或提前收取,保证顶端爆满,肥嫩上冲。 对质地松嫩、色泽鲜艳、带血充分、排血洁白为高档产品,保持我国传统的鹿茸出口标准,经久不衰,永远保持鹿业有序发展,参与市场竞争。 二杠更为突出,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再生二杠畅销,而价格可观,超过头茬的主要原因是头茬二杠超长到极限,拉勾扭嘴,

13、上少穿尖,而且瘦条、细老,特别是头二锯尤为明显,不排除品种和营养因素对鹿茸生长的关系。4.6寸为佳品,无论成鹿或青年鹿二杠茸主干全长不能超20公分,灵活掌握,因鹿制宜,因茸制宜。 近几年鹿茸市场二杠爆满积压,价格持续下滑,应压缩二杠生产量,提高二杠质量。 其次是加工质量,也是价格前提的保障。 目前马茸存在问题是含血是否充足均匀。 东北马茸季杂交马茸骨化程度大,含血少,加上锯口和宣皮排放流失部分血液,质量太差,外商挑剔的主要毛病,几乎是锯断看货,含血无骨化圈走货,其余按残次下段处理。再次是花马鹿必须保证茸头加工饱满,不抽头、不瘪头、含血足、排血彻底、不破皮、不糟皮,各加工场点应引起高度重视,确保

14、产品加工质量,保持产品威望,才能起死回生。 五、加快科技养鹿步伐,促进产业发展 1、加快育种进程步伐,提高鹿群质量 鹿生产性能高低与品种密切相关,大力推广人工授精与本交相结合繁育技术手段,首先应组建优质鹿群。 组建标准、血统来源、体型外貌、背毛颜色、年龄结构、健康标准,遗传性能为基础条件,有条件的场家可采用本交,要求马种公15公斤,花种公5公斤,为种用公鹿,确保繁殖质量的提高,巩固扩大种源基地建设,马鹿以清原为主,花鹿为审定的7个品种为主,新疆除农二师外,有待加强育种繁殖工作及改善饲养管理方法。 2、加强饲养管理,是做好育种工作的保障,给予合理的营养标准,鹿在幼龄期、青年期决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成鹿保持优良性状的基础条件,防止营养型退化,巩固育种成果。 其次是鹿茸生长5大因素不能低估,鹿茸生长受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制约,如品种品系因素,气候条件因素,如光照、温湿度、营养标准、管理措施、遗传显性密切相关。 而饲料种类、饲喂方法、营养水平、个体发育和健康标准直接影响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反之品种再优良,饲养粗放、管理不当、老少混养、饲料不变常年不变,就会导致茸体干瘦,产量低,上少穿尖无潜力,生长出小老茸,病态茸,一等鹿、二等鹿长的三等茸,卖的四等价,得不偿失。 加强鹿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达到生茸公鹿膘肥体壮,鹿茸生长粗大肥胖,增加收入,占领市场,巩固发展鹿业,再创未来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