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71761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用】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引用】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2011年09月19日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立即修改 | 关闭 茶雨轩 茶苦而后甘,令人回味,酒绵而后劲,教人清爽,泉清而味淡,却用一生来品尝 引用 yindajl 的 水电站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一、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 (1)由业主牵头,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本工程安全管理的最高层机构,由参建各方和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负责安全生产工

2、作的领导、监督与协调。 (2)监理机构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同时在监理部内部建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理工程师主管具体工作、各部门协作的三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3)承包人作为工程建设的实施者和主要责任方,作为其派出机构的工程项目经理部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项目施工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指定小组办公室,负责从开工到完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等制度 参建工程各单位、各部门应根据其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安全岗位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

3、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各单位安全管理第一责任者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岗位责任制进行学习、落实。同时形成安全值班、检查、例会等制度,检查、记录现场隐患,研究安全生产对策。用制度的形式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在施工活动中应承担的安全职责,做到安全生产事事有人负责,并使责任制落在实处。 3安全工作目标的制定 承包人项目经理部要根据工程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确定现场安全管理要达到的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伤亡目标、安全经费投入目标、文明施工目标等,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与控制,使现场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同时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人。 4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承包人项目经部组织编制施

4、工方案和安全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坚决防止一般化、口号化。措施的制定要针对工程特点可能给施工造成的危害,针对工程特点可能给安全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各种施工机械、电气设备可能给施工带来的不安全影响,针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等可能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影响,针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可能给施工人员带来的危害等,要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在实施中严密监控,将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排除到最低限度。 5加强安全教育与训练 承包人项目经理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能增强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失误。安全教育、训练是进行人的行为控制的重要方法和

5、手段。因此,进行安全教育、训练要适时、宜人,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组织安全教育、训练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1)一切管理、操作人员应具有基本条件与较高的素质 1)具有合法的劳动手续。临时性人员须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接受入场教育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和劳动岗位。 2)没有痴呆、健忘、精神失常、颠痫、脑外伤后遗症、心血管疾病、晕眩、以及不适于从事操作的疾病。 3)没有感官缺陷,感性良好。有良好的接受、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 4)具有适于不同层次操作所必须的文化。 5)输入的劳务,必须具有基本的安全操作素质。经过正规训练、考核,输入手续完善。 (2)安全教育、训练的目的与方式。

6、 安全教育、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进行安全教育、训练,不仅要使操作者掌握安全生产知识,而且能正确、认真的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安全的行为。 安全知识教育。使操作者了解、掌握生产操作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安全技能训练。使操作者逐渐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获得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减少操作中的失误现象。 安全意识教育。在于激励操作者自觉坚持实行安全技能。 (3)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 1)新工人入场前应完成三级安全教育。对学徒工、实习生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重点偏重一般安全知识,生产组织原则,生产环境,生产纪律等。强调操作的非独立性。对季节工、农民工三级安全教育,

7、以生产组织原则、环境、纪律、操作标准为主。二个月内安全技能不能达到热练的,应及时解除劳动合同,废止劳动资格。 2)结合施工生产的变化、适时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一般每10天组织一次较合适。 3)结合生产组织安全技能训练,干什么训练什么,反复训练、分步验收。以达到出现完善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划为一个训练阶段。 4)安全意识教育的内容不易确定,应随安全生产的形势变化,确定阶段教育内容。可结合发生的事故,进行增强安全意识,坚定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信心,接受事故教训教育。 5)受季节、自然变化影响时,针对由于这种变化而出现生产环境、作业条件的变化进行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安全意识,控制人的行为,尽快地适

8、应变化,减少人失误。 (4)加强教育管理,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1)教育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系统性强,抓住关键反复教育。 2)反复实践。养成自觉采用安全的操作方法的习惯。 3)使每个受教育的人,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受教育者树立坚持安全操作方法的信心,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 4)告诉受教者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而不是不应该做什么。 5)奖励促进,巩固学习成果。 (5)进行各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都应把教育的时间、内容等,清楚的记录在安全教育记录本或记录卡上。 6.建立施工人员安全档案 承包人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各层次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档案,记录其个人简历、身体健康状况、人身意见伤害保险投保

9、情况、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工作过程中安全违规情况等,以便跟踪检查,针对性管理。 二、做好开工后的基础工作 1安全检查工作 (1) 安全检查是发现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的重要途径。是消除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防止事故伤害,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方法。检查人员应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检查尺度要严、要准。安全员要定期进行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使检查人员熟悉掌握标准、规范,保证检查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 安全检查的形式有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以自检形式为主,是对项目经理

10、至操作,生产全部过程、各个方位的全面安全状况的检查。检查的重点以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以及生产人员的行为为主。发现危及人的安全因素时,必须果断的消除。 2)各级生产组织者,应在全面安全检查中,透过作业环境状态和隐患,对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检查对安全生产认识的差距。 3)对安全管理的检查,主要是: l 业务职能部门、人员,是否在各自业务范围内,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专职安全人员是否在位、在岗。 l 安全教育是否落实,教育是否到位。 l 工程技术、安全技术是否结合为统一体。 l 作业标准化实施情况。 l 安全控制措施是否有力,控制是否到位,有哪些消除管理差距的措施。 l 事故处

11、理是否符合规则,是否坚持 四不放过的原则。 (2)安全检查的组织 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按制度要求的规模、时间、原则、处理、报偿全面落实。 2)安全检查必须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有整改,有总结,有处理。 (3)安全检查的准备 1)思想准备。发动全员开展自检,自检与制度检查结合,形成自检自改,边检边改的局面。使全员在发现危险因素方面得到提高,在消除危险因素中受到教育,从安全检查中受到锻炼。 2)业务准备。确定安全检查目的、步骤、方法。成立检查组,安排检查日程。分析事故资料,确定检查重点,把精力侧重于事故多发部位和工种的检查。 3)规范检查记录用表,使安全检查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

12、3)安全检查方法。常用的有一般检查方法和安全检查表法。 1)一般方法。常采用看、听、嗅、问、测、验、析等方法。 l 看:看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实际操作,看记录和资料等。 l 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映、听意见或批评,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l 嗅:对挥发物、腐蚀物、有毒气体进行辨别。 l 问:评影响安全问题,详细询问,寻根究底。 l 查:查明问题、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 l 测:测量、测试、监测。 l 验:进行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l 析: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 2)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通常包括检查项目、内容、回答问题、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检查措施、检

13、查人等内容。 (4)安全检查的形式 1)定期安全检查。 指列入安全管理活动计划,有较一致时间间隔的安全检查。 2)突击性安全检查。 指无固定检查周期,对特别部门、特殊设备、小区域的安全检查,属于突击性安全检查。 3)特殊检查。 如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手持电动工具,电气、照明设备,通风设备,有毒有害物的储运设备进行的安全检查等。 (5)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处理、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伤害,实现安全生产。消除危险因素的关键环节,在于认真的整改,真正的、确确实实的把危险因素消除。对于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一时不能消除的危险因素,应逐项分析,寻求解决办法,安排整改计划,尽快予以消除。

14、(6)检查完毕,在下达隐患通知单的同时,检查人员要对重要环节和提出的问题向整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讲解,必要时给予项目部一定的建议措施。建议措施要有可行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使项目部在整改隐患、落实措施时做到有的放矢、不留死角,达到规范管理。 安全检查后的整改必须坚持不推不拖,不使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而危及人的安全。 2安全资料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资料,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现场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资料务必做到“三性”。 (1)及时性:安全资料必须随着工程进度同步进行,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档,并及时收集整理,防止资料与施工脱节。 (2)真实性:建

15、立安全资料能够实现对现场潜在隐患的预测控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安全资料必须确保真实性,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保持高度一致。 (3)针对性:安全资料的基本作用是指导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的真正落实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安全资料失去针对性,根据它形成的一切安全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4安全考核工作 (1)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并成立以安委会为首的考核小组,定期(可以每月一次)对在建项目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由考核小组讨论后决定。 (2)考核内容侧重于本阶段项目成员对安全岗位责任的完成和分解目标的落实情况。考核小组针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按照安全责任制进行现场提问和对照。考核等级可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结果奖惩挂钩。 (3)对于考核优秀的项目进行必要的奖励,不合格的予以教育、培训、纠正和处罚;连续出现两次(含两次)以上不合格者,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 5隐患整改工作 (1)对于检查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级,项目部都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