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89154280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绪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组 织 行 为 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组 织 行 为 学,学习目标,1.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理解个体行为与管理的关系 3.掌握群体行为与管理的关系 4.掌握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5.掌握激励理论并能与实践相结合 6.了解组织行为学与须知行为学的文化,组 织 行 为 学 目 录,绪论 第一篇 个体心理与行为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二篇 群体行为与管理 群体行为基础 沟通 团队 冲突与冲突管理,第三篇 组织行为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组织文化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第四篇 领导行为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激励,绪论,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

2、念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界定不同。 美国学者的定义有: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里基.W.格里芬: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 安德鲁.J.杜布林: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的一门学科,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

3、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界定不同。 中国学者的定义有: 陈国权:组织行为学是依据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有关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信息和系统科学等)中的知识,系统地研究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组织在个体、群体和组织层次上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所期望的目标的学科。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对于这些概念,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 1组织行

4、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的。人的行为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表现,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必须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是只研究工作组织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这种组织的范围包括工厂、商店、学校、机关、军队、医院、农村等所有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等组织。研究这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不仅是

5、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因此组织行为学又可以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特别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权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

6、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即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一)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 (二)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 (三)组织行为研究 (四)领导行为研究,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型的行为科学,它是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心理学 (二)社会学 (三)社会心理学 (四)人类学 (五)政治学,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组织行为学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P32 (一)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泰勒) (二)工业心理学(闵斯特伯

7、格) (三)工业社会心理学(梅奥) (四)管理心理学(莱维特) (五)组织心理学(莱维特) (六)组织行为学产生(20世纪60年代沿用至今),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美国)、韦伯(德国)和法约尔(法国)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员工看成是“经济人”; 2.强调独裁式管理; 3.把组织看成是封闭系统,组织职能的改善仅仅依靠组织内部的合理化,很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不注意宏观高度上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第二节 组织行为

8、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二)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 1924年到1932年,梅奥主持了“霍桑试验”。 麦格雷戈在论企业中的人性中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 它改变了传统管理理念,把人作为非常重要的管理对象纳入组织管理中,开创了研究人的社会需要、心理情感等因素对工作效率影响的先河。,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三)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从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

9、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1962年,费德勒提出“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费德勒模式); 20世纪70年代初,豪斯提出了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既要帮助下属充分理解工作目标,又要指明实现目标的路径。 赫西和布兰查德提出了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对不同的“成熟度”的员工采取的领导方式应有所不同。,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四)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个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 1.三步骤说: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 2.六步骤说: 弄清要研究的问题; 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 形成假设; 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 解释研究结论。,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P37) 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教材:组 织 行 为 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组 织 行 为 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