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50709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2019中考历史总复习素养全练7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试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素养全练7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一、选择题1.(2018山东青岛)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答案:C2.(2018内蒙古包头)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指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

2、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思想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故选D项。导学号084840123.(2018山东聊城)观察右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B.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武昌起义。根据图中的武昌可知该起义为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意义是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故选B项。4.(2018山东威海)“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主要是指()A.

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D.宣传了维新变法的思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故选A项。5.(2018四川成都)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B6.(2018安徽)有

4、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本题选C项。7.(2018江苏扬州)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答案:C8.(2018山

5、东临沂)“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这里的“他”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董必武D.鲁迅答案:B9.(2018广西百色)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 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A.民报B.申报C.新青年D.每周评论答案:C10.(2018山东潍坊)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

6、当地的五四运动()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从材料中的“社会各界”“万人大会”可以知道当地的五四运动群众基础较为广泛。故选C项。导学号0848401311.(2018河南)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A.建立中国同盟会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创办黄埔军校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等人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

7、织。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12.(2018山东聊城)农业是经济的命脉,历代政府都注重农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篇】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摘编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元世祖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摘编自元史食货志【近代篇】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

8、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全集【现代篇】材料四下面是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情况表:19531957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时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粮食总产量166.83169.52183.94192.75195.05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材料五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

9、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1)面对材料一中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材料二中的诏令表明了元世祖治理国家的什么态度?元世祖为此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3)材料三体现的是孙中山的什么思想主张?材料中涉及改革土地制度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在同盟会纲领中又是如何阐述的?(4)材料四中我国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5)材料五中的“土地承包”与我国农村的哪一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

10、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3)三民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平均地权。(4)逐步增长。三大改造期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村掀起农业合作化运动。(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13.(2018江苏镇江)青年学生是爱国的先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摘编自五四运动史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

11、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要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参考答案:(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目的:外争主(国)权,内除国贼;核心精神:爱国主义。(2)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3)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影响: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4)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