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35623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5.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建筑综合体概论(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城市建筑综合体的产生1、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从雅典宪章到马丘比丘宪章“城市”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城市规划理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并起着解决城市问题的纲领性文件的作用,他们不断地指导并修正着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由此建筑综合体随着这些理论而发展起来。1933年由国际现代建筑学会(CIAM)提出的“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按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来组织和划分的观点,导致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城市功能分区的产生,这一分区概念对于克服当时城市发展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土地使用的混乱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对于合理组织居住功能,使其免受工业等其他功能活动的干扰

2、更具历史意义。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特别是随着社会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单一的土地使用功能既不符合生态城市的发展,也使城市不断的丧失活力。六十年代,出现了城市“混合地区”的概念。混合使用区的组成元素,源于新式开发构想的建筑街廓。市中心超大街廓MXD购物中心PUD郊区带状商业区大规模住宅图中的超大街廓,包括以下几个要点:21.高度土地使用2.超大街区概念3.不同使用的垂直整合4.步道与车道的垂直配置(人车分道)5.结构化停车6.自由车-公车转接7.都市开发空间8.都市活力9.上空权/共同的所有权/地下权10.都市更新购物中心包括的要点:1.步道设置的环境2.不受气候影响的公共空间3.混合使用开

3、放空间4.步道与车道的配置(人车分离)5.运输可及性大规模住宅:31.不同住宅形态的水平式混合2.共享开放空间与步道系统3.舒适的包装4.较高居住密度5.邻里生活圈6.弹性分区7.阶段性开放从这些要点来看,混合使用区的开发,力求使开发区足够的多样化,通过多种功能、活动的参与,使城市空间具有活力;并且强调了共享和开放的空间存在,可以让多样性的活动在不同的时间内交错进行,使地区富有生气,使用率高。1970年开始建设的英国新城米尔顿凯恩斯便采用了综合区的理论:位于英格兰中部的米尔顿凯恩斯,世纪年代前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由于当地政府全面科学的规划和有序开发,如今,它不仅已成为英国闻名遐迩的经济

4、重镇,还是该国新城镇建设的成功典范。前不久公布的一项有关英国最佳工作城市的权威调查显示,小城镇米尔顿凯恩斯高居次席,排名超过了伦敦、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大城市。法国巴黎的德方斯新区,是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建设的,它是一个商务功能的混合体:巴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都城。迄今仍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然而,巴黎城市建设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发展的巨大压力。事实上,要使巴黎适应高效率的现代都市的需求,仅靠旧区改建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改建肯定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历史风貌的完整性。1958年,政府开始在巴黎近郊,仅在著名的凯旋路延伸到诺特路的德方斯地区开发建设具有20世纪最高水平的综合贸易中心

5、。它是巴黎规模最大的市区重建工程,也是为改变旧巴黎单核中心城市结构而设的副中心之一,这项工程所采用的城市设计手法和建筑手段之先进,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德方斯全区规划用地750公顷,先期开发250公顷,其中商务区160公顷、公园区(以住宅区为主)90公顷。规划建设写字楼250万平方米,共容纳1200个公司。目前已建成写字楼247万平方米,其中商务区215万平方米,公园区32万平方米,法国最大的企业有一半在这里;建成的住宅区可容纳3.93万人,其中商务区建设住宅1.01万套,公园区建设住宅5588套。其建成的10.5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及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RER高速地

6、铁、地铁1号线、14号高速公路、2号地铁等在此交汇。步行系统达27公顷,停车场拥有2.6万个停车位;占地25公顷的公园,使德方斯商务区的1/10用地为绿化用地,种植有400余种植物,建成有60个现代雕塑作品组成的露天博物馆,环境的绿化系统良好。这里高楼林立,商业繁华,交通通畅,颇有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气氛。在功能布置上,德方斯采取了与现代主义功能分区所不同的方法。高层写字楼与低屋的住宅彼此毗邻,使得这个新市区的昼夜一样充满生气。在白天商业贸易的繁茂喧闹之后,晚上主要是文娱社交活动。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城市中通常所见的各类建筑,如电影院、药房、旅馆、游泳池等;也包括其他各种新的设施,如艺术中心和业余活

7、动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展览馆等。德方斯物业布局图在综合区概念的基础上,1977年国际建筑协会制定了“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城市的“有机构成”和“努力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1988年11月在日本召开的“近代都市规划一百年与21世纪之展望”国际讨论会上特地设置了“21世纪大城市状况:复合功能地区的可能性”的专题讨论,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肯定了城市土地复合使用的新趋势,城市的混合开发被认为是21世纪城市的一大热门话题。当今社会竞争支配着一切,人们的生活在高效率的社会,时间因素必然强烈的影响着城市建筑的建设方式。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和建筑设计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城市和建筑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

8、的结构发展而来,加上有建筑经济效益的综合因素及社会要求,建筑就由分散、单一功能的传统方式转向集中、大型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表现了综合性的特点;城市产业的更新、产业结构调整等活动使得城市内部各种功能间的紧密结合变得更为必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功能复合成为一种可能。2、从城市郊区化到中心区的复兴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大体都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直至停滞不前的曲线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城市郊区化阶段:二次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出现了二种相反的趋势。一方面,工业化和商业的迅速发展,相应的城市化速度也日益加快,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达60%以

9、上。城市化使城市人口已达到了失控的程度并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城市问题,如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农民大量地拥入城市,市中心区聚集了大量的低收入者,使有的地方变成了贫民窟。另一方面,中产阶级由于无法忍受如此恶劣的城市生活条件,再加上小汽车的发展而使人口向城市郊区疏散,形成了郊区化趋向。旧城中心区由于缺乏社会的经济的支持力量,而日趋衰退。这一趋向使得郊区购物中心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这些购物中心大多选择在高速公路附近,以一组综合体或建筑群为主,把一系列零售商店、超级市场组织在内,而周围是大面积的停车场。可以说郊区购物中心为现代建筑综合体的建设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城市复兴阶段:七

10、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在西方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各方面所引发的矛盾与冲突促发了人们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思考。通过重新评价城市空间和环境艺术对人的影响,重新认识人在城市空间塑造中的地位、价值和所能起到的支配作用,从而发现旧城中心区仍有高效率、综合化,并能保持和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的优势。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欧美相继出现了多元化城市回归的潮流,其主要形式有小规模的购物中心,早期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和集合多功能的建筑综合体等。以波特曼建筑为代表的大型建筑综合体的建造,“协调单元”理念的引入,对美国城市的复兴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被称为城市更新的催化剂。城市中心区兴盛阶段:城市第三产业随着制造业生

11、产率的提高及电子、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目前各大工业国家中,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已占全部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市中心大量集中的第三产业人口为建筑综合体提供了持久的支持力。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将人们从长时间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现代人由此获得了较过去高23倍的闲暇时间。因此,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游憩空间及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求知型的图书馆、业余学校,娱乐型的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场,服务型的商场、餐馆、美容室,休闲型的公园、画廊等。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与游憩空间的结合就构成了丰富的城市生活,它为综合体在城市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客观要

12、求。城市功能的互补性使综合体在经营上有明显的优越性,各项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运行,为城市生活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这种保持市中心繁荣与活力的要求也成为建筑综合体开发的催化因素。美国许多城市中心建设的重要经验是:将中产阶级重新吸引到市中心来,给衰落的市中心注入新的生命。城市的开发建设也已发展到了综合开发的高级阶段,所谓综合开发,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在城市或局部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建设、协调开发、统筹经营,以求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城市建设方式,它注重建设全过程的互相配合、协同发展。所以城市综合开发使建筑综合体的实现成为可能。随着城市的商贸活动不断恢复

13、和加强,人们逐渐认识到商务功能是城市的生命力之所在。只有当城市的商品流通、服务、信息集散等功能在城市某一区域聚集并达到一定规模,形成与城市其它地段不同的特征时,中心商业区(CBD)才能形成。中国城市发展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中国来讲,大部分城市面对的是新城兴起的问题。波特曼在中国所做的第一个项目“上海商城”,就是在上海经济迅速发展、贸易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建造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是“育三大城市群,建七大城市带”: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大城市区(群),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城市带,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形成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1、培育三大城市群(面):珠江三角洲

14、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群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沿海、沿江、京广京九沿线、沿陇海线、四川重庆间的绵德成渝线、西南出海口沿线、东北的哈长沈大沿线3、发展中心城市(点):如西宁、银川,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地区。以上这些城市的建设都具有强劲的动力,建筑综合体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上,高度集中各项城市功能,可以为城市及其所在地区注入持续发展的活力。3、城市人口不断发展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一个重要的人口现象就是人口城市化。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同农业分离后地球上就出现了城市。尽管城市出现很早,但产业革命以前,全球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仍很低,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还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18世纪,产

15、业革命促使机器工业发展,而工业是集中性产业,因而促使人口愈益集中,进入19世纪,城市发展明显加快。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例不过1%,1900年迅速增加到13.6%,1950年剧升到28.4%,1980年又增到40.9%,l998年世界人口的47%住在城市地区,到2006年,世界人口的一半将住在城市,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5。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兴起,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近10年来平均每年提高0.63个百分点。未来20年内,我国城市化水准将从发展中国家的38%的平均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平均47%的水准。图1: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几乎一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非洲、亚太地区

16、的城市化水平最低,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来源:联合国人口司我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而中国城市化率还不到30%。城市化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成为快速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巨大瓶颈”,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财富集聚的“巨大瓶颈”。表1反映了中国的大城市规模还偏小,中国城市人口的集中度还有待较大提高。(注:“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集中度”是指全国人口集中于百万人口的城市之中的百分率。)表1 世界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集中度世界平均16.5%中收入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