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28481 上传时间:2019-05-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我县辖12个乡镇、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总面积2124平方公里,有汉、壮、仫佬、瑶等27个民族,总人口40.6万人。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28.36亿元,财政收入2.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0元。目前,全县有教师进修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1所,高中2所,初中22所,县直小学2所,乡镇中心小学13所,村完小109所,教学点49个。全县在编教职工3757人,中小学代课教师403人。在校中小学生47737人(其中高中2792人,职校886人,初中17543人,小学26516人)。 2004年10月,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全面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我县十

2、分重视,2004年11月制定*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现将我县实施农村教育“312工程”情况汇报如下:一、“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1998年通过*省“两基”评估验收后,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强化教育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两基”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2003年7月,通过*省“两基”复查经费审计;2003年12月,通过*省“两基”复查验收。 2003年以来,我县继续采取措施,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严格考评 为大力发展

3、我县的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将教育目标列入县政府职能部门和乡镇的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中,作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目标之一。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继续与各乡镇签订*县乡镇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乡镇“依法动员和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巩固扫盲成果”、“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维护学校的治安和安全稳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考评办法及奖惩办法,年终对各项指标进行考评。通过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任务,我县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两基”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2003年,我县的“两基”工作通过了区级复查验收。2001

4、-2002年度,我县均获市人民政府授予“教育管理目标”一等奖。20032004年度,获“县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三等奖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流控辍 学额巩固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县紧紧抓住初中“控辍”这根主线不放松,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建立有效的控辍机制,主要措施是 1、坚持依法治“流”。县政府把每年二月、九月定为教育法律法规宣传月,协调各方面力量,坚持通过开家长会、家访、信访、广播、出黑板板、上街宣传等形式,深入开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教育法律意识,使送子女入学真正成为广大家长的自觉行为。同时,坚持实行九年义

5、务教育“双线”目标责任制,明确县长、乡镇长是政府制止辍学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局长、校长是教育系统内部制止辍学的第一责任人。认真抓好农村中小学控制辍学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把“控辍”问题列入完成年度教育目标的重要指标。 2、落实责任堵“流”。各乡镇分管领导负责控辍保学工作,建立定期检查汇报制度。新学期开学初,组织对中小学的学生入学情况进行检查。将巩固学额列入干部考核内容,并作为对校长、学校目标管理的重点考核内容。坚持初中辍学通报制度,新学期开学时,实行学生入学日报告制度,即向当地乡镇政府和教育局报告,如发现学生辍学,学校、乡镇共同配合做好动员学生复学工作。学校把巩固学额工作落实到班级、教师,主要领导

6、亲自抓,实行分片包干,制定奖惩办法;班主任建立学生家长情况、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备忘录等档案;健全科任教师点名制度,发现学生缺课,及时报告该班班主任,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及时动员学生返校上课。3、实行扶贫助学防“流”。多年来我们坚持实施“慈善助学”、“春蕾计划”、“希望工程”、“朝霞工程”,县政协、县妇联、团县委、县文联、民政局、县残联等部门积极做好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近年来,共资助特困生130余名,资助款达4万多元。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捐资助学献爱心”活动,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捐资扶助贫困学生,一些部门、企业和个人也慷慨解囊帮困助学。各学校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除了发动广大师生捐资助学以外,

7、还采取减免或缓交杂费,教师担保杂费等办法确保贫困生完成义务教育。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减“流”。在学校内部,坚持加强管理,进一步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帮助学困生进步和发展,不讽刺和挖苦,不歧视体罚,不以考试成绩排名。加强对初中学困生的教育研究工作,积极推广“分层递进教学策略”,通过优化人际环境、改善师生关系,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与辅导、分层评价等措施,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从而使学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科任教师根据所任班级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做到“五定”(定计划、定对象、定内容

8、、定时间、定方式)进行帮教,让学困生学有所得,招得进,坐得下,跟得上,留得住,避免学困生因学习困难而厌学、逃学、弃学。由于措施得力,针对性强,切合实际,全县中小学入学率、学额巩固率均得到了较好的巩固 (三)建立扶困助学制度,多渠道为贫困学生解决学杂费,确保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预算内安排助学金,建立了助学金的保障机制。2003至2005年助学金为32.3万元,其中2003年10.1万元、2004年10.4万元、2005年11.8万元。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和就学难问题,稳定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县小学、初中入学率和辍学率等各项指标得到较好巩固。(详见下表

9、) (四)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不断推进 1、成教主要成果。1998年12>月,我县“两基”工作通过了省的评估验收后,我县农村成人教育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先后有*镇*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评为*省的扫盲先进单位;*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荣获国家“中华扫盲奖”的光荣称号>*镇、*镇成技校被*省确认为“*省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吴文华、罗耀南、朱毅强、韦新干等同志评为*省扫盲先进工作者;梁建辉同志荣获“中华扫盲奖”的光荣称号;2004年,*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专职教师*同志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2、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扫盲成果 1999年以后,为做好迎接国家

10、级验收和区级复查验收工作,各乡镇、单位采取定人定员包干,包教包脱盲包巩固的办法,层层落实到位,不少乡镇还把一些外出的人员动员回来参加扫盲学习,仅2001年至2005年全县共扫除青壮年文盲920人,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由2000年的99.24%,提高到99.65%。对已经脱盲的人员,始终注重抓好扫盲后的继续教育,把学习文化与学习农村实用技术、扫盲与扶贫开发,脱盲与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近三年来全县共组织607名已脱盲人员参加文化班或实用技术班学习,全县已脱盲人员巩固率达97%以上。 3、农科教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担负农村扫盲和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乡镇政府主办

11、,教育部门主管,农业、科技、财政、劳动等多部门协办的集文化教育、农业科技、法制、人口计生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的学校。我县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锉辏宄扇私逃髦鸩阶频揭允涤眉际踅逃氐愕母飨钆嘌怠凑铡?*县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发展农业强县的需要,在县乡镇政府的协调下,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相互配合,通力协作,主要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职前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其次是开展法制、人口计生、安全等教育培训。培训的形式有短期、周期性培训,对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的推广及证书班培训,采取定点集中办班然后辐射推广的培训形式,在分散的村屯,则充分利用科技大蓬车下村巡回

12、培训。 “十五”期间,全县14所乡镇成技校和122所村成技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173期,参加培训学员258962人次。 4、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 我县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最早的建于1989年,当时办学条件差,大部分的乡镇成技校都借用政府会议室当教室。2001年,*县在“十五”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县政府积极扶持乡镇筹建成教专用教室、办公室和图书阅览室,凡按要求建有“成教三室”的,由县拨5-6万元资金给予扶持。特别是“两基”达标后,我县加大了建设二类和示范性乡(镇)成技校的力度。2001-2005年,县、乡镇财政除按规定拨给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3000元(三类

13、成技校)、5000元(二类成技校)、10000元(示范成技校)作办公经费外(2004-2005年由县统一拨给各乡镇成技校),县、乡镇还多渠道筹措资金160万元,市扶持22万元,建设乡镇成教综合楼,添置新课桌和科技图书、电脑和电教设备等一批。 二、教育经费落实情况 (一) “三个增长”情况 1、财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情况 2、生均教育经费的增长情况 3、生均公用经费增长情况 2004年秋季学期实行“一费制”收费后,执行了*省公用经费新标准,即:小学生每生每年10元、初中每生每年15元。 (二)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保障机制。 我县于2002年6月设立教师工资专户,由县教育局会同县财政局统一管

14、理和发放全县教职工工资,优先拨款,足额发放。2003-2005年统一发放工资的在职中小学教职工累计11373人(按年末人数口径累计计算),其中2003年3852人、2004年3766人、2005年3755人。2003-2005年累计发放工资14558.1万元,其中2003年4428.9万元、2004年4950万元、2005年5179.2万元。年人均工资12800.6元,没有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现象。 (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年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 1、2003至2005年拨入县教育局的教育费附加(“三税附加”)共845.4万元,其中2003年286万元、2004年260万元、2005年29

15、9.4万元。 教育费附加的使用由县教育局做出方案,经县人民政府的同意后实施。主要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配套资金及改善办学条件。 2、2003至2005年拨入县教育局的“基金”共1055万元,其中2003年730.9万元、2004年166.3万元、2005年157.8万元。根据全县教育的实际情况,县财政宏观调剂掌握使用。主要用于代课教师工资和校舍维修项目。 (四)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1、按规定用好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003年至2005年,我县每年获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均为1378万元。当年用于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分别为797.95万元、804.46万元、794.95万元,分别占总数的65.25%、65.78%、65%,均不低于*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要求。 2、10%用于抢危工程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情况 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投入机制。坚持将每年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10%(122万元)用于中小学“抢危工程”。2003至2005年每年用于中小学抢危工程122万元,由县教育局做出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主要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配套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