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122729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9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春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中西方在饮食、服饰与住房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冲突,但从现实来看,每一种消费习惯都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因而不存在着“孰优孰劣”的问题。具体来说,在服饰消费习惯方面,中国侧重于外在的气质,西方则侧重于内在的舒适

2、;在饮食环境方面,中国侧重于热闹的气氛,西方则侧重于宁静与优雅;在住房方面,中国侧重于稳定,西方则侧重于自由。因此,每一种消费习惯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自的合理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也通过改变消费习惯的方式,来体验彼此的历史文化,甚至在某些场合,一种消费习惯也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与消费习惯不同的是,中西方消费观念的融合并不是表现在相互对等地位的借鉴上,而是表现为西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强大的渗透力影响中国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否认的事实。一方面,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传播媒体,从根本上变革了国家贸易信息传播模式,并产生了诸如世界经贸信息咨询平台

3、、经贸期刊、网络互动平台等新型媒介,进而使得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获取了丰富的消费文化。另一方面,西方社会通过目不暇接的信息化文化传媒方式,把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消费观念迅速渗入各个国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从现实来看,这种享乐主义消费理念对我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念产生动摇。中西方消费方式的融合首先表现在消费方式趋同化的趋势。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的持续深入,国际贸易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各固定地区的闭塞模式发展为开放性的全球化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区域性的商品消费需求也随之发展为开放性的全球化需求。例

4、如说,在当今社会,我们已经完全不能通过一个人是否身穿李宁的运动装,是否吃麦当劳快餐来判断这个人的国籍。总之随着当前世界贸易的全方位发展,各类商品的无国界流通,中西方人民的消费方式日益趋同。此外,中西方消费方式的融合还表现在对待各类具体消费方式的理性判断上。这一点在货币消费和信贷消费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总之,在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彼此碰撞中,消费者对各类消费方式具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不再一味地迷信某一类消费方式。从现实来看,西方消费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意识形态范畴,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深化,而由生产力所决定的

5、消费文化在其先进理念上也必然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应当消除意识形态的偏见,汲取西方消费文化的先进理念,从而为重构我国本土消费文化积累经验材料。(摘编自姜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西方消费在习惯上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住房等方面,双方各有优劣。B在消费习惯上,中国侧重于外在气质,这有其合理性,正如西方侧重于宁静与优雅一样。C消费习惯的不同,主要在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积累,因而一个民族的某种消费习惯是很难改变的。D中西方在消费观念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是不对等的,大致说来,西方消费理念的

6、渗透力比较强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观点,指出中西方几项大的消费习惯存在不同,但不分优劣。B在第二段里,作者通过详细举例进行对比论证,分析准确深刻,说明了某种消费习惯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C第三段论述中西方消费观念的融合,涉及文化传播、精神思想、消费观念等方面,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双方的现状。D全文主要采取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从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证,逻辑顺序如水而下,自然明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的消费理念的渗透力比较强大,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

7、不能随波逐流。B消费方式是多方面的,消费者对各类消费方式要具有理性认识,不应一味地迷信某一类消费方式。C中西方的文化不同,生活环境与条件也不一样,因此西方一些并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D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想避免西方不正确的消费理念,需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重构我国本土消费文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题。(本题共3小题,共15分)茶 语李培俊走进那座寺院,他已经没有半点力气了。他是两天前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腹地迷路的。起初,他并不在意,鼻子里哼了一声,这点破玩意能绊得住老子的脚吗?甚至,在踩断一根拦路的青冈树枝之后,他还

8、冷笑一声。他相信,凭着多年积累的经验,他一定能走出去。一定!可渐渐的,他的自信在遮天蔽日的林木之间,在饥渴难耐之中消失殆尽。几近绝望之际,他发现了这座寺庙!倚在破旧的山门上,他机警地打量着这座隐在林木深处的寺庙。三间正殿坐北朝南,两边各有配殿两间,红墙,绿瓦,古松,颇有大象禅意。配殿旁约有半亩空地,几畦碧绿菜蔬,数株古旧茶树。依然明丽的秋阳从树木缝隙间斜射过来,落在正殿屋瓦上,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为这个佛家静修之所平添几分肃穆庄严。前后左右打量一番之后,他踉跄着走向正殿洞开的殿门。那里人影晃动,诵经声若隐若现,梵香缭绕,袅袅飘出殿门,弥散在阳光之中。方丈正在擦拭佛像,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漫

9、不经心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是打尖还是借宿?他粗声答道:打尖。他说他误入深山,钱财被人劫掠一空,整整两天水米未进,请大师行个方便,舍一餐斋饭,来日定当厚报。方丈又是一声阿弥陀佛,说,施主请随老衲来。进入一间净室,方丈让他坐了,把铁锅坐到泥炉上,注入清水,在圆木墩上摆上茶具:暗色紫砂壶,两只茶盏,一个竹制的荼罐。水烧开以后,方丈把茶壶荼盏里外烫了,放上茶叶,摇动茶壶,缓缓洗茶。方丈老迈已极,一抹浓白的胡须,一脸深如沟壑的纹络,在茶香氤氲中组成一副模糊的影像。他说,方丈,在下实在太饿,能否让我先吃些东西?方丈轻浅一笑,有种父亲般的温软慈祥,在茶盏中默默注入茶汤。茶

10、汤呈琥珀色,香味悠长,透着淡淡的青草苦味,他便有种心醉神迷的感觉。他拈起茶盏,一口喝下。方丈又为他斟上一盏,说,施主,人到了这个世界,万事随缘,行路,做事,为人,莫不如是,沟沟坎坎,均要徐缓图之,当你把世事看透了,想通了,你的坎也就迈过去了。他端荼的手便有些许颤抖,头慢慢垂了下去。方丈说,现在,咱们品的是三泡,一泡浊,二泡躁,三泡方为茶之上品,舌尖触到茶汤,淡香直冲脑门,随之也便钻进了心里。方丈说,施主,请把舌头卷起,形成一个凹状的槽,对,就这样。把茶汤咽进喉咙。这时候,你的烦恼,焦躁,嗔念,功名,黄白之物全部化为乌有,剩下的唯有澄澈清明。施主,你感觉到了吗?他说没有。没有感觉到,只觉得茶有点

11、儿香,也有点儿苦,是我的味觉有问题吗?方丈叹一口气,说,品荼不靠味觉,而在于领悟荼语。荼语?茶语是啥东西?方丈顾左右而言他,问他,走进这个寺院的时候,你可曾注意到本寺寺名?他说没有。方丈说,从容。他在从容寺住了下来,每天三顿粗蔬淡饭,饭后与方丈携手出门,在寺外随处浏览,观枯树昏鸦,听暮鼓晨钟。有时,方丈也邀他进入正殿,感受佛家青灯黄卷的日子。到了晚上,方丈邀他坐在柏树下泡茶,品茗,静听松涛阵阵,秋虫啁啾。他心里便多了些宁静与平和,眼里那股戾气在荼香中慢慢消融。方丈没问他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也不问他家中景况,有无父母兄弟,更不问他为何来到人迹罕至的从容寺,只是陪他喝茶,聊天。终于有一天,方丈把

12、他送出山门,说,施主该走了。他似乎不太情愿,也似乎眷恋着从容古寺,还有这个老迈慈祥的和尚。他说,方丈,能让我再住几天吗?方丈摇摇头,说,施主还是请回吧,污浊洗去,剩下的便只有归宿。方丈。他说,能送我一些茶叶吗?不能。方丈断然拒绝了,说,真的不能。他笑笑说,为什么不能?方丈也笑笑,说,天机不可泄露。他走了,沿着那条狼狐出没的隐秘小路,从茶园间的小径穿过,爬上一座山头事隔不久,百丈峰盘踞了二十余年的山匪自行散伙,一把火烧去山寨,各自回家种田去。匪首黑七不知所踪。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在从容寺住下后方丈和他深入交谈,寺院清幽的环境,深深的感染了他,使他的心里变得

13、宁静与平和,由此他幡然悔悟,毅然走上正道。B小说详写老方丈请他喝茶的过程,在喝茶中老方丈巧妙点拨,使他逐渐领悟到茶道与人生之道的关联,并洗去内心的污浊,悟出人生真谛,找到了真正的归宿。C小说寓意深刻,寺院名为从容寺,其实暗指一个人应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挫折,除去污浊、浮躁,不慕荣华富贵,像方丈一样清心寡欲的生活。D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主要人物身份在小说最后现露出来,匪首黑七似乎就是他,也可能不是他,见仁见智,全文含蓄隐晦,给人一种神秘感。5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6请结合全文回答,小说中的方丈为什么在他十分饥饿时不给他吃饭而请他喝茶?“茶语”的

14、高妙之处在哪里?(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月7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据央视数据,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最近全家都迷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连门口卖菜的阿姨都看得津津有味”,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常可以看见有人在发这样的状态。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1亿。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成绩出人意料。数据显示,其在2月7日播出的第二季总决赛收视率占比超过123%,为同时段第一。

15、而除了收视率高,节目更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在豆瓣网上,两季节目评分均超过8分,网友盛赞其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2月9日,有删改)材料二:除了武亦姝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观察者网推出文章她出现在昨晚上,诠释了真正的诗意,介绍了两位出身平凡但挚爱诗歌的选手的故事:40岁的河北邢台农民白茹云以及65岁的内蒙古农民王海军。文中写道:“这些人,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远离书桌的农民,他们经历了艰难困苦,却始终乐观,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是真正的热爱。”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网友“红松林海”表示,“一些选手的坎坷人生,离不开诗词给予的慰藉和激励,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选自“中国文明网”网友热议(中国诗词大会)材料三:讨论多,并不意味着真的“火”了。讨论多,只是议程设置的结果,并不必然代表着这档节目具有全国热度。朗读者的收视群体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刚好也是社交媒体上掌握着主要话语权的群体,这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