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1马原卷a[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21343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1马原卷a[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2012-1马原卷a[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2012-1马原卷a[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2012-1马原卷a[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2012-1马原卷a[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1马原卷a[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1马原卷a[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2012 学 年 第一学期 )班级: 姓名: 学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班级10级国贸12农经12 会计12营销12 园艺12植保12考核日期2012年1月5 日考核方式闭卷备注A卷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写在题干后的括号中。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 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阅卷人满分20352520得分1.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 A. 资产阶级和人类进步的科学 B.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C.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的科学 D.无产阶级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是( ) A.历史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 B.历史学、哲学、政治学

2、C.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D.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3.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 ) A.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B.经济危机论和社会再生产理论 C.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命题教师: 牛变秀 教研室主任: 系副主任: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

3、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A. B. C. D.6.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 )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它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A. B. C. D.7.“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坚持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观点 B.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唯物主义观点 C.扩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D. 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8.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大国行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成就就在于使读者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活的肌体

4、,其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9.马克思在谈到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时指出( )A.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B.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哲学也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C.哲学不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D.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0.与“动物世界”和虚幻的“鬼神世界”相比,“人的世界”的特征

5、是( )A.只合规律不合目的 B. 只合目的不合规律C.既合规律又合目的 D.既不合规律又不合目的11.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12.就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确立的原则而言( ) A.旧唯物主义以逻辑学思维确立了客观性性原则,唯心主义以发生学思维确立了主观性原则B.旧唯物主义以发生学思维确立了客观性原则,唯心主义以逻辑学思维确立了主观性原则C.旧唯物主义以逻辑学思维确立了主观性原则,唯心主义以发生学思维确立了客观性原则 D.旧唯物主

6、义以发生学思维确立了主观性原则,唯心主义以发生学思维确立了客观性原则13.道家有“师法自然”的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人类行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具有许多积极因素,最根本的是因为它( )A.以服从自然界作为人类的根本准则 B.坚持了科学发展观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 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14.下列选项中既能坚持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又能驳斥“神创论”的观点是( )A.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自然界是完全相同的 B.从社会的产生过程看,它是客观世界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既不是神的“杰作”也和人类无关C.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是不以人和

7、神的意志为转移的D.人类社会的一切客观过程都控制于人的计划、目的的有条不紊的强制作用下15.“和谐世界”是我国外交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文化崇尚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主张不同文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同 B.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不同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既统一又对立16. 商品价值量和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按相反方向变动 D.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按相同方向变动17.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

8、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转换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过程和劳动力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18.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力杠杆是()A.价格和竞争B.价格和供求 C.竞争和信用D.竞争和积累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20.二战后,欧美“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消除了阶级差别C.克服了经济滞胀 D.削弱了宏观调控二、辨析题(辨别后作简要分析)(共5小题 ,每小题

9、7分,共35分) 1.商品在本质上是指物的“有用性”2. 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市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3.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历史的发源地不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5. 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25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6分)2.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实现形式(6分)3.简述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分)4.简述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6分)四、材料题(20分)材料:2011年的西亚、北非大动荡发端于突尼斯一起突发事件,一名摆

10、摊卖水果的大学生因其摊子被执法人员没收,愤而点火自焚,不治身亡。该事件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引发全国性骚动,最终导致本阿里政权倒台,国际媒体称之为“茉莉花革命”。 “茉莉花革命”的冲击波迅速在阿拉伯世界沿着两个方向蔓延,一个是冲击到类似突尼斯的政治强人掌权的国家,如埃及、也门、利比亚、叙利亚,另一个是朝着家族统治、君主世袭的国家政权冲击,包括巴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克塔尔、约旦、摩洛哥8个君主制国家。这次动荡直接导致突尼斯本阿里和埃及穆巴拉克政权在一个月内倒台,引发利比亚战争和卡扎菲政权的倒台。从目前的情况看,西亚、北非局势远远没有结束,可能最高潮还没有到来,也门、叙利亚等国局势非常

11、危险。阿拉伯世界的这次大动荡令国际瞩目。有人认为这是一场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革命。以“欧债危机”为首的主权债务危机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威胁,在此背景下,西亚、北非国家无论是产油国还是非产油国都不可能置身局外,必然要受到这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也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人蓄谋已久的一个阴谋,是美国人借偶然性事件发动的一场民主化运动,通过推广美国的价值观和民主原则进一步控制中东地区。还有人把它分析为“维基革命”,即维基网站不断解密美国的机密文件,其中包括美国驻尼斯大使发回国内的密码电报,揭露了本阿利家族的很多黑幕,让本已混乱不堪的突尼斯局势火上加油。阿拉伯世界22个国家,长期以来政治体制僵化,政治上大

12、致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是强人独裁,长期执掌政权,而且都是子承父业;一类是家族统治、君主世袭,如沙特阿拉伯的国名是以王室家族的名字沙特家族命名的。现在的国王阿卜杜拉已经87岁,等待接班的兄弟还有20多位,其中最小的已经70多岁。这些国家贪污腐败严重,民生凋敝。据估算穆巴拉克的身家,最低也有50亿美元。由于人口出生率高、经济结构畸形,阿拉伯世界失业率普遍高达20%-30%,据埃及官方统计,40%的人处在贫困线下。总而言之,阿拉伯世界这场大变局是各种社会矛盾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的总爆发,具有相当的必然性。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1)分析西亚、北非动荡发生的直接原因(4分)(2)剖析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亚、北非大动荡产生的深层社会根源(8分)(3)阐释资本的历史宿命(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