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7615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语文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专攻训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27(安徽省专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项训练(二十四)语言文字运用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联袂/妩媚诅咒/咀嚼肖像/惟妙惟肖B.炽烈/整饬通缉/修葺奢靡/风靡一时C.拓本/鞭挞依偎/煨汤露宿/原形毕露D.内讧/拱手枯槁/长篙绿茵/绿林好汉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十月,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坐在风驰电掣的轻轨车上,两旁络绎不绝的山城景色真让人赞叹不已。B.国家工信部近日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C.无论什么政府,它的法律总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天

2、才所写的诗文,里面有美的方面,但白璧也总可以找到若干微瑕。D.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陷入高失业、高负债的困境,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营也出现困难,经济增速逐步回落。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大国,但食品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还有待改善。B.在打击知识产权和伪劣商品犯罪的“亮剑”行动中,市公安局经侦大队顺藤摸瓜,及时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冒“南山牌”铝合金案。C.那些独具特色的老房子遍布青岛的大街小巷,犹如青岛的枝与叶,使得青岛这座别具风情的城市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D.因希腊政府无力应对主权债务清偿而引发的危机,

3、像是一团山边野火,迅速蔓延到欧盟核心地带,甚至殃及法国等欧盟核心成员卷入风暴之中。4.以“小说是”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4分)在彷徨和幻灭的书前,鲁迅和茅盾不约而同地录下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这并非偶然,因为他们都力图通过自己的小说对社会、人生进行严肃的探索。答:_5.根据语境,指出下面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5分)作家刘震云在得知自己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时正在市场买菜,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我在犹豫,是买西红柿还是买茄子,因为西红柿比茄子贵。这时,出版社的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我获奖了,我当即决定买西红柿!当天中午吃的是鸡蛋西

4、红柿面,味道跟平时吃的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鸡蛋就是鸡蛋,西红柿就是西红柿。”答:_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5个字。(6分)材料:桓伊,东晋谯国人,为人品德高尚。晋书桓伊传说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他喜爱吹笛,曾得到蔡邕的“柯亭笛”,笛声奇妙,名满天下。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徽之,但一直未见其面。一次,他们在旅途偶然相遇,王徽之便请求桓伊奏笛,。从此这支乐曲广为传播,后来为琴家吸收改编成琴曲梅花三弄。存谱初见于明朱权的神奇秘谱,小序上说:“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

5、安详的神态,曲调快速急促的部分则既表现梅花迎风摇曳的动态,这正是桓伊精神品格的写照。二、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说“俗”道“雅”谈文化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有了“俗”。“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风世情”的俗,也往往

6、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我国是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且地域广阔。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

7、”。“公约”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己“俗”念、求取“公约”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雅”实际上有文化整合的意味,经过整合并得到提升的文化会得到“雅正”的评价。“雅”不仅存在于“文化整合”之中,而且体现为整合后“文化范式”的确立。即以“雅”为“正”。相形之下,雅、俗之间就有了高下之别、庄谐之别乃至文野之别。“俗”的意蕴也就渐生“陋意”,渐趋“庸境”。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不一定自封“高雅”但大多自命“清高”,不一定都能“超凡脱俗”,但大多鄙夷“谄世媚俗”。拒绝媚俗可以是为着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也可以是为着彰显自己

8、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俗”还是“雅”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它还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所谓“文化”,意在“以文化人”,在于使人脱离蒙昧、超越本能、发展智慧、趋赴道德。也就是说,“文”是构成,而“化”是功能,相对于“化”之功能取向而言,“文”之构成往往更具有稳定性。“风俗”作为“人文”的重要构成,需要一定的坚守来维护稳定,也需要一定的变迁来谋求发展。“风俗”在需要稳定时,是作为正面价值呈现的,背弃者被斥为“伤风败俗”;而“风俗”在需要发展时,是作为负面价值披露的,变革者被誉为“移风易俗”。文化的“以文化人”,主导倾向是“化人以雅”,是使人的品貌、趣味、格调

9、、境界都渐至“文雅”起来。在这里,“雅”成了“文”的内涵,“文”成了“雅”的表征。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文化人格的追求并不都言行如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既然人们鄙夷“谄世媚俗”,藐视“跟风从俗”,就不排斥有人以“文雅”来装装门面,垫垫柱基。因此,我们在远离低俗、拒绝庸俗、摒弃媚俗之时,更要养文心、修文德、循雅道、育雅趣,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7.下列关于“俗”和“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人类社会初期,“俗”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和适应,是特定人群中产生的一种不成文的、无需言明的默契。B.在人类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和精密后,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和维护社会秩序的

10、准绳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C.“雅”是一种“公约”,这种“公约”的特点是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是一种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D.“雅”是一种价值评判,讲究品位、追求境界的文化人拒绝媚俗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或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8.下列对原文结构思路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分别论述了俗的产生、“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B.第段是过渡段,由“和而不同”成为“公约”“共同理想”,从而引出“雅”,再由第段论述雅永远高于俗。C.第段论述“俗”“雅”的价值评判,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习惯,还

11、是包括品位、境界在内的文化人格。D.第段论述“文”与“化”两者之间的关系,第段联系现实生活,希望人们要通过文化自觉陶塑文化人格并提升文化境界。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积习”可成俗,“约定”也可成俗,但“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全方位适用的,地域不同、时间不同而 “俗”不同。B.“雅”是文化整合的结果,也是文化提升的产物。“雅”与“俗”是相对的,追求“雅”就是要逐渐消除“俗”的影响乃至消除“俗”的存在。C.“风俗”是人文的重要构成,但它直接受人的好恶的制约。人们认可它时,它便作为正面价值呈现;人们厌恶它时,它便被作为负面价值披露。D.“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人以雅”使人脱“俗”。因此,我们应该自觉远离和拒绝俗文化,培育雅趣,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