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4690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宁夏高考文综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M2.5&PM10概念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10主要是粒径小于10微米的微粒,也成为可吸入颗粒物。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造成危害;又由于它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易将污染物带到很远的地方,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同时在大气中还可为化学反应提供反应床。颗粒来源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

2、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PM10主要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健康损害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

3、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越细小的颗粒物对人体危害越大,在肺部沉积率最高的是粒径为1微米左右的颗粒物。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粗颗粒物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 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 。

4、监测工作2011年1月1日开始,环保部发布的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首次对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目前我市环保系统也在加紧开展PM2.5的监测工作,日前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新配备了武汉天虹TH-10大气颗粒物浓度监测仪,此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射线吸收导致强度衰减测定颗粒物浓度的,该检测方法与经典的重量法等效;且减少了样品的处理时间和污染机会,精度高、重现性好;这进一步保障和提高了我市对PM2.5、PM10及总悬浮颗粒物的监测质量,使环保部门更及时准确的掌握大气污染情况和环境空气质量,能更好为群众服务。2011年11月15日,著名大气环境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透露,世卫组织的标准与美国标准比稍微松一些,即使按照世卫的标准,加入PM2.5后,中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将从现在的80%下降到20%,“我想这也是环保部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