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1926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6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补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定州中学(高补班)定州中学(高补班)2018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科学家的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有力的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时发现其具有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 C. 孟徳尔在分析、总结豌豆的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D.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2洋葱是中学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下列有关洋葱的实验正确的是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观察到多个四分体 B. 将其鳞片叶外表皮制作

2、成临时装片,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绿色的叶绿体 C. 用其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应缩小光圈换平面 反光镜 D. 将其鳞片叶内表皮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后大部分呈红色,说明其遗传物质主要为 RNA 3野生型果蝇(全为纯合子)的眼型是圆眼。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棒跟雄果蝇。 该棒眼雄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F1全为圆眼,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F2中圆眼个体和棒眼个体的 比例为 3:1。若果蝇的圆眼和棒眼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2的雌果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1:1 B. 若 F2中棒眼雌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 1:1

3、,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 C. 若 F2中圆眼雄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 1:1,则不能确定相关基因的位置 D. 若 F1中雌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可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是否同时位于 X 与 Y 上 4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肉毒素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而具有除皱作用。下列相关 说法错误的是 A. 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引起钾离子外流 B. 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信号的转换情况不相同 C. 肉毒素具有除皱作用是由于它能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D. 肉毒素能阻断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的兴奋传递 5小麦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 H 基因频率不同的小麦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 没

4、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 F1,各 F1中基因型频率与 H 基因频率 (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0p1 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没有杂合体 B. p=b 时,F1随机交配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1/2 C. p=a 时,F1显性性状中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3/5 D. p=c 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杂合体比例为 2/9 6人类大脑中有一类能够促进睡眠的神经元,这类神经元通过抑制“清醒”神经元的活动使机体 产生睡觉的欲望。下列与该调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3 A. 不同神经元的大小和形态基本相同 B. 受抑制神经元的膜电位不发生任何变化 C. 两类神

5、经元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D. 在该调节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7如图所示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是 A. 或都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但发生在不同细胞中 B. 基因 1 和基因 2 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只能决定一种性状 D. 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骨架和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 B. 蛔虫和蓝藻细胞内均无线粒体,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种类较多 D. 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不同是细胞分化的

6、结果 99果蝇的眼色由基因 A/a 控制,体色由基因 B/b 控制。科研人员将褐眼黑檀体雌果蝇与红眼灰 4 体雄果蝇杂交,F1中雌性均为红眼灰体,雄性均为褐眼灰体,F1雌雄相互交配产生 F2代,其性状 和比例如下表: 眼色体色雄性雌性 褐色黑檀体 2031 褐色灰体 7073 红色黑檀体 2825 红色灰体 767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bbXaXa和 BBXAY C. F2中灰体红眼雌与灰体褐眼雄杂交后代出现 1/36 的黑檀体褐眼 D. F2中灰体红眼雌可产生 4 种基因型的配子 10利用 PCR 技术扩增

7、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 DNA 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图中引物为单链 DNA 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5 A. 用 PCR 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B. 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 C. 退火温度过高可能导致 PCR 反应得不到任何扩增产物 D. 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同时含有引物 A 和引物 B 的 DNA 片段所占的比率为 15/16 11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甲为 T 细胞,需要 B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促进其增殖分化 B. 细胞乙是浆细胞,它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

8、的记忆细胞 C. 细胞丙是吞噬细胞,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一抗体的结合物 D. 细胞甲、乙、丙中基因种类基本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 12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 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6 A. 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 气味分子引起 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 Na+大量外流 C.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 D. 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 13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I、i 影响。当基因 I 存在 时,基因 Y 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基因 Y 与基因

9、 I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YYIiYyIi C. 若实验一的 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 5/9 D. 若实验一的 F1与 F2中结白茧杂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 5/12 14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某植物幼苗使其生长,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7 组别清水浓度甲浓度乙浓度丙浓度丁 平均株高(cm) 1620385113 A.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幼苗的生长影响有差别 B. 甲、乙、丙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C.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丁浓度条件下幼苗不能生长 D. 实验处理的时间长短、

10、用的植物材料和温度等条件应相同 15黏多糖贮积症型(缺少黏多糖水解酶)患者均为男性且少年期死亡,患者的母亲都是携带者。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患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B. 该病遗传方式可能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C.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要保证调查的患者家系群体足够大 D. 该病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16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是一种神 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多巴胺只能作用于神经元上的受体 B. 多巴胺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C. 多巴胺

11、分泌异常,能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 8 D. 多巴胺与激素都有特异性,通过体液只运输给相应靶器官 17为探究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 2,4-D 溶液分别浸泡绿豆种子 12h,再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A. 0.4mgL1的 2,4-D 溶液促进芽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 B. 2,4-D 溶液既能促进根的生长,也能抑制根的生长 C. 1molL1的 2,4-D 溶液是培养无根豆芽的最适浓度 D. 2,4-D 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功能,属于植物激素 18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

12、A.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决定了群落演替的方向 B.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C. 长期的地理隔离一定可以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 D.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19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 A 基 因,矮化程度与 a 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 b 基因的花粉败育。甲、乙、丙 均为纯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9 A. 甲类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 乙减数分裂产生 2 种花粉,在分裂前期

13、,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 4 个 a 基因 C. 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F1有 3 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 到高,数量比为 3:2:3 D. 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 b 是否和 a 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应让丙()与甲()杂交得 F1, 再以 F1作母本与甲回交,统计 F2的表现型及比例 20下列有关正常雌果蝇(2N8)经减数分裂生成卵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的 DNA 数先加倍一次,后减半一次 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均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 D. 若基因组成为 Aa,则会出现

14、AA 移向一极、aa 移向另一极的情况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1已知某植物的粒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每个显性基因对粒色颜色的增加效果相同, 其粒色有白、浅红、中红、中深红和深红五种。现取两株纯合的粒色为中红的植株个体杂交,F1全 为中红植株,F1自交,F2粒色出现五种表现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F2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10 _,若从 F2的植株中任取两植株杂交,使杂交后代颜色最浅为浅红,最深为中红, 则选择的两植株的粒色的表现型可能为_或_。 (写出两种组合即可) (2)若干深红植株中偶然出现一株中深红植株,该中深红植株的出现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也可能是由染色体片

15、段缺失导致的。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该中深红植株出现的原因(含有一条缺 失染色体的植株能正常存活,含有两条缺失染色体的植株死亡) 。 让该中深红植株_。 若后代的表现型为_,则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若后代的表现型为_,则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的。 22某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重要的抗虫基因,该基因转录的 mRNA 下游序列已知,但其上游 序列未知。现利用 PCR 等技术扩增该基因,具体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有关过程, 表示有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_种引物,还需加入_酶,生成杂合链物质 。 (2)利用 DNA 末段转移酶催化过程,使 cDNA 单链左侧末端增加十多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序列 (AAA(A)n) ,其目的是_,进而利于过程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序列,过程反 应体系需要添加的新引物序列是_。 11 (3)与物质相比,物质化学组成不同的是_。与过程相比,过程中 碱某配对方式的不同之处是_。 (4)在物质的两端通常还需要增加_序列,以便与相应的载体重组,再利用 _处理大肠杆菌等,以利于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胞,构建 cDNA 文库。 12 1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CDAC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