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91846 上传时间:2019-05-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化学试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化学查漏补缺试题 20185答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 24 1.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 B甘油用作护肤保湿剂C漂粉精用作消毒剂 D铁粉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反应BFe(OH)3胶体透明、稳定,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H2、SO2、NH3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3.右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盛有浓氨水,通过导气管持续通入氧气,将红热的铂丝伸入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在铂丝上发生的反应是吸

2、热反应B锥形瓶内有白烟产生,该白烟是NO2的水生成的硝酸C锥形瓶内可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D锥形瓶内只发生两个化学反应4.柔红霉素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柔红霉素的分子式为C21H17O7B. 柔红霉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 1mol柔红霉素最多能与4 mol NaOH反应D. 柔红霉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5. 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如下:2AgCl + Mg = Mg2+ 2Ag +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B负极反应式为AgCl + e- = Ag + Cl

3、-C该电池不能被KCl 溶液激活D电池工作时,每消耗1.2 g Mg,溶液中的Cl-增多0.2 mol6. 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 2CO(g)来源:Zxxk.Com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C650 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25.0% DT 时,若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O,平衡逆向移动 7. 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已知:Cr2(SO4)3稀溶液为蓝紫色;Cr(OH)3为灰绿色固体,难溶于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结论或叙述不正确的是A.

4、中生成蓝紫色溶液说明K2Cr2O7在反应中表现了氧化性B. 操作II中仅发生反应:Cr3+3OH= Cr(OH)3C. 将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会产生灰绿色浑浊,该现象与Cr3+的水解平衡移动有关D. 若继续向中加入稀硫酸,溶液有可能重新变成蓝紫色8.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来源:学科网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B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C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NH4Cl固

5、体可以升华9.(17分)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1)A的化学名称是 。(2)由C生成D和E生成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3)E的结构简式为 。(4)G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F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5)芳香化合物X是F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为,写出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 、 。(6)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10. (12分)辉铜矿可用于冶炼金属铜,其主要成分为Cu2S。. 火法炼铜的反应分两步进行:高温. 将辉铜

6、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2O和SO2。.2Cu2O+Cu2S 6Cu+SO2(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2)火法炼铜的废气中含SO2,需要进行脱硫处理,用Na2SO3溶液做脱硫试剂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湿法炼铜通常用Fe2(SO4)3溶液作为浸取剂提取铜,反应原理如下:Cu2S + 4Fe3+ 2Cu2+ + 4Fe2+ + S(3)为增大一定时间内的Cu2+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4)控制温度为85、浸取剂的pH = 1,取相同质量的辉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试剂及操作3小时后Cu2+浸出率(%)一加入15 mL 0.25 molL -1 Fe2(S

7、O4)3溶液81.90二加入15 mL 0.25 molL -1 Fe2(SO4)3和0.1 molL -1 H2O2的混合溶液92.50H2O2能使Cu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_。(6)控制浸取剂的pH = 1进行实验三:取与实验一、二相同质量的辉铜矿粉末,加入足量x molL -1 Fe2(SO4)3和0.1 molL -1 H2O2的混和溶液,测得3小时后Cu2+浸出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x_(填“”、“”或“=”)0.25;85之后,温度升高,Cu2+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_。11. (14分)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

8、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已知:25时,Ksp(CaCO3)=2.810-9;Ksp(CaSO4)=3.210-6。(1)煅粉主要含MgO和_。(2)浸取煅粉的NH4NO3溶液显酸性,用化学用语表示其原因是 。(3)用适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 。(4)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OH-和 ;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 ,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5)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NaCO3溶液,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

9、时AlCl4-和Al2Cl7-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则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 。12.(15分)实验小组探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进行下表中的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 mL浓硝酸,加热。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1)能证明浓硝酸表现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2)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发生分解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 。(3)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甲同学认为可能是

10、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猜想。来源:学,科,网.制取NO2气体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NaOH溶液NaOH溶液的作用是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木炭在NO2气体中燃烧。实验操作: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并说明理由: 。 由上述实验推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为: 。参考答案12345678DBCDACBB9.(17分)(1)苯甲醛(2)加成;酯化或取代(3)(4)(5) (6)(3分) 高温10. (12分)(1)2Cu2S+3O2 2Cu2O+2SO2(2)H+ + SO2 + H2O 2HSO3- (3)增大接触面积,升高温度,增大Fe2(SO4)3浓度,通入氧气等等。(4)H2O2将Fe2+氧化为Fe3+,反应速率加快;或者H2O2参与了Cu2S的氧化。(6) 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11(14分)(1) C

12、aO(2) NH4+ + H2O NH3H2O + H+(3) 加入(NH4)2SO4会生成CaSO4微溶物,在过滤时会被除去,造成生成的CaCO3减少电解(4) NO3-、CO32-、HCO3- Ca(HCO3)2 (5) 2Al+6H2O 2Al(OH)3+3H2(6) Al3e-7AlCl4- 4 Al2Cl7-来源:学科网ZXXK12.(15分)(1)有大量红棕色气体生成 (2)O2(3) (3分)(两处导气管进出长短对各1分,漏斗对1分) 2NO2 + 2NaOH NaNO2 + NaNO3 + H2O 2NO2 + 2C 点燃 N2 + 2CO2来源:学科网 当木炭燃烧时,体系中氧气浓度低于空气中氧气浓度,所以不用补充木炭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主要是NO2具有助燃性,使木炭燃烧,同时也会发生与氧气的燃烧反应。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