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6447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6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东宁市第一中学东宁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Na:2323 ClCl:35.535.5 O O:1616 C C:1212 FeFe:5656 S S:3232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下图四种操作均有错误,其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有一个明显错误,A 错误;B、图中 错误两处: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2、;水不能倒入浓硫酸,有两个明显错误,B 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是强 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纸片上,应放玻璃器皿中,有一个明显错误,C 错误;D、溶解操作中要 用到烧杯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用于搅拌,可加快物质的溶解,不可摇动烧杯加快溶解,会使液体溅出,有 一个明显错误,D 错误,答案选 B。 点睛: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 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注意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注意掌握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 22.4 L B. 配制 1 molL1

3、 NaCl 溶液 1 L,其方法是将 58.5 g NaCl 溶于 1 L 水中 C. 1 mol NH3中约含有 6.021024个电子 D. 1 mol O2的质量是 32 gmol1 【答案】C 【解析】 - 2 - 【详解】A 项,气体摩尔体积是指 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其大小是不确定的,会随着温度、压强的变 化而变化,22.4 L/mol 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故 A 项错误; B 项,58.5 g NaCl 溶于 1 L 水中,所配溶液体积大于 1 L,溶液浓度不等于 1 molL1,故 B 项错误; C 项,1 个 NH3分子含有 10 个电子,则 1 mol N

4、H3含有 10mol 电子,即 6.021024个电子,故 C 项正确; D 项,质量的单位为 g,摩尔质量的单位为 gmol1,故 D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 3.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Fe(OH)3胶体、白磷、石灰乳B. 干冰、铁、氯化氢 C. 烧碱、液态氧、碘酒D. 空气、氮气、明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Fe(OH)3胶体是混合物,A 错误;HCl 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B 错误;C 分别为化合物、单质、混 合物,C 正确;明矾是化合物,D 正确.答案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4.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5、) A. 强碱性溶液中:K+、Mg2+、Cl、SO42 B. 室温下,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C. 含有 0.1 mol/L Ca2+的溶液中:Na+、K+、CO32、Cl D. 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NO3、SO42 【答案】B 【解析】 【分析】 A、强碱性溶液中镁离子会沉淀;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a+、Fe3+、NO3、SO42不反应; C、碳酸钙难溶; D、铜离子呈蓝色; 【详解】A、强碱性溶液中镁离子会沉淀,故 A 错误; B、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a+、Fe3+、NO3、SO42不反应,故 B

6、 正确; C、碳酸钙难溶,故 C 错误; D、铜离子呈蓝色,故 D 错误; - 3 - 故选 B。 5.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Y 是地 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 与 X 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 Y 分别与 Z、W 形成的化合物都能与稀硝酸反应 C.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弱 D. 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

7、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原子只能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故 X 为碳元素;W 与 X 同主族,所以 W 是 Si 元素;Y 是地 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 Y 为氧元素,Z2+与 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 10,故 Z 的质子 数为 12,则 Z 为 Mg;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 r(Mg)r(Si)r(C)r(O),故 A 正确;BY 和 Z、W 形成的化合物为 MgO、SiO2,MgO、SiO2中存在的化学 键分别是离子键、共价键,故 B 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8、,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 属性 X(C)W(Si),所以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强,故 C 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 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 Y(O)W(Si),所以 Y 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 故 D 正确;故选 B。 【考点定位】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名师点晴】明确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解题关键;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原子只能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4,故 X 为碳 元素;W 与 X 同主族,所以 W 是 Si 元素;Y 是地壳

9、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 Y 为氧元素,Z2+与 Y2-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结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 10,故 Z 的质子数为 12,则 Z 为 Mg,以此解答该题。 6.如图所示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 水夹,下列与实验事实相符的是( ) - 4 - A. NH3(H2O 含紫色石蕊试液),红色喷泉B. SO2(NaOH 溶液),无色喷泉 C. HCl(H2O 含紫色石蕊试液),蓝色喷泉D. NO(NaOH 溶液),无色喷泉 【答案】B 【解析】 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则挤压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氨水

10、溶液 显碱性,石蕊遇碱变蓝,故形成蓝色喷泉,A 错误;因 SO2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溶液为无色,则挤压胶 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无色喷泉, B 正确;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则挤压 胶管的胶头,使烧瓶中的气压减小,且小于外界大气压,则形成喷泉,又因盐酸溶液显酸性,石蕊遇酸变红,故形 成红色喷泉, C 错误;NO 为中性氧化物,与碱不反应,无法形成喷泉,D 错误;正确选项 B。 7.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 的是( ) A. HNO3KOH=KNO3H2OB. CH3COOHNaOH=CH2COONaH2O C. H2SO4Ba(OH)2

11、=BaSO42H2OD. 2HClCu(OH)2=CuCl22H2O 【答案】A 【解析】 【分析】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 H+OH-H2O 表示,如:酸不能为醋酸,碱不 能为氢氧化铜,不能生成沉淀等,以此来解答。 【详解】AHNO3+KOHKNO3+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 A 正确; B. CH3COOH 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其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OHCH3COO-+H2O,不能用 HOH=H2O 表示,故 B 错误; CH2SO4Ba(OH)2=BaSO42H2O 中 BaSO4不能拆开,其离子方程式为 2HSO4

12、2- Ba2+2OH=BaSO42H2O,故 C 错误; D2HClCu(OH)2=CuCl22H2O 中氢氧化铜不能拆开,其离子方程式为 Cu(OH)2+2H+2H2O+Cu2+,不能 用 HOH=H2O 表示,故 D 错误。 故选 A。 - 5 -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物质的溶解性及 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 8.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 H+、Mg2+、Al3+等阳离子,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v)和生成沉淀的质量(m)之 间的关系如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13、C. D. 【答案】C 【解析】 加入 NaOH 溶液时依次发生反应:H+OH=H2O,Mg2+2OHMg(OH)2、Al3+3OHAl(OH)3,然后发 生反应 Al(OH)3+OHAlO2+2H2O,则说明开始没有沉淀,后开始产生沉淀,最后沉淀部分溶解,符合的 图象为 C,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镁铝化合物性质、混合物的有关反应,难度不大,根据反应过程推导图象是解题关键 9.已知: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消耗 1molMnO2生成 Cl2的体积为 22.4L 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C. 氧化性:M

14、nO2Cl2 D. 反应中每生成 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4mol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可知,HCl 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为 0,MnO2中 Mn 元素的 化合价由+4 价降低为+2 价,以此来解答。 【详解】A.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每消耗 1molMnO2生成 1mol 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由于没有 指明是在标准状况下,故 A 错误; - 6 - B. 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MnO2,还原剂为 HCl,1mol MnO2氧化 2mol HCl,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

15、比 为 1:2,故 B 错误; C. 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MnO2,氧化产物为 Cl2,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化性: MnO2Cl2,故 C 正确; D. 反应中每生成 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的考查,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 变化为解答的关键。 10.用 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 Na+离子数为 0.01 NA B. 标准状况下,22.4LH2O 含有的分子数为 1 NA C. 通常状

16、况下,1 NA 个 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22.4L D. 标准状况下,22.4LH2与 O2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 NA 【答案】D 【解析】 A、1.06g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0.01mol,而 1mol 碳酸钠中含 2mol 钠离子,故 0.01mol 碳酸钠中含 0.02mol 钠离子即 0.02NA个,故 A 错误;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故 22.4L 水的物质的量大于 1mol,则分子个数大 于 NA个,故 B 错误;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 22.4L/mol,故 NA个二氧化碳分子即 1mol 二氧化 碳的体积大于 22.4L,故 C 错误;D. 标准状况下,22.4LH2与 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 所含分子数为 NA,故 D 正确;故选 D。 11.金属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