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9006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折射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实 验 报 告实验题目: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班 级: 电信 06-1 姓 名: 林清伟 学号: 21 指导教师: 方运良 茂名学院技术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室实验日期:2007 年 11 月 29 日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玻璃片折射率实验提要实验课题及任务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玻璃片厚度实验课题任务是:根据玻璃的折射率比空气大,当玻璃片加到一个光路中时,必产生一光程差 ,这个光程差会造l成中央条纹会发生位移的现象,根据这一特定的光学现象和给定的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案,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出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玻

2、璃片的折射率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按撰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设计要求 通过查找资料,并到实验室了解所用仪器的实物以及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找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选择实验的测量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测量 5 组数据,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n 应该用什么方法处理数据,说明原因。 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达,即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有关提示若用

3、白光作光源,在一般情况下,不出现干涉条纹。进一步分析还可看出,在 、 两面相交时,交线上 ,但是由于 1、2 两束光在半反射膜面上2M1 0d的反射情况不同,引起不同的附加光程差,故各种波长的光在交线附近可能有不同的光程差。因此,用白光作光源时,在 、 ,两面的交线附近的中央2M1条纹可能是白色明条纹,也可能是暗条纹。在它的两旁还大致对称的有几条彩色的直线条纹,稍远就看不到干涉条纹了。调出白光干涉条纹,此时 镜位置读数为 将待测玻璃片插入有 镜的1M1z1M臂中,再次调出白光干涉条纹,这时 镜位置读数为 ,12评分参考(10 分) 正确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2 分。 正确的写出测量方法,1

4、分。 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1 分。 正确的联接仪器、正确操作仪器,2 分。 正确的测量数据,1.5 分。 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2.5 分。(其中实验数据处理, 1 分;实验结果,0.5 分;整体结构,1 分)学时分配实验验收,4 学时,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 学时。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目的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及调整方法。2.测量的折射率。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HNL55700 多束光纤激光器、玻璃片、白炽灯,钠灯,千分尺。实验原理 仪器结构介绍1.导轨;2.底座;3.水平调节螺灯;4.传动盒盖;5.转动手轮;6.读数窗口;7.微调手

5、轮;8.刻度轮;9.移动镜拖板;10.盘头螺灯;11.12.镜架;13.分光镜;14.补偿镜;15.16.反射镜;17.18.微调弹簧。精磨的导轨(1)固定在底座(2)上,底座上有三个调节水平的螺钉(3) ,用以调节仪器的水平。在导轨内部装有一根螺距为 1 毫米的精密丝杆。丝杆与传动盒盖(4)内的齿轮系统相连,转动大手轮即可动作齿轮系统带动丝杆,由丝杆传动移动镜拖板前后移动。仪器有三个读数尺,主尺附在导轨侧面,最小分度为 1 毫米,读数窗口(6)内有一个一百等分微调手轮(7)转动一圈等于圆盘转一小格,微调手轮有一个刻度轮(8)分为 100 等份,每一小格对应于拖板移动 0.1 微米。利用定域等

6、厚干涉条纹法测量平行玻片折射率 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平行玻片折射率的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图 1 其中反射镜 和 半反射镜 、补偿板 构成干涉仪的主体, 是1M2G2 2M通 过 所成的像。不放玻片时,用白光调出干涉直条纹,彩色条纹中央的21白色或灰色条纹对应于 和 重合的位置。设此时 离开观察透镜的距离12 1为 ,加上厚度为 t、折射率为 n 的玻片后,再用白光调出彩色干涉条纹。设1Z条纹在视场中央并且两侧条纹分布对称时,对应的距离为 。显然 与 的2Z12Z差应等于由玻片引入的光程与空气的光程之差。即: (1) 21()znt由此可得: (2)21Zdntt其中, 是 在两次观测中移动的

7、距离,可从实验中测得。玻片21dzM的厚度 t 已知,可由式(2)得出玻片的折射率 n.用白光为光源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上调出干涉条纹是本实验的关键。常用的调节方法是:使 和 稍有夹角,用单色面光源调出近似直线状条纹。然后调节12,直至干涉条纹出现曲率相反的情况,在其分界处,即可调出白光干涉条纹,1M如图2所示。然后加入玻片移动 镜距离后,调出白光干涉条纹,但此时条纹1M并不呈 直线状而是有一定的弯曲,这是由于采用的是面光源,所以光线是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反射镜及玻璃片,而加入玻片前后光程差的变化由两部分组成玻片引起的光程差变化 和反射镜移动引起的光程差变化 。LL其光路图 3。a b c图 2 反

8、射镜不同位置对应的等厚和非等倾非等厚干涉条纹图 3 加入玻片前后光程差的变化可看到白光干涉条纹的条件是: (3) 2()sincosLttik值得说明的是,当人眼上下移动时,观察到的条纹出现及消失时刻不同,也就是 镜到分光板M间的距离不一致,所以为避免此种情况带来的误差,在观1察白光干涉条纹时,一定要保持人眼的观察方向和位置不变。实验内容与步骤(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调节1. 点燃氦氖激光器,调节其高度和方向,使激光束大致照到两平面镜 1M、2M及屏 E的中部,并使从两平面镜反射来的两束光能尽量原路返回,即尽可能回到激光器的出光口。2. 屏上可以看到两排光点,都以最亮者居中。调节 1和 2后

9、面的三个螺丝,使两个最亮点重合(此时 1M和 2相互垂直) 。此时要检查回到激光器的两束光是否仍照在出光口或附近。(2)观察等厚干涉条纹,测量透明玻璃片厚度1. 调节白光条纹。先用单色光源调好等倾圆条纹,使 1M与 G的距离稍大与于 2M与 1G的距离,然后稍稍旋转 2M镜太下的水平拉簧螺丝,使 1、 2成一很小的夹角,此时看见弯曲的条纹。向前移动 1使条纹变直,这表明中央条纹在逐渐向视场中央移动。再以白光代替单色光,继续按原方向缓慢地转动鼓轮,使 1继续向前移动,直到白光干涉条纹出现。2. 将中央条纹移至视场中某一位置,记下 1的位置,将待测玻璃片放在1M与 G之间的光路中,使玻璃片与 1M

10、平行。向前移动 1,直至中央条纹重新移至视场中同一位置,再记下 的位置,则 1所移动的距离即为式(4)中的 d。3. 用千分尺测量玻璃片的厚度 t,重复测量 5 次,记录数据,并求其平均值。实验数据表:序号 (mm)1Z(mm)2两次观察移动的距离 d(mm)玻璃片的厚度t(mm)折射率 n1 33.17349 33.48877 0.31528 0.563 1.5602 33.17225 33.48128 0.30903 0.562 1.5493 33.18011 33.49178 0.31167 0.562 1.5554 33.17538 33.48763 0.31225 0.562 1.5

11、565 33.17426 33.48691 0.31265 0.560 1.558数据处理:本实验求解不确定度应利用标准偏差的传递公式进行估算。根据公式 可算出 d 和 n,并填于表中21Zdntt0.3158.093.670.325.16.508.3125d mA类 不 确 定 度 :21()()niidd22 2(0.3528.)(0.39.18)(0.31265.8) 222221(.1.5.07.4) .mB类 不 确 定 度 :0.1.063instum2dDUu20.1.06.1m玻璃片厚度的平均值为: (.563.5.0.56)t12809t :A的 类 不 确 定 度 21()

12、()nit it2 20.563.)0(.560.)2mt :B的 类 不 确 定 度0.4.23u0.BttUumln()dtlntl1dtln()dttt所以折射率 n 的相对不确定度为: 221nr dtUUtt22dtt 220.10.3128.328560562.1.560.491.5.61.58.6n.02nU156 0.1%rU讨论:在测量过程中,微调鼓轮应沿同一方向转动,中途不可倒转,以便消除螺纹的间隙误差。 补偿板的厚度和折射率与分束板完全相同,且与之平行,其作用是使干涉仪对不同波长的光可同时满足在玻璃中的光程差相等,因此,只需要计算两束光在空气中的光程差就可以了。心得体会通过以上的实验可知,在利用根据白光干涉条纹在视场中的相对位置进行测量时,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观察法测量玻片折射率。但在测量时,观察条纹时的人眼始终要平视半反射镜,否则将造成干涉条纹出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使测量结果不正确。自己做过上面的实验后,感觉有一定的难度,关键是要在加入玻片后调出干涉条纹,由于能在视场中看到的条纹范围很窄,所以调节时一定要仔细,而且还要缓慢地转动微动手轮,同时在转动时,人眼得注视观察屏,否则容易错过观察到干涉条纹的时间,这样就必须重新调节进行观察。总之,只要掌握好实验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进行实验时认真仔细,就一定能完成实验,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