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985679 上传时间:2019-05-1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48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四川省乐山市高中四川省乐山市高中 20192019 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

2、、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 题区域均无效。题区域均无效。 4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也不是重回汉唐时代,而是现代化的伟大创新和重新崛起,是经过否 定之否定的历史变化后的民族整体精神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熔铸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近代以来 形

3、成的革命文化之精华的合理吸收和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或建设文化的全 面总结与光大等因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有对传统精神和美德的全面继承和弘扬,更有对中国精神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陶铸、培育和践行,还有在“五位一体”基础上对五大文明的建设与建构,由此彰显 出板丰富的伦理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尤以习近平所概括的中华六大基本美德即讲仁爱、重民本、守 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最。 “讲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也是最重要的伦理美德。 “仁”的根本意义是承认别人与自己是同类,因此要把他人视为与自己一样的道德主体同等对待,积极意义 上的仁

4、是能对别人有所助益和关怀,此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儒家的仁爱美德包含了修身成 已的个体之仁、推己及人的类性之仁、推人及物的威物之仁三个内在贯通并不断扩展的层面。 “讲仁爱”不 仅是人们进行自我德性修养的始基,也是建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内在要求。 “重民本”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美德和政治伦理品质。在几千年的中国政治思想传统中, “民为邦本,本目邦宁”始终是核心的价值 理念和伦理美德。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只有坚持民为邦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伦理原则才能使国家政权得以稳 定。 “守诚信”自远古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肯定。孔子从多个方面阐述“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 并将“信”作为教育

5、学生的四大科目之一(文行忠信) 。 “信”被列入人最基本的“五德”:“恭、宽、信、 敏、惠。 ”子思在中庸中,首对“诚”作了哲理、伦理的深入阐释,将其提升到“天人之道”来认识, 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中华文化不仅视诚信为立人之本,而且也视诚信为立业之本 - 2 - 和立国之本。 “崇正义”是中华伦理文明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孔盂儒家追求“天下为公” ,崇尚公平正义, 主张“不独亲其亲” , “不独子其子” 。 “尚和合”亦即崇尚和推崇和合精神,以和为贵。 “求大同”是中华民 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向往的伦理美德,也是其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大同社会具有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

6、修睦、各得其所和世界太平的本质特征。 此外,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恭宽信敏惠、知仁勇等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中华 传统美德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也促使其创造了卓尔不群的历史和文化,成就了中国人 和中国社会本身。 摘编自王泽应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伦理蕴含和道德气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是民族整体精神与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熔铸了更丰富的内容。 B. 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既有对传统精神和传统美德的全面继承和弘扬,也有对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陶铸、培育和践行。 C. “守诚信”自古以来一直受

7、到人们的推崇与肯定,孔子和子思都对“诚” “信”作了一定的阐释。 D. 大同社会具有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等本质特征;“求大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向往的伦理美 德。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论说六大基本美德时,先从最重要的“讲仁爱”说起,从“仁”的根本意义出发层层深入地论证 这一美德的内涵。 B. 文章引用大量的经典语句,对六大基本美德进行论说,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C. 作者认为中华传统美德尤以习近平概括的六大基本美德为最,文章在论说相关美德时,采用的是总分总 结构。 D. 文章谈论中华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有古代的特定内涵,又

8、有其在今天的发展意义,很有 现实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代化的伟大创新与重新崛起,若汉唐盛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重现,也就 实现了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 B. 中华文化不仅视诚信为立业之本和立国之本,而且也视之为立人之本。 C. 儒家仁爱美德的个体之仁、类性之仁、成物之仁三个层面的发展顺序并不固定。 D. 只有深刻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并在今天加以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才 可能实现。 【答案】1. C 2. C 3. D - 3 -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检索提取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9、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 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 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 C 项, “孔子和子思都对诚 信 作了一定的阐释”无中生有,原文说“孔子从 多个方面阐述信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 “子思在中庸中,首对诚作了哲理、伦理的深入阐释” , 可见二人分别对“信”和“诚”做了阐释。故答案为 C。 【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C 项

10、, “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错误。文章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尤以习近平所概 括的中华六大基本美德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最”的观点后,分别阐述了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但是最后并没有再次“总”结。故答案为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要死抠字眼;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观点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11、。本题 A 项, “若汉唐盛世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重现,也就实现了我们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曲解文意,原文说“中华 文明的伟大复兴,不是复古,也不是重回汉唐时代” 。B 项, “不仅视诚信为立业之本和立国之本,而且也视 之为立人之本”语意轻重错误,原文说“中华文化不仅视诚信为立人之本,而且也视诚信为立业之本和立国 之本” 。C 项, “三个层面的发展顺序并不固定”曲解文意,原文说“儒家的仁爱美德包含了修身成已的个体 之仁、推己及人的类性之仁、推人及物的威物之仁三个内在贯通并不断扩展的层面” ,不固定是三个层面的 内涵,而不是顺序。故答案为 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2、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巷人家 李安涛 这条逼仄的巷子并不深,地面依旧是不规整的青石板铺成,中间拐个弯出去就是最繁华的闹市区。拐 弯处那黄葛树枝繁叶茂、绿荫遮天。 黎明时分,巷子里的商铺早早就开门营业。 - 4 - 几家小饭馆、几家小商店、几家水果铺显得冷冷清清。这时,来了一些卖菜的小贩,担两筐新鲜蔬菜朝地上 一搁,俭朴的衣着,蓬乱得像一团钢丝球的头发,倒和这条小巷般配极了。 卖汤圆的王婆婆,每天是来得最晚的一个。她每天来,身后总跟着一个满脸胡茬、傻乎乎的壮汉。这 是老人家唯一的儿子,听说,自从他的妻子跟别的男人跑了,他就得了“失心痛”变

13、得痴痴呆呆,到后来, 连生活也难得自理。快有二十年了,王婆婆就靠每天卖汤圆维持娘俩的生计。日子久了,街坊邻居都忘了她 的名字,直接称她“王汤圆” 。 说起王婆婆的汤圆,的确色昧俱佳。从早到晚,总会有一些男男女女围着她的三轮车,有人买过一碗 品尝,立马竖起大拇指:“细腻糯滑,口味地道,齿缝生香。 ”这是当然,因为王婆婆每次制作汤圆时,都 要精心筛选颗粒饱满、品种优良的大米,掺进糯米的比例恰到好处,然后去乡下那口老井担来清澈的水浸泡, 然后用自家的石磨碾成汤圆糊,里面还要加一些炒好的花生和芝麻。 这还不算,关键是王婆婆的汤圆分量足,吃一碗就能够填饱肚子。如果有不够吃或还没解馋的,王婆 婆就拿勺子在

14、锅里捞两三个又白又香的汤圆为客人免费添上,嘴里还一个劲乐呵道:“早上吃饱,精神不倒。 ”这年头,还有花小钱管饱管味道管放心还管开心的便宜事。顾客们竞相传开,渐渐地,小巷子的王汤圆倒 成了一个实诚的城市符号,一旦遇上昧良心的人,大家就拿她做比较,末了又瘪着嘴:“还不如一个老太婆! ” 每天,王婆婆的傻儿子就坐在一旁的小凳上,从早到晚,眼神都是直愣愣的。等到王婆婆的生意稍稍 淡下来,她就赶紧从锅里捞一碗圆溜溜的汤圆给儿子吃,生怕他被饿着。傻儿不说话,端起汤圆就狼吞虎 咽 有时,王婆婆盛一碗给他,他却头也不回地盯着巷子里那些花花绿绿的水果。这时,卖水果的大嫂就 会笑着提醒王婆婆道:“呵呵,傻儿又要吃

15、我的苹果呢。 ”说完就顺手捡几个送到他的面前,他一阵傻笑狂 啃猛咽。王婆婆一边慈眉善目地看着一边把手放在自己的围裙上擦了擦,跑去为儿子付账。卖水果的大嫂就 佯装生气的样儿回:“谁要你的钱呢,拿回去拿回去。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小巷里时有发生,比如卖包子 的想吃香蕉了,卖水果的想吃馒头了,大家都不肯收钱,就干脆拿出自己的货物送去互换,多少就没人斤斤 计较了。王婆婆懂得做小本生意的艰辛,更不愿白白占人家的便宜,所以,她买了人家的东西,一向执拗着 要付钱。 中饭过去,巷子里的各种生意就淡下来,若再碰上天气好,忙碌了半天的女人们就从家里端出一张椅 子,三五几个总要靠到黄葛树下来说说笑笑,好像没有它的余

16、荫就会失去愉悦的气氛。王婆婆不和她们坐一 起,空了就坐在三轮车旁,从兜里掏出那些皱皱巴巴、花花绿绿的零钞放在并拢的两只膝盖间工工整整地理 好,再小心翼翼地放回兜里,然后,在那里东张张西望望。每天,王婆婆都要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才肯收摊, 推着她那辆叽叽嘎嘎响的三轮车摇摇晃晃地回家。这时,巷子里的人们早已吃过晚饭,有人正打算去看看外 面的灯红酒绿,却发现了王婆婆的身影,跑去抢过 - 5 - 她的三轮车一边推着一边埋怨道:“别这么晚才收摊,早点回家歇歇吧。 ” 推过坑坑洼洼,王婆婆总是感激不尽地说完道谢的话,独自推起三轮车,同她的傻儿子一道消失在黄 葛树旁的屋檐下。 (节选自散文选刊)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头营造了小巷清幽宁静的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B. 本文记叙了王婆婆卖汤圆的故事,展现了平凡人生活中温馨的一面,文章清婉明丽的叙述深深地打动人 心。 C. 文中的王婆婆是一个勤劳淳朴的劳动妇女,更是一个慈爱善良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